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速发展的二七,为何被时代抛弃

如题所述

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二七区自身硬伤过多。
二七新区有垃圾综合处理厂、陵园、郑西高铁专线三大硬伤,尤其是垃圾综合处理厂,稍微有一点风南四环沿线就能明显闻到刺鼻的气味,购房者自然敬而远之。
第二、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
前期区域内土地多为一二级联动土地不单拍,土拍少,土地财政收入就少。且开发住宅就是一锤子买卖,可以解近渴,但无法形成长期的税收来源。同时开发商扎堆拿地,较长的开发周期导致配套建设缓慢。片区内开发商实力一般,没有造城能力,且重点全部放在营销端,卖完房子说好的配套迟迟未能兑现。
第三、三分钟热度的片区定位。
作为早在08年就以提出概念的二七新区,10几年间定位不断变动,在滨河新区、运河新区、生态文化新城、二七新区之间不断徘徊。随着绿地双塔的流产,彻底粉碎了二七新区总部经济中心的幻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