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肇庆的资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3-07

肇庆

第2个回答  2007-01-14
肇庆简介
有“西江明珠”之称的肇庆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居西江中游,北回归线横贯其境。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为215C。系著名的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名城。
肇庆古称端州,宋朝重和元年,改称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祥喜庆”。唐代文学家李邕、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叶挺等众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肇庆留下足迹。全市有历史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景点300多处。
星湖风景区(七星岩和鼎湖山)风光自古闻名遐迩。星湖水面达530公顷,七座挺拔的岩峰,状如天上北斗七星。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处处是景,景景皆奇。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以佛教文化为主线建成的大型“东方禅林”已对外开放,为七星岩增添了新的景区。鼎湖山雄居广东四大名山之首,乃北回归线上的明珠,“活的自然博物馆”,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圣于一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设有“人和生物圈”生态定点科研站。“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庆云寺掩映于亚热带雨林之中,每年吸引大批游客。
在端州城区,保存着以宋朝城墙、披云楼、梅庵、阅江楼、崇禧塔、丽谯楼等为重点的文物古迹,使肇庆成为历史悠久面充满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以环市公路为连线,鼎湖砚洲的包公祠、四会的贞山、怀集的燕岩、封开的龙山景区、德庆的悦城龙母祖庙等景区组成一个旅游网络,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肇庆是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它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肇庆早在14万年前便已有人类活动。自古以来,这里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结合点,历来都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宋徽宗赵佶和包公也曾到过这里;到了近代,这里又成为两广总督府驻地,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手书“众生平等,一切有情”八个大字。悠久的历史也造就了肇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自然景观,城区有一江浩荡、两湖映碧、三峡争险、四塔擎天、五楼斗丽、六岗七岩八洞,相映争辉。城外,德庆县的悦城龙母庙、封开县的龙山、怀集县的燕岩、广宁县的竹海大观、四会市的贞山、鼎湖区的砚洲、九龙湖,肇庆瑰丽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肇庆的丰富物产更是让来肇庆旅游的人,不仅可以大饱眼福,还可以满载而归!

肇庆简介

肇庆市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中西部。现管辖端州、鼎湖、高要、四会、广宁、德庆、封开、怀集8个
县(市)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385.75万。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06.1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24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11.8%、9.6%、15.12%。

肇庆市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地区,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林、畜、渔业资源丰富。近年来,肇庆"三高"农业、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三高"农业基地710万亩,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3,引进外资1.83亿美元,2000年农产品及加工出口1.36亿美元。

肇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肇庆文物古迹众多,品类齐全,年代连贯,有历史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景点400多处。

肇庆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七星岩、鼎湖山风光自古名闻遐迩。500公里环市公路把全市十几个景点景区联成一个旅游网络。近年来,每年前往观光的中外游客近400万人次。 肇庆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区和广东省文明城市。这里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治安良好。整个城市扬溢着文明、祥和的氛围。

肇庆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改善本地投资环境。目前,肇庆水陆交通四通八达,通讯被列入"全国邮电百强市",能源供应充足。经过多年来的努力,肇庆形成了食品饮料、建材、电子、微生物工程、化工、机械、仪表、纺织、日用轻工、副食品加工、医药等支柱工业,以及端州、高要、四会的外向型工业基地,广宁的无釉砖、马赛克生产基地和造纸生产基地,怀集、德庆、封开的木材加工基地。同时,借助本身丰富的物产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良好的配套服务,吸引了并正在吸引着众多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进入21世纪,肇庆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统揽工作全局,确立了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大旅游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分层推进梯度发展的五大发展战略,积极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两个基本框架,力争2015年左右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把肇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南方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有“西江明珠”之称的肇庆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居西江中游,北回归线横贯其境。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为215C。系著名的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名城。

肇庆古称端州,宋朝重和元年,改称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祥喜庆”。唐代文学家李邕、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叶挺等众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肇庆留下足迹。全市有历史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景点300多处。

星湖风景区(七星岩和鼎湖山)风光自古闻名遐迩。星湖水面达530公顷,七座挺拔的岩峰,状如天上北斗七星。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处处是景,景景皆奇。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以佛教文化为主线建成的大型“东方禅林”已对外开放,为七星岩增添了新的景区。鼎湖山雄居广东四大名山之首,乃北回归线上的明珠,“活的自然博物馆”,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圣于一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设有“人和生物圈”生态定点科研站。“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庆云寺掩映于亚热带雨林之中,每年吸引大批游客。

