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 中 被称为 千古言秋之祖的是哪一句.简要分析原因

如题所述

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秋风、木叶表达失落、惆怅之情,凄清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悲凉的心境。

《九歌·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此诗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全诗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秋风、木叶表达失落、惆怅之情,凄清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悲凉的心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3
自古以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众多,或单纯写秋天的美景,或借秋天的万物凋零表达凄楚的情感,其中有一些言秋之诗,可以称得上是言秋界的翘楚:

一、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全篇不见一个"秋"字,却能让人如临其境般感受秋天的万物凋零。全诗通过诗人的登高所望,描绘了一个凄凉、悲怆的秋景,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看见了凋零一地的落叶,听见了猿猴撕裂长空的哀嚎,奔腾而来的长江水又倾泻而走,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环绕。

诗人看到这片景象,不由得感叹自己常年漂泊,孤老无依,体现了他年迈多病如同这秋天般凄凉孤苦的现象。

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短短五句28字的小令,描绘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阳之景,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寥寥几句诗,便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一个悲凉的画面。

该诗以景托情,寓情于景,浑然一体,不知不觉中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三、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与前两首诗不同,范仲淹的这首诗开篇就点名了故事发生在秋天,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诗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秋天。

秋天到了,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城门紧闭,诗人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不由得梦里流下眼泪。

诗的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四、屈原的《湘夫人》

自古以来,言秋之诗众多,但是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当属屈原的《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U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全篇较长,其中言秋的点睛之笔便是这句。《湘夫人》写的是湘君期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视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

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考证,之所以称它为"千古言秋之祖"除了它本身对后世的诗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外,他还是目前我国能找到的最早的描写秋天的诗句。因此,当仁不让的是言秋之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