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济到底怎么样?

如题所述

安徽发展的是很有前景的,发展的也很不错。
由于长三角核心区的存在,安徽,尤其是皖中南地区,能够比其他任何地区更快地接受到来自于长三角核心区的辐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皖中南地区比起苏北和浙南地区,在地理和地缘环境上都要更加优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7

1.从GDP累计增速看:

2010-2019年,安徽GDP累计增速达到202%,在全国排名第四,仅次于贵州、西藏以及云南三省;但与这三个省份相比,安徽的GDP总量更大,可以说这样的增速相当不错了。

作为对比,近些年经济表现同样非常亮眼的省市,比如重庆为199%,福建为195%,湖北为189%,四川为175%,湖南为149%,河南为136%,增速与安徽相比均逊色不少。

2.从GDP规模增量来看:

2010年,安徽GDP为12263亿,同年辽宁为18278亿、北京为13777亿,均高于安徽;但到了2019年,安徽GDP达到37114亿,已经超过了辽宁的24909亿和北京的35371亿。

而十年前与安徽GDP体量处于同一水平的内蒙、黑龙江和陕西等省份,到2019年也都被安徽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3.从省会城市发展速度来看:

从2009年到2019年,合肥GDP累计增长超过347%,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而近些年崛起势头比较强劲的几个省会城市,比如成都、武汉、郑州、福州等,过去十年累计增速都没有达到300%。

在强省会战略以及都市圈时代,省会城市的发展情况,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所属省份的发展水平,合肥近些年的快速崛起,也是安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整体上看,安徽是我国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省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我国各省市中,抛开GDP含金量不说,单从规模上看,广东、江苏是毫无悬念的Top2,处于第一档;

而安徽恰好排名全国第十,与湖南、湖北等省份名次接近,处于同一档次。

无论从GDP规模还是人口体量上看,安徽都算是我国的中等规模省份,往上看与河南、四川在体量上有一定的差距,往下看,又明显比陕西、江西等省份更大。

传统习俗上,安徽可以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块,其中皖北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6市;

皖中指安徽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包括合肥、六安 、滁州、安庆4市。

皖南指安徽长江以南地区,包括黄山、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6市。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的不同,各地市的 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1.从各地市GDP来看:

截止2019年,除了省会合肥GDP达到9409亿之外,其他地市都没有超过4000亿,其中GDP达到3000亿的只有芜湖。

16个地市中,有9个地市GDP低于2000亿,占全省的比例超过一半,其中还有3个市不足一千亿。

2.从人均GDP来看:

安徽16个市里,仅有合肥、芜湖以及马鞍山三个市的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仅有合肥超过10万元,另外还有淮南、宿州、六安、亳州、阜阳等五个市的人均GDP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3.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

2019年,马鞍山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783元,排名安徽省内第一,另外合肥和芜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过了3万元。

如果以全国平均水平衡量,安徽仅有上述三市达到全国水平,剩余13个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不足3万元。

可以看出,安徽省内各地市的 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合肥、芜湖和马鞍山三市经济相对更好,而其他各市则需要更加努力,特别是皖北地区,人口众多,未来提升空间非常大。

安徽属于中部省份,近些年极力融入长三角,从区位上说,安徽是沟通中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桥梁。

1.一方面,相比其他中西部省份,安徽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更好的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沿江高铁逐步开工建设,合肥的米字型高铁将实现最为重要的一步,成为扼守成都、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城市连接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节点,而安徽的区位优势也会逐渐展现。

2.另一方面,相比长三角传统的江浙沪地区,安徽劳动力丰富而且人力成本更低,并且属于后发地区,以19年人均GDP为例,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超过15万元,江苏和浙江也都超过了10万元,而安徽还不到6万元。

对安徽来说,这是差距,更意味着未来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在地区经济一体化融合过程中,长三角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整体上会逐渐接近一致,安徽的经济也必然会迎来一波爆发,从而拉近与江浙沪地区的距离。

综合来看,安徽近些年经济发展势头非常不错;但由于底子薄,其GDP总量与其他经济强省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全国排名中安徽也只算是中等偏上;未来随着融入长三角地区的利好的不断释放,安徽的经济有可能进一步提速,发展前景非常好。

