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具有最高法律形式是律效力的法

如题所述

  据史籍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自称为始皇帝,改“命”为“制”,改“令”为诏,使之成为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规范。而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是秦朝立法、司法的首要原则。
  一、秦朝的法律形式,从史书记载和出土的秦简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律:商鞅改法为律。律为当时最主要的法律形式。?
  2、令(制、诏):秦始皇曾宣布: “ 命为制,令为诏。 ” 当时命、制、令、诏,从法律意义上说并无区别。律与令经常并列使用。
  3、式:“ 式 ” 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秦,如上述《封诊式》,其中也有对司法官吏 “ 治狱” 的要求。
  4、法律答问:《法律答问》对秦律的某些条文、术语和律义以问答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解释。这对正确运用法律,更有效地贯彻立法意图,具有重要作用。
  5、廷行事:是司法审判的成例。《法律答问》中多次提到 “ 廷行事 ” ,这说明《廷行事》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6、此外还有 “ 程 ” 、 “ 课 ” 等法律形式。
  二、秦朝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一方面,因为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其创立的国家制度、法律制度对后世封建国家一直有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秦朝法律制度,是在法家思想的强烈熏陶下,由法家代表人物或深受法家影响的政治人物制定出来的,在整体风格上法家色彩极为浓厚,与西汉中期以后深受儒家影响的法律制度有很大不同,可以说,秦朝的法制风格,在中国法制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三、秦朝法制的主要特色:
  自商鞅变法以来,法家学说一直在秦国实际政治和法制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法自君出,君主独断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使皇帝成为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的最高主宰。据史籍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自称为始皇帝,改“命”为“制”,改“令”为诏,使之成为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规范。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是秦朝立法、司法的首要原则。
  2、以法为本,严刑峻罚
  “法治”和“重刑”是法家的基本主张。秦始皇执政以后,把法律、法令推到治国的最高位置,法律、法令在秦朝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权威性。同时,也把“重刑”原则推向极端,对全国实行空前严酷的刑罚统治。秦朝刑罚种类繁多,行刑方法之残酷,为其他各朝所不及。“法治”,“重刑”也是秦朝法律制度的基本特色。
  3、治道运行,皆有法式
  为实行“法治”,秦朝统治者极为注重立法工作,立法的范围不断扩大,秦朝的法律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诉讼等各大类,内容涉及军事、外交、皇室警卫、社会治安、商业、金融、手工业、农田水利、司法诉讼等各个方面。事无大小皆有法式也是秦朝法制的基本特色。
  4、法令由一统,民以吏为师
  为了使法律、法令能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得到贯彻和施行,秦朝鼓励并要求全体臣民学法、知法,规定为官者必须通晓法律,民众学习法律则应“以吏为师”。这也是秦朝法制的特色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1
法经!法经在秦朝相当于根本大法的作用!楼上所说的秦律是秦始皇、二世在位期间存在的法律的总称,就像汉代的法律统称为汉律一样,并不是具体的规范性法律,只是一种法律制度的汇编。秦律主要是包括法经六篇以及相关的律例,如田律等相关的单行法。所以说,归根结底,秦朝效力最高的法律还是法经六篇,不论是程序上还是在实体上的效率。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30
最高法律 秦律
主要法律形式:①诏令(皇帝临时命令,效力最高)。②律(秦朝最主要的法律形式)。③廷行事(典型案例汇编成的判例)。④法律解释与《法律答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