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谁的诗更胜一筹?

如题所述

年轻时候读诗,不喜欢读杜甫的,以为他的总是那种忧国伤民的愁苦之作,读了不畅快,而喜欢李白的,潇洒自由,无拘无束,意气横生,读了使人心驰神往。

先说李白。李白,是属于不羁类型的天才,是谪仙人。

中国古代诗人中,两位得到过仙人的评价,一个是李白,另一个是苏东坡。只不过,李白是“仙而人者”,苏东坡是“人而仙者”。

杜甫写的评价李白的诗: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李白的诗写得最好的,一种是长篇歌行,一种是短小绝句。写的最坏的,是七言律诗。因为,李白如同一种翱翔在天空中的苍鹰,长篇歌行约束少,可供他自由驰骋,而短小绝句则可出口成章,带着一种天然的情韵,而七言律诗约束太多了,苍鹰在笼子里怎么可以伸展翅膀呢?

但是杜甫呢,人家全才,什么体裁的诗都可以写。

再看看内容风格吧。

当我真正坐下来去读杜甫,品读杜甫的诗以后,才发现相比之下,杜甫的诗要更伟大一些。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吧,李白像飘荡在空中的一束美丽的羽毛,而杜甫则像一面厚重坚实的镜子。在整理妆容的时候,羽毛使你更美丽,而镜子使你认识到自己的面容,若非要做一个二选一的选择的话,羽毛可弃,镜子则万万不可少。当然,我没有任何贬低李白的意思,李太白同样伟大,与杜甫都代表着唐诗的巅峰,我只是就两者风格来说。

以下,是《叶嘉莹说杜甫诗》书中所摘录。

李白是一个不受约束的天才,他整个生命的表现是他不羁的天才的表现,他是规矩之外的天才。而杜甫恰好相反,他是规范之内的天才。

李白的诗读个几十篇就厌烦了,但杜甫的诗一直可以读下去。

杜甫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以集大成的胸襟生在一个可以集大成的时代。一方面,他在诗歌艺术方面的成就很高,诗的各种体裁,各种内容都能写好。另一方面,他将个人感情与伦理的价值合二为一。

凡是伟大的诗人,如果他能在诗歌里面传达一种感发激励的生命,那个生命一定是他最真实、最纯真、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的生命,而不是一些空喊的口号。以口号和教条来作诗是诗歌的一种堕落。凡真正有理想的人都应该是用你的生命和生活来实践你的理想。

真正好的作品一定是艺术上完美的表达和感发的力量两方面的结合,即王国维所说的,既要能感之,也要能写之。

考证只是文学的外围。

杜甫诗特点之一:不避丑拙。

真是一切美的基础。

中国古代男子笔下的女子有两种感情类型,一是期待,二是奉献。

宫体诗真是一种没有生命的诗。

谈到杜甫的“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叶老说:人们常常谈起理想,比如一个年轻人,上大学、念博士,出国留学,找好工作,这往往被认为是有理想。有人希望能够扬名,显父母,做大人物,成就一番事业,为此而努力读书,这已经是很好了。但是,这种“理想“是从个人厉害上来计较,仍不过是世俗的功利思想。孙中山先生说得好:“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而一般的年轻人达不到这样的境界,这种以个人的名利得失作为出发点的思想永远属于第二等。果真第一等的理想,是对世界上至真至善出自本能的追求,哪怕我为它吃苦,为它受难也心甘情愿。这样做了以后不但会出名,甚至还要挨骂,我也要这样做,没有办法,我只能这样做。

历史上凡是最伟大的诗人,都不只是用文字来写,而是用他的生命来书写其诗篇,用他的生活来实践其诗篇的。

杜甫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诗,就是要能够写出内心之中那一份生命的感动。

杜甫的姿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那种不避丑拙地反映现实的写法很可能受了蔡琰的影响,但两者不同在于,蔡琰写的是个人在乱世中的遭遇,杜甫写的是整个国家和人民的不幸。

真正的理想是你要有一种求真向善要好的本能,不是说你求真向善要好是为了以后得到什么回报。

杜甫的诗是感性与理性兼长兼美。

伟大的作者,他整个的生命里有一个理想,有一种追寻。读杜甫的诗你不能只读一首,他生平所有的诗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印证、互相诠释,他的人生就是一首诗。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

诗的好坏不在于你文字上的美丑,而是在你的传达。

文字作为符号,最重要的,一是形象,二是口吻。

不管诗歌还是小说,你都只能够表现而不能够说明。

凡是好的诗人,一定有强烈而且新鲜的感发。

杜甫诗里多象喻,以景喻国家形势。

 以下是读《杜甫诗选集》抄录与感受。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句大气,是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提及的一句诗。

《哀江头》里面佳句很多。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画面感超强,那场面,那气度,那潇洒,十四个字,完全托出,杜甫牛掰。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前昔繁荣,都付与东流水,这转折,让人很难受啊。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以流水长东,草木枯荣来反衬人生的无常,真是写得好。这种感情在杜甫是如此,在李白则是: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在白居易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将这种人人道不得的感情说得淋漓尽致,唯有大诗人啊!

读三吏三别,那种战争离乱时的场景,真是如在眼前,杜甫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镜子啊,伟大。新婚别中有: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垂老别中有:人生有离合,岂则衰盛端。无家别中有:人生无家别,和以为蒸黎。真诚而动人,短短的几首小诗,使你看了以后像是被锥子扎了心一般,总要心痛一阵子。

杜子美的写诗功力,恐怖如斯。

秋兴八首,很精致感人,不细说,留给你们自己去体会去。

总之,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同样的熠熠生辉,我都喜欢。

喜欢的话,请转发点赞评论哦,个人文学订阅号:偷袭的人,也可以关注一波哟,嘻嘻。等你来呀,我持续日更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