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详细介绍一下清朝雍正皇帝的宠臣年羹尧的一生的功与失?

如题所述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间人, 出身进士, 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曾平定西藏、青海回民叛乱.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后, 十月入京觐见受封.时功盖天下, 位极人臣, 受封为一等公, 父亦封一等公加太傅衔, 二子分封子爵、男爵, 其家仆皆封四品顶戴副将, 一时炙手可热, 权势显赫.然不到一年后便被雍正皇帝尽削所有官爵, 列92 大罪, 终赐自杀.年羹尧成败之速, 异於寻常, 被史家列为`雍正八案'之首案.然为何被杀, 却众说纷坛, 成为清史上一个颇有兴味之`谜'.

  一些人认为这与雍正夺嫡有关, 故杀知情者.不光是稗官野史, 学者孟森的《清代史》、王钟翰的《清世宗夺嫡考实》 (《燕京学报》36 期, 1946年6 月) 都持此说.据说康熙临终时指定十四子胤禵嗣位, 四子胤禛串通年羹尧、鄂尔泰、隆科多, 矫诏篡立.其时十四子胤禵在四川为抚远大将军, 原可挥兵争位, 然受制於川督年羹尧, 遂无能为力.新君立后, 为酬羹尧拥立之功, 大加恩赏, 然这不过是`迷汤', 实则对这些知情者已存杀心, 最后终杀之.

  有些人不同意此说.认为雍正初羹尧受宠, 并非雍正先笼络而后杀之之由, 而是皇帝对他效忠辅弼的奖励.他为其藩邸旧属, 又有郎舅之亲, 故常对他恩赏有加, 这决非对他灌`迷汤'.且雍正继位时, 他还在川平乱, 未参与焉, 何以得知内情? 故上说不能成立.《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传》等作者, 都认为年羹尧是恃功自傲以致被杀.《清史稿》载: `羹尧才气凌厉, 恃上眷遇, 师出屡有功, 骄傲, ……入觐, 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公卿跪接於广宁门外, 年策马过, 毫不动容;王公有下马问候者, 年颔之而已.世宗前, 亦箕坐无人臣礼.'《清代轶闻》作者亦认为`年挟拥戴功, 骄益甚'.且年残暴对待部下, 任人唯亲, 乱劾贤吏, 引起公愤, 也为雍正帝所不容, 故被杀.

  更有一说, 认为年羹尧死是因为他自立为皇帝.乾隆时学者萧奭在《永宪录》中提到: 年羹尧与静一道人、占象人邹鲁都曾商谈过做皇帝的事.陈捷在《年羹尧死因探微》一文中亦持此说, 认为`羹尧妄想做皇帝, 最难令人君忍受, 所以难逃一死'.而《清代轶闻》一书则记载了羹尧失宠被夺兵权后, `当时其幕客有劝其叛者, 年默然久之, 夜观天象, 浩然长叹曰: 不谐矣.始改就臣节.'进而认为这说明年确有称帝之心, 只因`事不谐', 方作罢`就臣节'而已.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主要是雍正为人阴鸷猜忌, 不能容人, 尤其不能容功臣.加之年羹尧自恃有功, 言行不检点, 雍正更不能容忍, 在剪灭其兄弟绣禩、胤禟后, 借题发挥, 以羹尧所上贺章字迹潦草, 并把`朝乾夕惕'四字颠倒为`夕惕朝乾'作为借口, 暗喻臣下劾奏, 连降羹尧18 级, 罚至杭州看守城门, 终罗织罪名, 令其自尽, 家产抄没入官.

  到了近现代, 各说众多, 或认为年被杀乃`鸟尽弓藏'之必然现象;或说是主奴间有旧怨在先, 羹尧又恃功骄傲在后, 使君主生疑、畏、厌、怒之心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4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生年不详(一说生于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其父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抚,其兄年希尧亦曾任工部侍郎。他的妹妹是胤禛的侧福晋,雍正即位后封为贵妃。年羹尧的妻子是宗室辅国公苏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谓是地位显贵的皇亲国戚、官宦之家。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占领西藏,年上疏请求在打箭炉至理塘加设驿站,保证清军后勤畅通,因此受到康熙帝赏识,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办理松潘军务。此后,年在边陲多立战功,成为拥立雍正的重要人物。

雍正即位后,封年为“抚远大将军”,率岳钟琪等人镇压青海罗布藏丹津的叛乱,加封太保、一等公。雍正二年(1724年)突然被下狱,雍正三年(1725年)以九十二条大罪被赐死。

对于年羹尧缘何失宠被赐死,各史家众说纷纭,按照官方说法,年是因为擅作威福、结党营私和贪赃枉法而获罪,但是也有人认为年的死是因为功高震主,甚至有野史称其掌握了雍正篡位的秘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