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一鸣惊人的意思: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一鸣惊人

【拼音】:yī míng jīng rén

【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种鸟不飞翔就罢了,要是飞翔便会冲向广阔的蓝天。不鸣叫就罢了,要是鸣叫就会使他人惊讶。

【示例】:一鸣惊人,实在是出乎意外。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国家、集体

扩展资料

一、一鸣惊人的近义词:名满天下

名满天下

【解释】: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出自】:春秋管仲《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就是说名满天下,又有什么用呢?还是停止了,算了吧。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名扬四海、一鸣惊人、闻名海外、天下闻名、如雷贯耳、举世闻名、闻名遐迩、一呜惊人、名高天下、誉满全球

【反义词】身废名裂、臭名昭着、籍籍无名、名誉扫地、身败名裂

二、一鸣惊人的反义词:身败名裂

身败名裂

【解释】:身:身分,地位;败:毁坏;裂:破损。地位丧失,名誉扫地。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

【出自】:家里破产了——我父亲因为地权的事打了官司,闹得身败名裂。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名誉扫地、身废名裂、声色狗马、臭名昭着、声名狼藉、声色犬马、臭名远扬

【反义词】一鸣惊人、名满天下、流芳百世、功成名遂、身价百倍、一呜惊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7
一鸣惊人
yī míng jīng rén
〖释义〗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示例〗~,实在是出乎意外。(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8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的记载是这则成语最早的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也载有楚庄王之后同类事:“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说,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后世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成语“一鸣惊人”故事中的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第3个回答  2007-01-18
词 目 一鸣惊人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yī mínɡ jīnɡ rén
释 义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 处 《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示 例
近义词 一举成名、一步登天、名满天下
反义词 身败名裂、臭名远扬、丢人现眼
歇后语 立春响雷;半夜里放炮;楚庄王猜谜语
英 文 amaze the world with a single brilliant feat
故 事 齐威王沉湎酒色,三年不理朝政,国内混乱不堪。才子淳于髡知道齐威王爱猜谜语,就觐见说王宫里住着一只三年不飞不鸣的鸟。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勤于朝政,励精图治,国威大振
灯谜面 警钟;闹钟;最大的叫声
用 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国家、集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