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如题所述

第一、要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

这是一位专业语文教师最起码的基本素质。

第二、要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语文教师,首先面对的是汉语语言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准确使用祖国的语言。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发音,而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是中国的通用话语。

语文教师,作为汉语言教学任务的落实者,必须首先说准普通话,说好普通话,这样才能教学生说准普通话,说好普通话。

第三、要有朗诵的基本素养

语文教学,天天面对的是各种体裁的文章。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从时代的角度来看,有现代文和古文两大类;从表达方式来看,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等等。

不同的文本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在朗读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节奏和语气,才能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表达出文本所蕴藏的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四、要有一手漂亮的字

最基本的是粉笔字,再高一点,应该懂得一些书法 ,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汉字是组成文章最基本的要素,识字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教会学生读准字音的同时,要了解字形结构特点,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汉字,从而进一步了解字义,正确运用汉字进行表达。

特别是在小学识字教学中,一手漂亮的字,不但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更能激发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兴趣爱好,增强其养成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从而将汉字写好。试想,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写的字歪歪扭扭,极不规范,缺笔少画,你教的学生能将汉字写好吗。所以教师一手漂亮的汉字书写,既是示范,更是引领。

第五、要写得一手好文章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要教会学生写作文,自己首先要会写文章,如果自己连文章都写不了,怎么去教学生写文章呢,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老师的下水作文,这种教学方法简便有效。所以语文老师必须有坚实的写作能力,能写得一手各种各样的好文章,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写作。

第六、语文老师要有悟性和哲学素养

语文老师整天接触的是文本,文本是作者的产品,那么每一个文本都有作者写作的意图,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怎样准确的把握这个主题思想,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悟性和哲学素养。

针对每一篇文章要善于体会感悟,要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地去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第七、语文老师还要有美学素养

特别是对一些文学作品的鉴赏,在审美评价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美学素养,如果没有美学素养就发现不了文学作品的巨大的美的魅力。

第八、语文老师必须具备各种艺术素质

比如说音乐、绘画、建筑、书法等等,有了这种综合的艺术素养,才能在面对《二泉映月》等描写音乐的作品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无声"的音乐的想象,挖掘语文教材中的音乐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激发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等方面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绘画,书法、建筑等等文学作品,特别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典诗歌的时候,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的想象,挖掘品味出作品蕴含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第九、语文老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各个科目,各个领域,不求精通,也要略知。这样才能面对包罗万象的《看云识天气》《死海不死》《宇宙的奥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统筹方法》等等文本而游刃有余。

第十、语文老师必须养成不断读书写作的良好习惯

与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相比,语文由于文本的不断更新增加,新的文章与日俱增,新的文章中除了新的观念以外,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新的词汇不断产生和丰富。

所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语言特点和发展方向,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不停地阅读文章你才能把握中国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新动向,从而引领学生不断地丰富汉语言的内容,提高对时代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此外,语文老师还要不断练笔,让自己的生花妙笔在每天的工作之余,不断开花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起到示范引领的写作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