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淮河贯穿全省。据考证:一六六七年康熙皇帝将江南省划为安徽江苏两省,安徽境内有八府,他灵机一动取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赐名安徽省名,别名又叫江淮。安徽省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人口7059,2万。全省十六市,分三个区域:淮北,江淮之间,沿江江南。淮北又叫皖北又分皖西如六安市。沿江江南又划区域叫皖南,如黄山宣城两市。安庆是安徽省百年省会,一九五二年省会从安庆迁入合肥一直到今。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有黄山,天柱山,九华山,天堂寨著名风景区。各市都有许多 旅游 景点。安徽沿江有: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五市,皖南有黄山、宣城两市;淮北有:阜阳、宿州、亳州、淮北、淮南、蚌埠;江淮之间有:六安、合肥。安徽是农业省,多年来定向发展农业,一九八0年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就是从滁州凤阳小岗村试点推向全国的。一个农业省和周边轻工业省经济发展是有距离的。周边江苏省浙江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走在合国前例,而安徽的GDp在全国属十一位中等水平,比西部省份要强。目前安徽经济最好的就是省会合肥,其次是港口城市芜湖,钢城马鞍山,铜都铜陵,皖东明珠滁州市。其它市,如宿州,阜阳,六安,淮北,淮南,安庆,黄山,池州经济略差。现在安徽省倾力发展合肥,借助合肥 科技 力量交通命脉,带动全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久的将来安徽会更好!

安徽正处于蝶变前夕,如无意外,安徽将成为中西部第一个追赶上东部经济强省脚步的省份!

为什么如此看好安徽?是由于安徽在中西部省份中的地理区位最为优越。现已纳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范畴。另外安徽还坐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地位。



事实也是如此,在过去十年的时间,全国各省经济增长排名中,安徽仅次于西部的贵州、西藏和云南排名全国第四位,但安徽的经济总量却远比这三省区高,总量越高,增长越难,安徽能有如此的成绩,殊为可贵。目前,安徽已排名全国各省的第11位,不出大的意外,2020年必入前十。甚至有更高排名的可能。



安徽紧邻长三角发达经济区,区位优势极佳,安徽东部几市距离长三角更近,更是在南京市的城市群规划范围之中,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全省平均。如芜湖、马鞍山、滁州,人均水平已几乎追上长三角一般的地级市。



除了东部靠近江苏的几市,省会合肥的发展更是迅猛,距离万亿GDP已只有一步之遥,合肥的创新能力在全国城市中都可排的上号。合肥辐射的皖中皖南区域加上南京辐射的皖东诸市,已经成为安徽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



全国任何一个省都是发展不均衡的,包括最为发达的广东和江苏。身为中部省份的安徽更是如此。皖北诸市是目前发展较慢的。但随着高铁路网的逐渐完善,皖北诸市也各自发挥优势,展现出了不俗的后劲。

纵观中西部诸省,安徽区位优势最佳,是最可能成为追上东部发达省份的一个。

安徽属于省会独大型省份,资源集中度过高,虽有马鞍山、芜湖两市经济尚可,但其城市规模、人口规模都不大。因此安徽真正的大城市只有省会合肥。

安徽目前是外出务工人口第一大省,这也侧面说明了安徽目前的经济与收入状况。早期河南是第一,之后四川取而代之,而目前这两个省份的外出人口都呈回流态势,而安徽依然在加速流出。虽然这有临近长三角的因素,但如果省内城市的发展也多点开花,想必不会有越来越的人背井离乡。

虽然合肥是一城独大,但也大出了一定水平。合肥成为长三角副中心之后,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步飙升,近十年来累计经济增位列所有地市之首,如今已成为新一线城市的热门候选。

不过据2018年人均收入数据统计,合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并不是安徽第一,马鞍山蝉联安徽各市收入榜榜首。不过除了这两个城市以外,其他地市在江浙皖区域的排名都明显滞后,后续还需更加努力。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安徽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达到30006.8亿元,位居全国第13,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论经济规模,安徽省目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安徽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尤其是省会合肥,可以说是近年来的一匹黑马,经济强势崛起,其2018年GDP已经达到7822亿元,再过三四年,将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行列。

近年来安徽的工业发展比较好,大量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以及制造业产业集群落户,安徽的矿业、 汽车 、电力、钢铁、家电、集成电路等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安徽有12家企业上榜中国500强,数量上位居全国第10,比如有淮南矿业、淮北矿业、奇瑞、江淮 汽车 集团、安徽国贸集团、中科电力集团等。

虽然这些年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下,安徽经济发展迅速,但目前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2018年安徽的人均GDP仅4.8万元,位居全国第1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5万元。


如今国家在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上逐渐偏向中西部,中部崛起战略仍在继续实施,同时国家也正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而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又把安徽的合肥、滁州、马鞍山、安庆等8市纳入其中,展望未来,安徽依然有望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相信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会逐渐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现在的安微经济总量虽不是很大,但它的工业基础还是不可小视的,多年来马鞍山的铁矿石支撑着安微财政的半壁江山,芜湖的造船工业也比较发达,新兴的 科技 之城合肥更是集 科技 研发为一裁体的希望之城,淮南淮北重工业基地利用现有基础适当加以投入就可立竿见效,亳州酒业传承千年,立足自身就可解决就业难题,地方财政也可盆满钵满,阜阳可以发挥人力优势筑巢引风,让本地人才落根兴业,安庆池州文化底蕴浓厚,`文化搭台助力经济腾飞完全可取。实际上经济垫底的黄山,是安徽的富翁,依靠 旅游 业让这里的人民拔除了穷根,彰显出了无烟工厂的魅力。安微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域人口大省,有资源有人才,只要全省合理布局,完全可以实现经济腾飞的梦想。

