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名词解释


抒情: 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 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抒情性作品: 抒情性作品: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中的唱词也多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


抒情话语: 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二、简答题


1.抒情与现实的关系


①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感情源于对现实的感受,没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便没有真正有价值的抒情。对现实感受的深浅,又往往取决于对现实认识的深浅程度。所以,抒情总包含着对现实的反映。

②抒情又是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其特殊性在于:首先,抒情反映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现实生活并不只是物质生活,它还包括现实存在着的精神生活。文学抒情主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特定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与时代精神。其次,情感反映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所以,抒情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再次,抒情反映具有评价性。情感又是一种主观态度,对事物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包含着对事物的主观评价。抒情中所表现出来的赞美、歌颂、向往、同情、憎恶、厌烦等情感倾向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现实的价值判断。

③抒情是一种反映,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化景物为情思”。通过创造性想象,抒情主体把现实之物转化为灌注了主观情思的形象,使外在世界成为一个与内心世界协调融洽的审美世界。“化实为虚”得力于创造性想象的虚化功能,它可以打破客观世界原有的物理结构,创造出一个可以充分寄寓和象征情感的心理空间。因此,文学抒情一方面受到特定现实生活和社会观念的制约,另一方面却具有较高的心灵自由度。与叙事相比,抒情更少受对象的客观性制约,心灵更加自由。


2. 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①二者具有辩证关系。在文学活动中,抒情总是抒情主体的情感表现。与偏重于客观再现的叙事相比,抒情更富于主体性的自我色彩,抒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表现。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抒情主体富于个性化的情感倾诉,没有抒情主体自由自在的内心独白,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文学抒情。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想,成为抒情主体自觉的创作原则;具有鲜明个性的情感表现,成为评价抒 情性作品的重要尺度之一。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个性自我的形成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条件的。各种社会关系都会对个性自我发生影响。所以,自我不是与社会截然对立的,而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这是一种辩证关系。抒情自我,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是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精神素养以独特方式构成的。它充分地吸收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使之与个性气质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世界、认识世界和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方式。所以,文学抒情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同时也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

②创造过程是自我与社会的结合。自我表现的社会属性还可以从抒情性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中见出。文学创造是一种社会性生产,抒情性作品的创造也不例外。抒情是一种社会交流,作者表现自我的感受同时意味着向隐含的读者进行心灵的交谈。文学抒情不是一种完全自我孤立的文学事件,而是与某些社会成员(读者)发生内在联系的。一方面,抒情主体的自我表现会对其他社会成员发生独特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成员的某些观念意识、接受习惯、理解能力等也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转化为抒情性作品中的有机因素,给作品打上社会的烙印。

③抒情自我的社会意识形态性。抒情自我与社会的联系最突出地体现为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抒情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在审美化的情感反映和评价中,抒情自我总是要么维护和加强要么反抗和削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从属于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当然,抒情不是说教,在具体的抒情性作品中,意识形态内容并不是以完整的观念体系和概念形式出现的,而是体现为某种感受、评价、信仰和表现的模式。在这些模式背后,却潜藏着一定的观念体系和价值规范。

总之,在文学史上,伟大的抒情诗人总是对社会、对人民、对历史的发展怀有深深的关切,对人类面临的某些共同问题有深入的体察与领悟,总是把自我与进步的或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统一起来,使个人的命运和追求同人民群众的命运和追求融为一体。他们的抒情既是十分独特的自我表现,又是为时代和人民发出的呼声;既是个性情感的自然流露,又同时表现了人类情感的本质。


3. 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①比喻与象征

比喻是借他物(喻体)来表现某物(喻本)的修辞方法。象征(狭义)是以具体事物(形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抒情诗多以声音和画面来表现情感,所以,象征是抒情话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象征形象由于反复使用,便渐渐带上了相对稳定的象征意义。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抒情便会造成抒情诗的含蓄风格,由此可以传达曲折微妙的内心活动,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耐咀嚼,有余味。所以,“诗贵含蓄”成为中外古典抒情诗的一个重要艺术准则。

②倒装与歧义

倒装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常常体现为惯常词序的颠倒。在格律诗中,有些倒装句是为了迁就格律;有些是为了强调某一形象,加强语气、音节,突出话语的表现力。既照顾到格律又增强了抒情效果,这是最理想的。由于词序被打乱,自然流动的句子突然被切割开来,从而使某些词语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这些独立的词语所呈现的往往是一些感觉化的形象,所以,倒装往往可以大大强化诗句的感觉效果。当一句诗中并存两种或更多的语法结构时,这个诗句就有可能被读者以不同的方式来解读,从而产生不同的意义。这种一个诗句包含多重意义的情况就是歧义。由于汉语的句法关系本来就比较宽松,而且抒情诗人常常为了创造表现性话语而有意超越语法规范,所以,歧义成为中国古诗(特别是格律诗)的一个普遍现象。歧义造成语义的含混、复杂,丰富了抒情话语的情感内涵,是抒情诗产生“余味”的重要源泉之一。

③夸张与对比

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是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对比的运用可以使诗人的主观态度以比较婉转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含蓄的风格和反讽的意味。

④借代与用典。

借代是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替换,或者是用一物指代另一物。巧妙地运用借代手法,可以写出新颖别致的佳句来。用典又叫“用事”,就是在诗词中借用故事来造句表义。典故可分神话典故、历史典故和文学典故三大类。典故的容量比较大,所以,用典会使抒情话语简洁经济,内容丰富。典故又多涉及历史,所以用典可以使诗词的文化内涵更为深广。另外,用典也是一种替代的表达方式,可以使话语更为含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