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摘桔子活动,幼儿尝试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比一比桔子的个数、大 小,初步理解7以内的数量。

  2、体验大家一起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满桔子的桔子树、人手一个篮子、幼儿分成红、黄、蓝三组(胸卡上的颜色)、人手一份任务胸卡、幼儿的图形标记、统计表等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比较桔子的多少

  交代要求:在3分钟内摘桔子。3分钟后幼儿以胸卡颜色分组集合在一起。(1)你摘了几只桔子?

  (2)大家比一比在3分钟内谁摘的桔子最多?

  (3)你怎么会摘到这么多桔子?

  (4)找一找、比一比自己摘的桔子里哪一只最大,哪一只最小?

  小结:

  小朋友在3分钟的时间里摘到了许多桔子,还用数一数的办法比出了谁摘得多,谁摘得少,和谁摘得一样多。

  二、比一比谁摘得最快

  1、交代要求:根据胸卡上的任务摘桔子,看谁摘得快,教师在黑板上统计幼儿摘桔子的情况。

  2、幼儿互相验证摘的桔子是否正确。

  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解读任务卡摘桔子的。

  3、与幼儿一起看一看、数一数统计表上每个时间段有几个小朋友完成了任务?比一比哪个时间段人多,哪个时间段人少?

  三、分桔子

  1、交代要求:人手两个马甲袋,要将自己摘的桔子放进两个马甲袋,并要分得一样多。(教师巡回了解幼儿分得方法)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分的。

  3、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讨论:不能分得一样多,怎么办?

  小结:

  摘的桔子不能一分二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掉一个桔子或者是再加一个桔子就可以一分二了。

  四、分享劳动成果

  1、组织幼儿品尝桔子

  数一数一只桔子有几瓤,谁多谁少,谁的一样多?2、说说桔子的味道。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数量为4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2、学习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一定的路径,发展观察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操作习惯。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 教学挂图

  2、 4的数字卡一张活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4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看图)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数学的世界进行探索吧!春天来了,草地上漂亮的花朵都开放了。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

  (引导幼儿点数)老师:来,我们一起来数吧,1,2,3,4,5我们数到几了呢?对!数到5 了!广场上有5朵花!

  老师:我们再来数一遍吧!

  (引导幼儿再次集体点数并说出总数)老师:刚刚我们是大家一起来数的,现在哪个小朋友自己到前面来数一数呢?

  (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点数,注意引导幼儿要手口一致地点数)老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草地上还有什么呀?哦,有小朋友,广场上有几个小朋友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哦,广场上有四个小朋友。

  老师:还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察挂图找出风筝。)老师:有风筝!有几只风筝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原来啊广场上开了4朵花,还有4个小朋友,有4只风筝呢。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两根香蕉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那四朵花用数字几表示呢?对啦用数字4来表示,小朋友们看一看数字4,跟它打个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拟定的路径。

  1、引导幼儿学习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一定的路径。

  老师:瞧,他们在放风筝呢?不好了,他们的风筝缠绕到一起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风筝吧!我们先来找一找第一个小女孩的风筝是哪一个呢?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如果幼儿回答出了是猫头鹰风筝,可以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并帮助幼儿总结)老师:小朋友说是看到了图画上小朋友手里风筝的颜色,跟着线的颜色找到的!还有一些别的风筝也绕在了一起,请小朋友们上区域活动的时候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三、活动结束。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数字4,请小朋友们要记住它跟它做好伙伴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目标来看:目标表述角度一致,都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材料准备看:材料准备丰富,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准备,材料投放有阶梯性,体现了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一理念,支持和引导幼儿操作,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且材料功能性强,有一物多玩的功能。从活动过程来看:渗透了社会、艺术等领域,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体现了"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一理念。活动中运用实物教具操作教学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可操作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活动组织轻松,便于老师引导幼儿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小百科: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xx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 能正确区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并且将相同颜色进行匹配。

  2、 学习5以内的序数,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情景操作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长颈鹿戏院场景,排成四排座位,每排5个凳子,分别是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坐垫20个围成圆圈

