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通病有哪些

如题所述

1.2质量通病及防治
1.2.1
找坡不准,排水不畅
1).
现象:
找平层施工后,在屋面上容易发生局部积水现象,尤其在天沟、檐沟和水落口周围,下雨后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2).
原因分析:
(1)
屋面出现积水主要是排水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2)
天沟、檐沟似向坡度在施工操作时控制不严,造成排水不畅。
(3)
水落管内径过小,屋面垃圾、落叶等杂物未及时清扫。
3).
预防措施:
(1)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应 正确处理分水、排水和防水之间的关系。平屋面宜由结构找坡,其坡度宜为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宜为2%。
(2)
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75mm;1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
(3)
屋面找平层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拉线,并在相应位置上设基准点(冲筋)。
(4)
屋面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对屋面坡度、平整度应及时组织验收。必要时可在雨后检查屋面是否积水。
4).处理方案:
按照规范标准规定,对局部找补细部处理,达到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1.2.2
找平层起砂、起皮
1).
现象
找平层施工后,屋面表面出现不同颜色的分部不均的砂粒,用手一搓,砂子就会分层浮起;用手击拍,表面水泥胶浆会成片脱落或有起皮、起鼓现象;用木锤敲击,有时还会听到空鼓的哑声。找平层起砂、起皮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有时会在一个工程中同时出现。
2).
原因分析
(1)
结构层或保温层高低不平,导致找平层施工厚度不均。
(2)
配合比不准,使用过期和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过大。
(3)
屋面基层清扫不干净,找平层施工前基层未刷水泥净浆。
(4)
水泥砂浆搅拌不均,摊铺压实不当,特别是水泥砂浆在收水后未能及时进行二次压实和收光。
(5)
水泥砂浆养护不充分,特别是保温材料的基层,更易出现水泥水化不完全的问题。
3).
预防措施
(1)
严格控制结构或保温层的标高,确保找平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在松散材料保温层上做找平层时,宜选用细石混凝土材料,其厚度一般为30~35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C20。必要时,可在混凝土内配置双向φb4@200mm的钢丝网片。
(3)
水泥砂浆找平层宜采用1:2.5~1:3(水泥:砂)体积配合比,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和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不大于5%。当采用细砂骨料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宜改为1:2(水泥:砂)。
(4)
水泥砂浆摊铺前,屋面基层应清扫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现象。摊铺前应用水泥净浆薄薄涂刷一层,确保水泥砂浆与基层粘结良好。
(5)
水泥净浆宜用机械搅拌,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一般为0.6~0.65),砂浆稠度为70~80mm,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搅拌后的水泥砂浆宜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开花”的操作要求,并应做到随拌随用。
(6)
做好水泥砂浆的摊铺和压实工作。推荐采用木靠尺刮平,木抹子初压,并在初凝收水前再用铁抹子二次压实和收光的操作工艺。
(7)
屋面找平层施工后应及时覆盖浇水养护(宜用薄膜塑料布或草袋),使其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宜为7~10d。也可使用喷养护剂、涂刷冷底子油等方法进行养护,保证砂浆中的水泥能充分水化。

4):处理方案:
(1)
对于面积不大的轻度起砂,在清扫表面浮砂后,可用水泥净浆进行修补;对于大面积起砂的屋面,则应将水泥砂浆找平层凿至一定深度,再用1:2(体积比)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厚度不宜小于15mm,修补范围宜适当扩大。
(2) 对于局部起皮或起鼓部位,在挖开后可用1:2(体积比)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时应做好基层及新旧部位的接缝处理。
(3) 对于成片或大面积的起皮或起鼓屋面,则应产出后返工重做。为保证返修后的工程质量,此时可采用“滚压法”抹压工艺。先以Φ200mm、长为700mm的钢管(内灌混凝土)制成压辊,在水泥砂浆找平层
摊铺、刮平后,随即用压辊来回滚压,要求压实、压平,直到表面泛浆为止,最后用铁抹子赶光、压平。采用“滚压法”抹压工艺,必须使用半干硬性的水泥砂浆,且在滚压后适时地进行养护。
1.2.3
找平层开裂
1).现象
找平层出现无规则的裂缝比较普遍,主要发生在有保温层的水泥砂浆找平层上。这些裂缝一般分为断续状和树状两种(图31-1),裂缝宽度一般在0.2~0.3mm以下,个别可达0.5mm以上,出现时间主要发生在水泥砂浆施工初期至20d左右龄期内。不少工程实践证明,找平层中较大的裂缝还易引发防水卷材开裂(包括延伸性较好的改性沥青或合成高分子的防水卷材在内),且两者的位置、大小互为对应,如图31-2所示。

另一种在找平层上出现横向有规则裂缝,这种裂缝往往是通长和笔直的,裂缝间距在4~6m左右。
2).原因分析
找平层上出现无规则裂缝与下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