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骗走曹操五万精兵,为什么却无一人叛变?

如题所述

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民对三国这段历史一直是津津乐道,尤其是对于曹操、刘备一直都是争论不断。曹操被称为奸雄,论谋略方面,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是数一数二的。至于刘备,在那个乱世,他也是一个能人,曹刘势力的不断对抗,就像高手之间的亮剑一样。说到这里,有一个故事,说的就是刘备曾经将曹操麾下的5万精兵骗走了,这么个“大事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为什么刘备能够“轻松”骗走曹操的五万精兵呢,而且这五万精兵知道自己被骗了以后,为何不反水呢?其实,当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单论谋略,十个刘备加起来都不是曹操的对手,但刘备确实是通过其他方面弥补了与曹操差距很大的地方,刘备有两个很强的能力,一个会说,一个会哭,他巧舌如簧,再加上高超的演技,成功地将曹操对其的疑虑与猜忌消除。在为人处事方面,刘备的收揽人心更是强悍。

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而且他还是一个非常爱才之人,刘备这个人魅力与能力也确实入了曹操的法眼,因此,在刘备暂时屈身于曹操的时候对他是非常的器重。曹操单方面认为,可以掌控刘备,让其为己所用,为自己打天下。

曹操会看人,但曹操确实没有看出刘备的野心,大到了曹操根本无法驾驭。老话说得好,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刘备就是这样的人,怎能甘心只当曹操的手下,他的野心是要成为帝王。刘备深知现阶段自己的实力远不如曹操,因此对曹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恭恭敬敬与其交好,但在私下却一直密谋自己的势力,伺机待发。也就是这样,刘备忍辱负重,苦心经营从一个草根崛起于乱世,最后竟然成为了能够和曹操相抗衡的庞然大物,由此可见,刘备虽然在表面上看来“人畜无害”,但其内在的野心与个人能力着实不能让人小觑。

公元197年,袁术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称帝,在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乐了,这回曹操可算是师出有名讨伐逆贼袁术了,如果放任,则第二个第三个袁术都会蹦跶出来,到那个时候,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王牌就完全无效了。面对绝对利益的冲突,曹操定然会将这种隐患根除,于是,曹操以天子之名向各路诸侯下发讨贼檄文征伐逆贼袁术,只不过,各路诸侯都隔岸观火按兵不动,最终也就只有刘备一人响应了“讨贼檄文”。

刘备只有关张赵,曹操见刘备如此忠于大汉,于是就给了刘备兵马并派遣朱灵一起去征讨袁术。再征讨的过程中,由于粮草供给不足,朱灵所部在路上就遭遇了不测,刘备是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刘备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他要开始准备实现自己的野心与抱负,于是,他命人将这个军情告诉了曹操。

朱灵死了,其残部很快就被刘备收编了,在剿灭了袁术后,刘备是真的不想将这支精兵归还于曹操,刘备想要将这股力量据为己有,为己所用。曹操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在知道刘备收编了朱灵残部后,异常愤怒,非常担心刘备会协兵造反,于是就第一时间下令,命亲信去将刘备干掉。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反水,刘备定然已经做好足够的准备,其实,刘备早就已经收买并安插眼线在曹操的身边,所以,刘备很快就知道曹操已经派遣了刺客来刺杀他的消息。

这一次,刘备又再次展现出了他“会说”的能力,并且成功地将曹操所派来要杀掉他的刺客说服,让刺客误认为这次是曹操做错了,刘备依然与曹操的关系非常要好,自己主动放弃刺杀刘备。刘备也正是因此提前得到了消息,才能提前与所准备侥幸逃脱灾难。

而在底下的士兵们看来,曹、刘关系一直都非常要好,曹操是丞相,刘备是皇叔,而且刘备深得人心,那些士兵自然不会对刘备怎样。曹、刘为人处世的不同之处就是,曹操是走的是霸道,用威望让人屈服;而刘备则是通过人格魅力和亲信力来收揽人心,获取民心,让他们打心眼里服自己,经过历史的证明,得民心者才能将军心牢牢地稳固于手中,所以说,刘备在收揽人心方面要远胜于曹操。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曹、刘之间的诸多精彩博弈与对决,都让后世之人称赞不觉,令人津津乐道。曹、刘之间的对抗,不仅仅只是暴力、武力之间的对抗,更是心理上与智谋上的较量,他们的事迹,有勇有谋有奸有诈,缔造了三国时期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5
是因为刘备给了这些精兵每人一辆马匹说,如果他们能够在这场战争当中胜利,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第2个回答  2022-08-15
因为在行军、宿营、战备、训练时,常常以身作则,深入基层,时不时地向士兵们嘘寒问暖。以将主和皇叔的双重身份,这当然就一下拉住了军心。
第3个回答  2022-08-15
因为当时的士兵都是拿军饷打仗的,他们不在乎领导人是谁,只要发钱就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