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的研究生导师日常是如何交流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相信大部分人对研究生导师都有一种敬畏感,日常的交流一般都是围绕学习,课程和论文等。而我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好的,老师"

如果不上课的话,有时候一个月也见不到导师,所以日常还是在微信上问候一下。如果遇到开题,预答辩,答辩的时候,那跟老师的联系就很多了,但主要还是围绕着论文。不是她催着我要论文,就是我催着她要论文。总之,始终跟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隔一段时间总要露露脸,这样导师才不至于遗忘了这个学生。

毕竟导师对学生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总而言之,虽然每次见导师都是战战兢兢,接听电话都是小心翼翼,始终保持着敬畏感。但不可否认,这样严格要求的导师促使我不断进步。

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方式主要取决于导师是什么类型的人,我的硕士导师和我的博士导师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因此我也得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我2002年读的硕士,导师张老师当年还比较年轻,人比较和蔼,很为学生着想,所以我与张老师交流根本没什么顾虑,不用担心话说的到不到位,说的合适了,张老师会笑着点点头,说的不合适了他会和蔼的给指出哪里说的不对。到我毕业的时候,主动帮我联系工作,开始几个我不满意,他就一直帮我联系了好几家。虽然硕士毕业15年了,但我一直记着张老师的好,也一直鞭策自己做一个像张老师那样的好老师。

我的博士导师是一位学究型的老头,做学问很厉害,在圈内很有名气。但是,脾气很让我们摸不透,每次去见他都心里犯怵。每次找他汇报工作都得在心里想好几套话,来应对他不同的心情,但事情的结果是,他从不按套路出牌,总会弄得我们跟狼狈。更令我们吃惊的的是他的脾气在我退休的那年突然变好了,突然变得和蔼可亲,突然变得为学生着想,以至于我们都不相信这是真的,生怕哪一天他又变了回去。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导师,与他们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不要想着去糊弄导师,以他们的智商和阅历,我们那些谎言都是小儿科,所以有什么说什么,真诚的与导师交流。

虽然毕业十多年了,但对导师依然很感激。

因为,日常生活导师非常照顾。

记得有一次,导师把我和媳妇(那时也不知道导师知不知道我俩谈恋爱)叫到办公室。问现在补助多少,一个月吃饭大约花多少,食堂饭食怎么样等等。

以为老师就是关心关心生活而已。

结果,末了老师说每个月末到她那支些生活费。

出了门我还以为在做梦,这导师真是太好了!

泡实验室经常赶不上饭点,有时就在实验室凑合。导师发现后就经常给带些东西到实验室,有次带了箱鸡蛋。

导师问我,如果院里来检查,这鸡蛋是用来干嘛的?

我第一反应,就是吃的,补充营养嘛。还没说出口,媳妇说,试验造模用的。

导师笑着说,可别说漏嘴。

日常交流就是这么轻松加愉快,甚是怀念!

看你的导师咯,我的导师为人谦和,学术严谨,对自己的弟子是真的好,日常交流主要是登门拜访,因为可以去导师家蹭饭,老两口总是给做好吃的,尤其是周末一边喝茶一边讨论研究项目,最后蹭顿好吃的,哈哈

我无此经历,因为我只读到初中二年级。

我和导师,也就是老板的相处方式就是:时刻想要在学术上对他形成碾压。

这样思维方式,当碾压成功后,很爽,非常爽。碾压一直爽,一直碾压一直爽!

当不可否认的是,整个过程非常难。首先,老板一般在某一个领域浸淫几十年,凭借你短暂几年去实现碾压很难,这需要你不断地去学习,去深刻学习,去掌握这个领域内的知识,并且还要有所创新,见解。很多时候,当我去尝试去碾压老板时,都是被按到地上摩擦。讨论到激烈处,甚至能引起同办公室的其他老板的加入,然后一起摩擦你。酸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见识与思维能够极大的提升的。想当年,与老板争论,咱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满嘴跑火车的。当有一天,你能舌战群儒,甚至让其他老板站在你这一方时,算是刚出师。

永远不要怕与老板在学术上争论,事实上,他们愿意如此,绝大多数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老板算不上那种多么好相处的导师,只能算是那种还算负责的。一提到老板,师兄妹的感官就是无语、呵呵、敬畏、火大。反正就是那种老板对下属碾压的那种,当然,是从学术上。而这种情况咋造成了很多师兄妹在科研上走了很多弯路。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讲:没有老板,我早就毕业了,或者写完论文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导师,却能真正的教会我一些东西。说起来挺 搞笑 的,现在师弟们一有啥问题,就会先找我,在我认可后,会拉着我跟老板争论一番。他们笑称:还是师兄战斗力强啊!!!

读研期间一定要重视与导师的交流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三件事,其一是要围绕自己的主攻方向做持续且深入的交流,在与导师交流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先谈自己的收获,再谈自己的想法,最后谈自己的困惑,这样才能得到导师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如果与导师的主攻方向是一致的,导师往往也会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其二是要谈自己目前的实践情况,实践场景对于读研期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所以在读研期间一定要重视实践场景的搭建,而导师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搭建科研实践场景,因此在与导师沟通的过程中,要尽量争取到导师的帮助。实践场景的搭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除了要争取导师的资源,当前还应该重视通过互联网来开辟实践渠道。

对于研一的同学来说,如果本科期间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经验积累,那么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导师的核心组,这样也会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但是如果没有进入到核心组,就一定要考虑如何跟导师争取资源。

积极的态度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进入到课题(项目)组后,每名同学都有具体的任务,如果态度不积极,导师通常是比较头疼的。我在进行核心组招募的时候,都会重点关注学生的态度,同时会全面了解学生的读研规划,这对于后续的科研进展会有较大的影响。

其三是要围绕导师的要求最汇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也是很多同学容易忽略的。读研期间导师的任务安排通常是比较明确的,在与导师沟通的过程中,要重点谈一下这些任务的进展情况,取得了哪些收获,以及下一步的计划,这个过程会让导师看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获得导师更多的帮助。

最后,如果在读研过程中有相关的问题,可以向我发起咨询。

老师非常平易近人,处处都在为我们着想,几年的接触时时都能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现在我的很多处事方式都在模仿他,他不仅是我学习上的导师,同时也是我人生的楷模。

可惜他现在已经不在了,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我和我导师靠喝酒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