  戏票25张(其中红点卡1—5当作红票,黄点卡1—5当作黄票,蓝点卡1—5当作蓝票,绿点卡1-5当绿票)

  兔妈妈的胸饰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兔看戏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今天长颈鹿叔叔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小戏院”,你们想跟妈妈一起去看戏吗?(想)

  (二)介绍小戏院,了解小戏院的规则,初步认识1至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戏票,了解戏票的颜色和作用

  ——看,这是什么?(出示4张不同颜色的大戏票)这是看戏的戏票,有了这个戏票,才能进小戏院看戏。

  ——看看这些戏票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说出戏票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认识了小戏票,我们再到小戏院里瞧瞧吧,

  2、播放PPT课件,了解戏票和座位颜色的对应,初步感知1至4的序数。

  ——瞧,小戏院里有什么呀?有几排小椅子呀?(和幼儿点数)

  ——第一排是什么颜色的椅子呀?第二排呢?

  ——蓝色椅子在第几排?

  ——最后第四排椅子是什么颜色的?

  ——那红色的戏票坐在哪一排呀?什么颜色的椅子?

  ——孩子们真棒呀,戏票的颜色是要跟椅子的颜色一样,红色的戏票就要坐到红颜色的椅子上去。

  ——那黄色、绿色和蓝色的戏票又该坐到哪里呢?谁来告诉我?

  ——孩子们好聪明呀,发现了戏票和座位之间的秘密,我们一起来告诉长颈鹿叔叔吧。(引导幼儿一起完整讲诉:红戏票坐在第一排的红椅子上,黄戏票坐在第二排的黄椅子上,蓝戏票坐在第三排的蓝椅子上,绿戏票坐在第四排的绿椅子上。)

  3、尝试按照戏票上的点子找相应位置,进一步强化1至5以内的序数练习。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一张戏票有一张对应的座位,那这几张戏票的位置都在哪呢?(出示红色1至5的戏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戏票上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呀?(引导幼儿观察戏票上的不同点子)

  ——每张票上的点子都一样多吗?(不一样)有的是1个,2个……

  ——1个点表示什么呢?从小红旗开始, 1个点坐在第一个位置,那两个点呢?就是坐在第二个位置,以此类推(结合引导将5张红票分别贴在对应的座位上)

  ——小结:原来,拿到戏票后先找到一样颜色的椅子,然后看看戏票上的点子数,从小红旗开始数,就能找到戏票的座位了

  4、知识迁移,帮小动物找座位,巩固1至5以内序数的认识。

  ——听说长颈鹿叔叔的小戏院开张了,小动物们买了戏票也来看戏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我们一起来帮帮找找吧。(分别将五只小动物带着戏票正面呈现)

  ——我们先帮小熊找位置吧。它的戏票是红色的一个点子,那就到红色第一排去找,从小红旗开始数,第几个?小熊的位置就在红色第一排第一个,真开心。(将小熊的图片放到相应位置)

  ——那么小猫呢?它坐在哪个颜色第几排的第几个位置呀?(依次分别请孩子们将小动物找到对应的座位,并引导孩子用话语讲述)

  ——孩子们真能干,帮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座位,瞧,它们好开心呀。

  (三)组织孩子们入场看戏,在情景中快乐体验,学以致用

  ——孩子们,小戏院快开戏了,我们快带着戏票进场吧,戏票就在你的垫子下,拿出来吧。

  ——看看你的戏票是什么颜色的?上面几个点子,从小红旗开始自己点数吧

  ——幼儿自己带着戏票入场,找到相应的座位就坐。

  ——长颈鹿叔叔登场:孩子们,欢迎你们来看戏,现在我来检票了,看看你们有没有找到正确的座位了(长颈鹿叔叔一一检票)

  ——对于坐错的,则要及时地引导孩子们帮忙纠正,直到所有孩子都正确为止。

  (四)好戏开始啦——

  ——孩子们,好戏开始了,记得安静看戏,做个有礼貌的小观众哦。

  ——播放皮影戏之类的,让孩子们有个真实的快乐体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