我们从GDP总量、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指标看,安徽经济水平在全国属于中等。

1、GDP总量

2018年安徽GDP为30006.82亿元,全国排名第14(数据包括:31省直辖市、港澳台)。GDP最高的是广东,2018年广东GDP为97277.77亿元。

2、人均GDP

2018年安徽人均GDP为47972.53元,全国排名第24(数据包括:31省直辖市、港澳台)),人均GDP最高的是澳门,2018年澳门人均GDP达到55.35万。

3、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年安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3984,全国排名第16(不包括港澳台),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上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64183元。

附31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均可支配年收入。

我11月30号写了省会合肥市为什么带不动安徽省,被很多合肥人跑来骂我一顿。12月8号国家发改委出台江浙沪八市对口帮助皖北8市。

其实说的已经很明显了,皖北这些城市群,靠近淮河流域的,因为淮河的水运能力低,靠自我发展是很困难的,得有外力拉一把,这不拉一把的大哥们都来了,不然长三角城市群搞成沿边不富裕地带也不好看。

皖南城市里面沿长江黄金水道的基本没问题,像芜湖市提出沿长江发展 汽车 产业,利用长江水道的巨大运力,比国家提得还更早了十几年,只不过当年提的时代还没有新能源车概念。现在国家的整体战略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产业,要对原来在燃油车时代,全球市场占有率太低的情况,进行大逆转。如果新能源车工厂沿着长江边,新能源车上船沿着长江出海后运到欧洲,美洲,这比没法利用水运航道的内陆城市条件要好很多。再加上明清时代的徽商,其实就集中在皖南那一带,那边普通人也会做生意,虽然现在比不上浙江人会做生意,但比皖北情况要好点。

中间的合肥市不用说了,安徽省内一家独大,要经济资源溢出到周边城市其实是比较困难。现在肥西县肥东县都通了地铁,庐江县还没通地铁,按说合肥对下面的几个县要一碗水端平的。未来应该会在滨湖新区伸一条地铁线去庐江县,但建设地铁一公里要6-7亿元左右,庐江县这个地铁都没通,也没有具体说到哪一年通,说明合肥市现在自身财力都不够用。

中不溜。不高,不低,处于中间。这就是安徽的经济水平。

我是安徽人,是爱安徽的,也常常在思考安徽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在很长时间内都有一个疑问:安徽为什么老是中不溜呢?

对于这个疑问,我自己也在寻找答案。

我查中国地图,安徽不属于东部,不属于西部;也算不上南方,更算不上北方。安徽在中部。安徽始终保持中不溜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与地缘有关系呢?

但是,中不溜也有中不溜的好处。因为既然能够保持中不溜,就说明其经济基础还是比较雄厚的,因此加快发展,把名次向前推进几位,安徽是很有底气的。

中不溜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最近。那么,如果与经济发达地区加强沟通,加强联系,加强合作,好好地学习学习,安徽赶上经济发达地区是最有希望的。

安徽gdp常年紧跟北京,一直在13名左右排着,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里也算中上游了。但是给人的感觉是穷!实际上安徽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穷。我老家临近大别山区,所以算省内最不发达的地方了,但如今也都是村村水泥路,家家住楼房,新办工厂遍地都是。那么为什么别人觉得安徽穷呢?主要原因我总结如下:1.安徽人出去打工的很多,像我们村年轻人几乎流失完了。尤其是去上海的非常多,早年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2.安徽地处华东,在所有华东省份里是最穷的,即使与华中省份比,也就比江西好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徽省穷也有点道理。3.安徽近几年得到了一些政策,发展迅猛,但是在这之前的很多年安徽是没有任何政策照顾的,任凭发展,就连泄洪也都专挑安徽段,可想而知。所以省内发展并不大好,好在地理位置不差,依靠周边省份也能发展不错。但这样给人留下了穷的印象,其实收入不低的。放眼看看,安徽居然比东北三省都好呢。

第2个回答  2023-06-18
安徽经济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1年,安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959.2亿元,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60.6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7613.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1985.4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8.4:40.0:51.6调整为7.8:41.0:51.2。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321元,同比增加7910元。
此外,安徽的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工业方面增长迅速,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显著。服务业也稳定恢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长13%。
总的来说,安徽经济在过去一年中表现亮眼,实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