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白兔过桥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白兔过桥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白兔过桥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懂得做个有礼貌、有爱心的孩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学唱歌曲《走路》并把山羊公公编入歌曲中。

  (2)做过体育游戏“过独木桥”。

  2、物质准备:棒偶、小兔、山羊公公各一个,背景图一副。小白兔头饰、山羊公公头饰、小鱼头饰。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完整地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活动指导:通过谈话演示教具、角色表演等形式帮助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及音韵美。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交替模仿兔子和山羊公公走路的样子进入教室。(歌曲《走路》)

  2、出示图片和棒偶,引导幼儿讨论和表述。

  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叫独木桥?

  如果小白兔和山羊公公同时要过独木桥,应该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注意回应和提升幼儿的语言经验。)

  3、视听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儿歌里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操作棒偶,再次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并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蹦蹦跳跳”。)

  山羊公公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摇摇摆摆”。)

  小白兔遇到了山羊公公,它是怎么说的?它是怎么做的?

  河水为什么哗哗笑?鲤鱼为什么蹦蹦跳?

  5、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提问:这首诗歌好听吗?哪里好听?(让孩子评价)

  6、幼儿学习朗读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幼儿小声跟读。(利用棒偶操作)

  (2)集体朗诵。(指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并读准字音。)

  (3)分组分角色朗读,一组扮演小白兔,另一组扮演山羊公公,边读儿歌边表演。(注意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7、分角色表演。(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8、讨论、理解儿歌主题。

  提问:(1)小白兔为什么要让山羊公公先过桥?

  (2)如果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爷爷奶奶应该怎么做?(联系经验)

  小结:小白兔是个有礼貌、有爱心、尊重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喜欢它。我们也要向小白兔学习,做个有礼貌、懂得谦让的孩子。

  附:儿歌

  小白兔过桥

  小白兔过小桥,

  走到桥上瞧一瞧,

  山羊公公过来了,

  摇摇摆摆走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桥下把手招,

  山羊公公您走好,

  山羊公公您先过桥。

  河水听了哗哗笑,

  小鱼乐得蹦蹦跳,

  都夸白兔有礼貌。

  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白兔过桥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我以小白兔这一幽默感、善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形象为线索,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明快的节奏,通过画面从而展现出小白兔的心理活动。有趣的情节画面,能触动幼儿的感情,扣住幼儿的心弦,使幼儿兴奋。小白兔不过桥的时候在想谁?鱼儿和流水是怎样夸奖小白兔的?小白兔最后能过桥吗?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幼儿的好奇,促使他们仔细观察学习下去。浅显的诗歌构思和富有情节形象的画面,都非常适合幼儿的阅读水平。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跟念

  2、大胆地进行表演。

  3、懂得尊老谦让,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小白兔)小白兔在来我们学校的路上遇到了一些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白兔遇到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图。

  二、学习朗诵儿歌的内容,进一步体验儿歌的情感。

  教师有表情的完整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一)、课件出示背景图1

  1、问:图上有些什么呀?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河)上面有什么?(小桥) (让幼儿回答)

  2、今天,老师根据这幅图,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3、师说第一段儿歌: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

  4、问:当小白兔走到桥上时,谁过来了。(师指导朗读)

  5、师过渡:那接下来小白兔是怎样做的呢?我们看第二幅图。

  (二)、课件出示背景图2

  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的第二段。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

  问:山羊公公是怎么样走上桥的呢?(学一学)

  2、幼儿学习朗诵

  3、教师:小白兔走过桥了吗?

  (三)、课件出示背景图3

  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的第三段。

  问;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对山羊公公说些什么?

  2、幼儿学习朗诵

  (四)、课件出示背景图4

  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的第四段。

  问:谁夸奖了小兔呢?

  2、幼儿学习朗诵

  三、讲述诗歌第一遍,配上动作表演。

  师:诗歌一遍讲完了,请小朋友回答我的问题

  1、小白兔过桥时,它遇到了谁?

  2、山羊公公是怎么样走上桥的呢?(学一学)

  3、谁夸奖了小兔呢?

  四、边欣赏边讲述

  师:1、如果山羊公公和小兔一起过桥,桥会怎么样呢?

  2、那么我们的小兔是怎么做的呢?

  3、河水和小鱼为什么要夸奖小兔呢?

  五、幼儿跟念,再配上动作学一学

  六、欣赏歌曲《小熊过桥》。

  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白兔过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指偶表演,图片和文字进行阅读,让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及其过桥的样子。

  2、尝试仿编短句“谁过桥怎样”,发展表达和仿编的能力。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的指偶人手一个

  2、幼儿对一些小动物的叫声及走路的'样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3、磁带、挂图4张小熊木偶1个四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小熊”,“今天小熊可高兴了,因为等会儿有许多的小动物要来给它庆祝生日,可是,到小熊家必须经过一座小桥,小熊想:它们能过桥吗?瞧!别担心,谁已经来到桥边了?”

  (反思:以故事的形式直接揭示主题,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了。整个开始部分简单;过渡很自然)。

  (二)基本部分

  1、结合图片,示范仿编儿歌。

  老师出示小青蛙、蝴蝶的图片。提问:谁来过桥了?怎么过桥呢了?

