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西的历史

如题所述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商朝时期,江西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

秦朝统一六国后,全国设三十六郡,江西属九江郡,置庐陵县、新淦县、南壄县。而江西作为明确的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县。

公元291年,设江州,治所南昌,后迁至浔阳郡(九江市),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为10道,江西属于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增为15道,属江南西道。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初设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仍治洪州。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江西行省辖区大于今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还包括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巡抚成为全省最高长官。

江西省共辖81县。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2014年,江西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2016年6月,赣江新区成为第18个国家级新区。

扩展资料:

江西省,简称赣。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

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读书成风的优秀传统。相传最早在江西传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中国从隋唐以后,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至清代,历代全国进士计98689人。

江西进士10506人,占10.7%;全国状元724人,江西状元41人,占5.6%。江西另有武状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两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宠大的宗教派别。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创始人为汉代张道陵和他的曾孙张盛。张道陵被张盛尊为掌教、正一天师,因而又称天师道或正一道。

为中国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后,正一派与全真派南北对峙,成为独树一帜的道门分支。庐山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十派之一净土宗的发源地,创始人是晋代慧远和尚。

因此,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庐山东林寺等,一直是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多有外地和日本、韩国佛教徒前来朝拜。 另外,江西的农业自古就以种植水稻为主。

隋唐以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经济繁荣兴旺,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茶叶种植和加工也大大发展,数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

同时,陶器、造船和银、铜冶炼在全国亦居领先地位。明清时期,江西成为全国造纸业和以布为主的纺织业中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地方虽然不大,但是无论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镇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瓷城。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也对景德镇的高度评价为“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陶瓷业是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即东汉时代开始的;经过三国、魏晋到公元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的陈朝,它的瓷业生产已较有名气了。

唐代景德镇产的瓷器被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廷”名震天下。令人遗憾的是,发现的最早的窑址及瓷片均为五代时期,只能把五代作为景德镇瓷业的开始。 

在宋元以前,名窑遍布全国,但从明代开始,景德镇瓷业的技术水平和烧造规模都明显地超过各地窑场,其产品几乎占据了全国主要市场,而至精至美的宫廷用瓷也几乎全部由景德镇供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6
江西历史

名称由来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江南的西部地区。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秦汉
秦始皇统一之后,设立九江郡(郡治并不在今天的九江,而是在安徽寿县),在今江西境内设有7个县。

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江西从此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下辖 18 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淦、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今天的南昌、赣州、吉安等主要城市都是在那时县城的基址上发展而来。

汉朝豫章郡的属县 县 今天位置
南昌 南昌市
庐陵 吉安市
彭泽 湖口县
鄱阳 鄱阳县
馀淦 余干县东北
柴桑 九江西南
赣 赣州市
新淦 樟树市
南城 南城县东
宜春 宜春市
雩都 于都县东北
艾 修水县西
安平 安福县东南
海昏 永修县
历陵 德安县东
建成 高安
蠡阳 都昌县西
南野 南康县西南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

六朝
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西晋末年,由于永嘉之乱的影响,中原地区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其中一部分迁入鄱阳湖周围地区,使得这一带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至南朝时,江西已有大量粮食东运,成为当时南朝粮食主要供应地之一。

隋唐
隋代将州的级别降与郡同,此时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

唐代增加到8州37县,8个州分别为:

洪州
饶州
虔州
吉州
江州
袁州
抚州
信州

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 10 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733年,唐玄宗将道增加到15个,洪、饶、虔、吉、江、袁、抚、信 8 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下,这时江西不仅北部鄱阳湖平原及赣江南北通道沿线地区,而且边缘丘陵区带也广泛开发,陆续设置县治。浮梁(今景德镇市)的茶叶、昌南(景德)镇瓷器已为著名商品。

唐玄宗时,宰相张九龄开辟了穿越大庾岭、南达广州的驿道,赣江开始成为联系岭南和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南北交通线路,沿线的江州(九江)、洪州(南昌)、吉州(吉安)、虔州(赣州),成为商旅汇聚的繁荣都邑。

五代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建都于今扬州),后辖于南唐(建都于今南京)。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军,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元宗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朝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在宋代,江西是中原人士南下移民开发的重点地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是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此后在宋元明三朝,江西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省份之一。无论是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的人数,都名列全国前三名之内,与江浙大致相仿,明显领先于附近的广东、湖南。

元朝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这时设立的江西行省辖区包括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以及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 13 路和南丰、铅山 2 直隶州以及 48 个县、16 个县级州。

明清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 府,下辖 78 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明朝广东单独设省后,至今江西的边界变化很小。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另外有三位藩王(宁王、淮王和益王)分封在江西的南昌府、饶州府(鄱阳)和建昌府(南城)。

明代,南安府(大余)的梅关和赣江仍是是联系广东和长江流域最繁忙的南北交通线路,赣江沿线城市的工商业更为繁荣,除了传统的四大城市以外,樟树镇、吴城镇成为新兴的航运与商业中心。东北部的景德镇和河口镇(铅山)则是著名的手工业中心。 以上四镇,并称为“江西四大镇”。

同时,大批江西人向人口密度较低的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移民,从事小商业或农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9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6�1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之西境,楚之东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江洲、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
九江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人口460万,其中市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8.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1万人。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第3个回答  2019-03-11
名称由来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江南的西部地区。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秦汉
秦始皇统一之后,设立九江郡(郡治并不在今天的九江,而是在安徽寿县),在今江西境内设有7个县。

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江西从此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下辖 18 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淦、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今天的南昌、赣州、吉安等主要城市都是在那时县城的基址上发展而来。
第4个回答  2014-06-07
科技名人:吴有训,饶毓泰,何人一,王磊
艺术名人:肖永亮,李安,熊佛西,傅抱石,黄秋园,程甫
医学名人:管轶,王子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