弹力的大小如何计算

包括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谢谢(重点压力和支持力,拉力和推力不作要求,当然能答更好啦)

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F=kx,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也作倔强系数或弹性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

k值与其材料的性质有关,弹簧软硬之分,指的就是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而且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一般是不同的。上述表达式中的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扩展资料

弹力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弹力。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产生的力叫弹力。

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才会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可称为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通常所说的拉力也是弹力。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弹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3

分析如下

F=kx,其中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这个公式高中力学会学到。

F=KX

K为弹性系数

x为伸长(压缩)量

重力G,压力F或者N,推力F,支持力N,摩擦力f,拉力T由力的计算公式可知: F = PS(P:压强; S:受压面积)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由于油缸在作推动和拉动时受压面积不同,故所产生的力也是不同,即:

推力F1 = P×π(D/2)2 = P×π/4*D2

拉力F2 = P×π[(D/2)2-(d/2)2] = P×π/4* (D2-d2)

(φD:油缸内径;d: 活塞杆直径)

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上一个负荷率β。因为油缸所产生的力不会100%用于推或拉,β常选0.8,故公式变为:

推力F1 = 0.8×P×π/4×D2

拉力F2 = 0.8×P×π/4×(D2-d2)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只要知道油缸内径φD和活塞直径φd 以及压强P(一般为常数)就可以算出该型号油缸所能产生的力。

拓展资料

(1)亦称“弹性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它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因物体的形变有多种多样,所以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压弯的塑料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将一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把弹簧拉长,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物体的拉力。不仅塑料、弹簧等能够发生形变,任何物体都能够发生形变,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能直接见到;有的形变相当微小,必须用仪器才能觉察出来。

(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弹力。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产生的力叫弹力。

(3)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才会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可称为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

(4)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

(5)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1、弹簧的弹力有公式计算:F=kx,其中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这个公式高中力学会学到。

2、F=KX,K为弹性系数,x为伸长(压缩)量

3、重力G,压力F或者N,推力F,支持力N,摩擦力f,拉力T由力的计算公式可知: F = PS(P:压强; S:受压面积)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由于油缸在作推动和拉动时受压面积不同,故所产生的力也是不同,即:

4、推力F1 = P1×π(D/2)2 = P2×π/4*D2

5、拉力F2 = P1×π[(D/2)2-(d/2)2] = P2×π/4* (D2-d2)

拓展资料

关于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2、定义:力是物体(物质)与物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3、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而命名的。1 N=1 kg·m/s²

4、测量工具:弹簧秤或测力计等。

5、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例如,你压缩一个弹簧,弹簧反抗你的压缩,这个反抗的力就是弹力。

6、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他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面就产生阻碍运动的力。摩擦力一定要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并产生热。当你扔出一个球,球在空气之中运动时,球与空气之间就存在摩擦力,我们称之为空气阻力。当太空的尘埃物质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发生剧烈运动而发生剧烈摩擦而发光,这就是流星。压力一定时,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强;物体表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强。人走路不会滑倒是因为有摩擦力,若摩擦力太小,人就会滑倒。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静摩擦和滚动摩擦。摩擦力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

7、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它力学原理,它是20世纪以前的力学,有两个基本假定:其一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其二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精确地加以测定。20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暴露出来。如第一个假定,实际上只适用于与光速相比的低速运动情况。在高速运动情况下,时间和长度不能再认为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第二个假定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在微观系统中,所有物理量在原则上不可能同时被精确测定。因此经典力学的定律一般只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时的近似定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弹簧的弹力有公式计算:

F=kx,其中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这个公式高中力学会学到。

F=KX

K为弹性系数

x为伸长(压缩)量

重力G,压力F或者N,推力F,支持力N,摩擦力f,拉力T
由力的计算公式可知: F = PS(P:压强; S:受压面积)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由于油缸在作推动和拉动时受压面积不同,故所产生的力也是不同,即:

推力F1 = P×π(D/2)2 = P×π/4*D2

拉力F2 = P×π[(D/2)2-(d/2)2] = P×π/4* (D2-d2)

(φD:油缸内径;d: 活塞杆直径)

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上一个负荷率β。因为油缸所产生的力不会100%用于推或拉,β常选0.8,故公式变为:

推力F1 = 0.8×P×π/4×D2

拉力F2 = 0.8×P×π/4×(D2-d2)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只要知道油缸内径φD和活塞直径φd 以及压强P(一般为常数)就可以算出该型号油缸所能产生的力。

例如:

常用的标准柱型油压缸的P值均可耐压至140kgf/cm2,

假设:油缸内径D = 100mm活赛杆直径d = 56mm。注意直径的单位计算时需化为cm。

则:推力F1 = P×πD2/4×0.8 = 140×π×102/4×0.8 ≈ 8796(kgf);拉力F2 = P×π(D2-d2)/4×0.8 = 140×π(102-5.62)×0.8 ≈ 6037(kgf)

扩展资料:

亦称“弹性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它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因物体的形变有多种多样,所以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压弯的塑料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将一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把弹簧拉长,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物体的拉力。不仅塑料、弹簧等能够发生形变,任何物体都能够发生形变,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能直接见到;有的形变相当微小,必须用仪器才能觉察出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1、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或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即F=-kx(或△F=-k△x)。其中,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也作倔强系数或弹性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k值与其材料的性质有关。弹簧软硬之分,指的就是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而且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一般是不同的。上述表达式中的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2、亦称“弹性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回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它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因物体的形变有多种多样,所以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压弯的塑料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将一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把弹簧拉长,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物体的拉力。不仅塑料、弹簧等能够发生形变,任何物体都能够发生形变,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能直接见到;有的形变相当微小,必须用仪器才能觉察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