  学习短句,小青蛙桥过桥呱呱呱(跳跳跳)学习短句:小蝴蝶过桥飞飞飞。

  2、幼儿选择指偶自由表演“过桥”,“可以选个你喜欢的动物,找上你喜欢的朋友,把小动物怎么过桥,一边讲一边表演出来”。

  幼儿分组表演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结合图谱幼儿表演,幼儿手拿指偶和教师的图谱结合汇编成《小动物过桥》。

  “小动物来到了小熊家,它们把过桥这件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小动物过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请用完整一句话来告诉老师。

  4、我们带上我班的这些小动物一起去小熊家为它过生日。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导入很感兴趣,可是在仿编短句和表演时“冷场”了孩子不太善于表述和表演,若是在故事导入时请幼儿集体出来表演。先活跃下气氛,可能效果会好很多。

  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白兔过桥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诗歌,了解诗歌的人物情节等主要内容、

  2、引导幼儿用故事的语言表现诗歌的内容,实现语言形式的转换、

  3、发展幼儿对多种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帮助幼儿学习诗歌,了解诗歌的人物情节、

  活动准备:

  1、小竹竿,小篮子、

  2、纸偶人,头饰,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

  1、教师通过让幼儿听录音欣赏诗歌、

  2、通过提问让幼儿掌握诗歌中的人物及事件发生和发展

  a.诗歌中讲的是谁的事情?

  b、小白兔过桥时看见了谁?

  c、小白兔过桥时看到山羊公公,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3,看画面,幼儿自由地朗读诗歌。

  二,表演故事

  1,教师和幼儿共同为表演准备道具;纸偶人,小蓝子,拐杖等。

  2,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将诗歌中的语言转换成对话与对白。

  三,操作讲述

  1,教师启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将诗歌的内容绘制成2—3幅图画。

  2,引导幼儿将图画内容转换成叙事形式。

  3,将幼儿绘画作品展出。

  教师将幼儿的叙述记录下来,配合画面同时展示,引导幼儿互相参观并讲述。

  附:小白兔过桥的故事

  今天的天气很好,小白兔穿着很漂亮的裙子,奔奔跳跳地走在路上。她想去看看河对按的外婆。它经过美丽的田野,来到了一条小河边,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他正要过桥。。

  这时,河对岸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山羊爷爷。小白兔忙打招呼 ;“山羊爷爷,你去哪儿呀?”山羊爷爷乐呵呵地答道:“今天天气很好,我到对岸来散散步。小白兔,穿得这么漂亮,你哪儿去呀?”小白兔说:“我呀,今天准备要去看望外婆。”

  “这座独木桥太窄了,只能一个人过。小白兔,你先过吧!”

  “还是你先过吧!山羊爷爷。”

  “别客气,小白兔,你先过。”

  “山羊爷爷,你年纪大了,你先过,注意安全哦!”

  山羊爷爷看着小白兔这么懂事,他乐呵呵地笑了。他拄着拐杖慢慢地走过了独木桥。山羊爷爷说:“小白兔谢谢你!”

  “小白兔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就这样小白兔也过了独木桥,高高兴兴地去了外婆家。

  启示:

  在路上碰见长辈像山羊爷爷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我们小辈年轻人就应该礼让帮助一下,给老爷爷让路是我们尊敬长辈,也是说明我们讲礼貌,小朋友们在家孝敬长辈,在外面遇见长辈也一样要懂得礼貌,讲礼貌是我们中华文明礼仪之美。你今天做了吗?

  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白兔过桥教案 篇5

  活动时间:

  活动名称: 分级阅读《小白兔过桥》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过程,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读儿歌。

  2、引导幼儿学习新词:白兔、过桥、山羊。

  3、让幼儿懂得与人处事要谦让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图片(白兔、山羊公公) 字卡:白兔、过桥、山羊

  2、学具:小图书人手一册

  活动重点:

  懂得与人处事要谦让的道理

  活动难点:

  朗读儿歌,识字卡

  活动过程:

  1、导入:谜语: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

  2、集体活动:

  (1)出示(兔子)卡片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把小兔子带到了教室里,有一天,小兔子要过桥,他呀遇到了山羊公公,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老师带给小朋友们一首诗歌,名字叫《小白兔过桥》

  (2)播放VCD,简单提问

  师:诗歌名字叫什么呀?

  (3)出示板书:《小白兔过桥》教师朗读一遍

  (4)根据诗歌内容解释其意义

  师:小白兔为什么要那样说呀?

  (5)教师手指字带读一遍,最后一句引出字卡:白兔、带读三遍,相应引出其余字卡带读三遍

  (6)字卡游戏:亲亲

  (7)发小图书,一起读一读(圈字卡)

  (8)收出,用动作表演诗歌

  (9)游戏《兔子舞》

  (10)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诗歌啊? 小白兔,懂得谦让,为他人着想,有礼貌,我们也要学习小白兔。

  活动延伸: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的时候或者排队的时候,也应该懂得谦让不争抢,为他人着想,如果你能做到,大家都很喜欢你。

  家庭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

  活动反思:建议分两个课时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