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和建档立卡的区别

如题所述

1、国家标准不同:低保户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农村低保户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已经完成审批,把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记录在案,建立了贫困档案,并获得贫困卡的贫困农村家庭。

2、评定标准不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低保户包括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8
您好,低保户是指残疾或病人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和小病国家给与健康扶贫政策、大病保险报销政策、大病保险再报销政策。经认定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确保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范围。其中,城市低保对象中的全额保障对象、农村低保对象中的一类保障对象、孤儿和特困人员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低保对象中的差额保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定额资助。具体资助低保对象、孤儿、特困人员名单以当年9月份发放保障资金花名册人员名单为准,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以当年9月30日前建档立卡人员名单为准。
精准扶贫主要包括3个内容:一是精准识别。针对谁是贫困人口,将制定一个贫困人口识别的办法,通过有效的程序识别出来。二是精准帮扶。针对贫困情况,确定责任人和帮扶的措施,确保帮扶的效果。三是精准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录入贫困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的信息真实、可靠。建档立卡就是精准管理的措施。
户口迁出原户籍还在吗户口迁出后原籍就没有你的户籍了。你可以把户口迁回去,但涉及到户口性质非农、农业户口转换的除外。户口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户口是住户和人口的总称,计家为户,计人为口。户口的载体为户籍户口簿,是由公安机关户政管理机构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中国的户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自由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相互交往更加频繁,户口管理所提供的住户人口基本信息也就日益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社会服务管理、国家行政司法都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户口管理也就成为近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公共信息管理系统,其限制甚至镇压职能将完全褪去,而协调、服务职能不断增强。
因此,户口管理在未来社会不仅不会也不能被削弱,更不可能被“取消”,而只能依法科学地得到稳步强化,以便为公众生活、群体生产、社会服务、政府行政和国家其他行为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发挥其应有的更广泛、多样、持续的巨大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