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14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本名《诗》、《诗三百》,汉代始尊称为《诗经》,是春秋时编成的一部上古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三百零五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指《诗经》的体式:风即国风,十五国风多为民间歌谣;雅即大雅和小雅,为朝廷朝会燕享之乐章;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为祭祀时颂赞之乐歌。

赋比兴是指《诗经》的创作手法:赋即直截了当地陈述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比,则是用熟悉的事物比拟陌生的事物;兴,指诗歌音乐上的起调或引起主题的景物或象征物。可以说,“六义”所形成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及“比兴”诗学传统,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四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经书的《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汉族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汉族文化精华。但《四书》中也存在着先人思想的局限性。

3、《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与《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左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儒家六经之一的《春秋》编成,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4、《楚辞》

《楚辞》是战国楚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5、《离骚》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

作品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以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6、《汉书》

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7、《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8、《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9、《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0、六经

指六部儒家经典,即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