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萧纲《咏内人昼眠》分析王绩为什么称为楚唐诗唐诗风转变领军人?

如题所述

隋末唐初,宫廷诗大行其道,词藻靡丽,确为无病呻吟,看上去五光十色,实则败絮其中,言之无物。诗人们整天围着皇帝转,写的大多是宫廷奢靡的生活,还会拍皇帝马屁。

可有些诗人就喜欢不按套路出牌,他们觉得诗这东西,写都写了,得更加注重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才对。就是因为这些不甘庸俗者的搅局,诗歌慢慢走向巅峰。这其中就包括王绩。

王绩之诗,以酒琴、山林田园为题材,来反映自己的生活思想及对现实的态度,形成了与宫廷诗对立的诗派,可谓是:浮靡文风中的朴实文字。古时候的读书人出来做官是为了理想,但王绩有点奇葩,一共做过三次官,都和酒有关系:第一次,因为喝酒误事,被弹劾回家;第二次,出来做官就是为了官员的福利——每天三斗酒;进无可进,退无可退,久居长安的王绩,以一斗美酒为伴,滔滔诗情夹杂着无处宣泄的愤懑,一腔而出。第三次,听说隔壁单位有个酿酒的高手,死活要去和人家做同事;最后干脆回家隐居,研究酿酒,自产自销。才高而位卑,王绩的隐,隐得心不甘,情不愿。这种感觉在他的《野望》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的后两句,大概意思就是说,现实中没人懂我,只好怀念古代的隐士了。王绩的人生理想没实现,但诗歌上的成就却很高。追随古人陶渊明的脚步,属于山水田园派,语言简单朴实。纵观王绩一生,生于六世冠冕之家,自幼好学,博闻强识,十一岁游历京都,“神童仙子”之名盛行于世,十六岁应举高第入仕为官,无奈时局动荡天下大变,仕途尤为坎坷,一片经世治国之心终在醉饮之中被消磨殆尽,三进三出磨平一切赤忱,仕途确实“无功”,而在诗酒之上的成就,却各具春秋。


萧纲的《咏内人昼眠》是一首描写内人昼伏的诗歌作品,结合两者分析王绩被称为楚唐诗风转变的领军人的原因如下:

    创新的诗歌形式:王绩在诗歌创作中尝试了新的形式和风格,挑战了当时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写作方式。他推崇用诗来表达真实感受,追求自由自在的写作风格,与以往流派有所不同。

    擅长以个人情感来表达社会现实:王绩的诗作注重表达个人内心的情感和体验,他将个体的喜怒哀乐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通过自我描绘来反映社会风貌,使诗歌更具有现实意义。

    影响后世诗人:王绩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观点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以个体情感和直观表达著称,为后世的楚辞诗歌风格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创作。


《咏内人昼眠诗》

萧纲〔南北朝〕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妻子在北窗下暂且依枕而卧,南边屋檐下的日影不见一点偏斜。

着悬挂着帷幛的钩子,将华美的帷幛垂落下来;将琵琶拨子插好,托举起来安放他处。

入睡后作了美梦,娇艳的脸上笑出了酒窝;堆在枕上的乌云似的头发,散压在由窗外飘进来的落花上。

洁白如玉的手腕上印上了竹簟的花纹,散发着香气的汗水浸透了红色细绢制成的夏衣。

终陪伴着她的,连午睡都守候在旁的是我这个做丈夫的,不要误认为她是青楼的娼女。

注释

障:室内的帷帐。

捩:弹琵琶所用的弦拨。

娇靥:指女子美好的面貌。

鬟: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

簟文:席纹。

倡家:称妓女。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