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扎堆造车体现了哪些市场行为为什么

如题所述

体现了商人逐利的市场行为。盘点下,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爆发临界点渐近。根据互联网数据,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量的比重)为5.9%。全球大国中,美国为2.2%,德国为13.9%,日本为0.6%,法国为9.3%,英国为9%,多数国家的渗透率偏低,且逐步逼近10%的快速增长临界点。

根据过往规律,一旦某项新技术渗透率超过10%的临界点,将迎来产业变革的爆发式长期,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相对确定会进入该爆发期的技术革命。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继续热销,龙头企业比亚迪最新产销快报显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增146.72%,显著高于燃油汽车26.39%的增幅,也佐证了这种行业发展趋势。

二是空间巨大。汽车是个市场规模仅次于房地产的大市场,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零售额接近4万亿元。这一轮新能源汽车叠加智能汽车的颠覆式产业升级中,市场规模更大。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说:“如果您假设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汽车都能够变成自动驾驶出租车,那么通过开发自动驾驶软件等高利润的产品,每年500亿美元的汽车销售额同时可以再产生500亿美元的增量利润。”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胡伯蒂(Katie Huberty)则在1月份的一份研报中称,汽车移动市场规模为10万亿美元,以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苹果为例,只需要占领这个市场2%的份额,那么就能实现与iPhone业务收入相当的规模。可以说,庞大的蓝海市场,吸引了各路大佬蜂拥而来。

三是机会确定。在人际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汽车渐渐成为一种类似家电的出行“必需品”。而国家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各类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此时加入新能源汽车队伍,可以便利地获得各类资源支持,机会更确定。

就像去年合肥市拿出70亿元直接入股蔚来,同时配套了土地、税收等各类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这类产业支持政策非常难得。

此外,资本市场也很给力,就连尚未有汽车面市的恒大汽车,2020年二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股价连续四季度上涨,最大上涨了14.4倍!被很多网友戏称“恒大汽车现在就缺一辆车了”。

四是价值巨大。在传统汽车产业中,我国处于配角角色,产业的大部分价值被欧美企业拿走。与传统汽车的产业格局不同,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全球占比始终超过50%,国内供应的电池材料、设备等环节全球占比均在5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仅是中国的“优势行业”,也是我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实现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可以说,参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我国已经站在价值链条的有利地位,造车的有利可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5
一是汽车行业面临百年不遇产业大变革,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而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具备传统车企所不具备的智能化基因;

二是智能电动汽车比拼的不再是发动机、变速器等需要长期积累、十分复杂的技术,更主要的是智能化、电动化操控与应用、自动驾驶体验等,因此,对于这些科技企业来说,“门槛”已经大大降低了;

三是从投资来看,汽车更具价值潜力,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和居民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汽车产销增量还有巨大空间。中国汽车保有量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这正是发展的潜力,也是对资本的吸引力所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