在端州城区,保存着以宋朝城墙、披云楼、梅庵、阅江楼、崇禧塔、丽谯楼等为重点的文物古迹,使肇庆成为历史悠久面充满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以环市公路为连线,鼎湖砚洲的包公祠、四会的贞山、怀集的燕岩、封开的龙山景区、德庆的悦城龙母祖庙等景区组成一个旅游网络,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390多万,现辖有2区4县,代管2个县级市,设立了省级的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汉置高要,隋称端州,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赵佶因即位前曾封端王,故亲赐御书,将端州改为肇庆,意为“喜庆吉祥之始”。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肇庆人文荟萃,古迹林立。梅庵、宋城墙、七星岩摩岩石刻、悦城龙母祖庙、德庆学宫等数十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李邕、包拯、汤显祖、利玛窦、孙中山、叶挺等中外名人的足迹交相辉映,撰写了肇庆文风流远的璀璨诗篇。
肇庆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城区的七星岩,湖山一体、波光岩影,兼有阳朔之山、桂林之水形胜,美不胜收,素有“岭南第一奇观”的美誉;鼎湖山山高林密,峰峦竞秀,古木参天,绿荫蔽日,鸟语花香,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和生物圈”生态定位研究站。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沿西江、绥江溯江而上,盘龙峡、“天下第一石”、千层峰、广宁竹海大观、燕岩等景点次递展开,构成了千里旅游走廊的绚丽画卷。
肇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肇庆东邻穗、深、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背靠祖国大西南,是经济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国道321线、324线,三茂铁路(广州至湛江)贯穿全境;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初步形成了陆路、水路、铁路协调互补、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肇庆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不仅拥有丰富的土地、农林资源和水力资源,而且拥有黄金、玉石等50多种矿产资源,被誉为广东的“黄金之乡”、“中国砚都”。
肇庆民风淳朴,文明法治蔚然成风。在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过程中,肇庆人形成了“开放兼容、务实进取”的现代肇庆人精神,爱国爱乡、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营造了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的社会氛围。
天有厚赠,人当勉力。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肇庆市已打下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体制基础和环境基础:国民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力度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十项民心工程”顺利实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上新水平,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转变机关作风效果明显。在新的时期,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的肇庆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肇庆为目标,谋全局、促发展、重为民、抓落实,努力将肇庆建设成为花园式、生态型、现代化大城市。

我的那么详细哦~~~~
第3个回答  2007-01-14
  肇庆简介
  有“西江明珠”之称的肇庆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居西江中游,北回归线横贯其境。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为215C。系著名的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名城。
  肇庆古称端州,宋朝重和元年,改称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祥喜庆”。唐代文学家李邕、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叶挺等众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肇庆留下足迹。全市有历史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景点300多处。
  星湖风景区(七星岩和鼎湖山)风光自古闻名遐迩。星湖水面达530公顷,七座挺拔的岩峰,状如天上北斗七星。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处处是景,景景皆奇。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以佛教文化为主线建成的大型“东方禅林”已对外开放,为七星岩增添了新的景区。鼎湖山雄居广东四大名山之首,乃北回归线上的明珠,“活的自然博物馆”,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圣于一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设有“人和生物圈”生态定点科研站。“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庆云寺掩映于亚热带雨林之中,每年吸引大批游客。
  在端州城区,保存着以宋朝城墙、披云楼、梅庵、阅江楼、崇禧塔、丽谯楼等为重点的文物古迹,使肇庆成为历史悠久面充满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以环市公路为连线,鼎湖砚洲的包公祠、四会的贞山、怀集的燕岩、封开的龙山景区、德庆的悦城龙母祖庙等景区组成一个旅游网络,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肇庆是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它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肇庆早在14万年前便已有人类活动。自古以来,这里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结合点,历来都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宋徽宗赵佶和包公也曾到过这里;到了近代,这里又成为两广总督府驻地,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手书“众生平等,一切有情”八个大字。悠久的历史也造就了肇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自然景观,城区有一江浩荡、两湖映碧、三峡争险、四塔擎天、五楼斗丽、六岗七岩八洞,相映争辉。城外,德庆县的悦城龙母庙、封开县的龙山、怀集县的燕岩、广宁县的竹海大观、四会市的贞山、鼎湖区的砚洲、九龙湖,肇庆瑰丽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肇庆的丰富物产更是让来肇庆旅游的人,不仅可以大饱眼福,还可以满载而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