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如题所述

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青岛市技工教育 实现 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 目前 ,全市共有 技工 院校 24所 ,在校生规 模 4万人 ,年输送技能人才超万人 ,为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 了重要 的技 能人才保障。在技工学校 的发展中 ,影响青岛市技工教 育持续发展 的
障碍 因素有多个 ,其 中,师资队伍建设起到 了重要作 用。青岛市技工 教育 的师资队伍在数量 、学历 、年龄 、职称 、技能 等级、教 学能力等 方面与当前的一体 化教学改革要求 、与全 国一流技 工院校的发展水平 有一定距离 ,与加大技工教育发展步伐的要求相差较远 。 一 、 技校师资队伍 结构的突 出问题 截止 2011年 ,全市 24所技工学校现有教 职工 1672人 ,实际从事 教学 岗位的专职教 师约 1400人 ,外聘兼职教师 185人。在教师队伍建 设 中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 是职称结构不平衡 。师资 队伍的职称结构反 映教师总体学术水 平和工作能力。近年来 ,各校通过公开招聘 、专 门引进 、加强培训 等 途径使师资队伍 中的中、高级职称 比例发生 了变化 ,但 全市总体情况 不容乐观 ,中、高级职称 的教师及技师 、高级技师 占专 职教师的 比例 不足 40%。同时各校存在分布不平衡 的现象 ,有的学校 比例较低 ,部 分 民办学校问题更突出 ,教师 职称结构 中初级 职称 占大 多数 。此外 , 专业 的分布也不均衡 ,具有 中、高级职称 的教 师大 多是公共课或专 业 基础课教师 ,专业课教师所 占比例过低 。 二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呈年 轻化趋势 ,平均年 龄不 足 34岁 ,中青年 教师 占 80.35% ,虽然 活 力 强、知识结构新、可塑性强,但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的锤炼,存在 日常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密切、教学和实习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技 巧和科研能力有待提升 。 目前全市范 围内拥 有一体化教师 704人 ,仅 占总人数的 42% ,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 三是教师队伍 待遇偏低 、来源单一 。技工学校 待遇普遍偏低 ,对 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 ,人才引进 困难 。当前技工 院校教师来源 的主 要渠道有 :从高 校毕业 生 中直接聘 用 ;从其 他学 校调 入 ;从企 业 调 入 ;留校学生或其他。其 中,高 校毕业生 直接任 教的教 师 比例最 高 ,
而从企业调入的教师比例最低 ,仅 占总数的 10% ,这与技工 院校需 要 的既有理论基础知识 、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 的一 体化教师要求差 距
较大 。有的学校开设的新专业 ,缺乏专业教 师 ,只能用专业相近 的教 师代替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另外 ,部分技工 学校因发展扩 大,教 师 严重短缺 ,较多地采用外聘模式 ,个别学校外 聘的教师数量超过 了正 式在职的教师 ,师资队伍严重不稳定。 四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欠缺 ,特色专业建设 推进缓慢 。全市技 工 院校专业设置较多地集 中在 电工 电子 、机械 、海洋 、化工和经贸 等几 个方向,国家级名牌重点专业和省名牌专业较少,学科带头人、名师 少且专业面较窄 ,由于缺乏高端人才 ,技工学 校在专业教学规划 上特 色不 明显 ,在教学实力 上拔尖人 才不 突出 ,在教 材开发上后 劲 不足 , 在 团队建设上缺少核心人物 。 五是教师教学任务偏重 ,影响教师 队伍 素质提高 。目前 ,我市 技 工 院校在校学生与教师师生 比为 1:26,与合理 比例 的 1:16至 1:20 有一定距离。这个 数字包含 了一些常年没有招 生学校的教师数 和从 事 学校领导 、后
勤工作的教师 ,实 际教学 的师生 比超过 1:30以上。当 前 ,教师工作量偏 大 ,大部 分教师周 工作量 达到 2O课 时 以上 ,很 多 教师在承担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招生 和学生管理任务 ,近半数 的教 师担任着班主 任职务 。因此 ,技工 学校 的教 师很难 有精 力去 补充 知 识 ,长此以往 ,影响了师资 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 、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的对策建议 师资队伍建设 是技工 院校发展 的基础 ,是 实施技工教育和教学 改 革的重要保证 ,是影 响教学质 量高低 的主要 因素。从现 状分析来 看 , 目前全市技校的师资能力 和水平与现实需 要存 在差距 ,必须采取多 种 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 第一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培养是 一项系统工 程,学 校 必须根据专业设置和教师实 际,做好规 划。 “十二五 ”期 间,要按 照 专业教学 、实践教学 、产学研 合作教 育、创新人 才培养模 式 的要求 , 努力达到师资队伍结构 比例与在校生规模 相适 应。要按照技工 院校 师 生 比 1:2O的要求 , “十 二五” 期 间每年至少 新招教 师 150人 以上。 新引进 的专业教师研究生应 占有一 定比例 ,引进 的实 习指导 教师 ,应 具有高级技术 职称或 具有 丰富 生产实 践经验 的技 师 、高级 技 师。到 “十二五”末 ,技工 院校 “双师型”教师 比例应 达到 85%,在年龄上 应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并注意引进一批具 备丰富生产实践经 验、又具 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 的教 师 ,建立一 支 “低年龄 、高学历 、高 素质 、 数量多 ”的技工院校教师 队伍 。
第二,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目前技工院校教师待 遇 ,除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的学校外 ,与中职学校相 比普遍较 低。为改 变技工院校引不进 、留不住人才 的局 面,应 参照事业性质 中高职学校 同等职称薪资水平 ,探索建立技工 院校 薪酬体系 。经费来源 可以通过 技工 院校提高教师待遇 ,在 经费支 出中适当增加教师工 资比例 ,同时 依托政府建立技工院校教师工资补 贴制度。要建立技工 院校 教师激励 机制 :一方面加大技校教授、高级 讲师 、名师的评审 比例,在 职称和 聘任等政策上予 以倾斜 ;另一方 面建立教学教研创新 、研究 成果奖励 资金 ,鼓励在职教师从事教学研究 、实施教学创新 ,提高教学水平 。 第三 ,采取多渠道进行培训 。师资 队伍建设除 了引进 ,关 键在于 培养 。一是要 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 整体素质为 目标 ,制定 师资培养长 远 目标计划 ,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有组织 、有计划地 对教师进 行培训 。建立师资培训考核机制 ,做好督促和检查指 导。二 是采取定 期与不定期、短期与长期、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模式,加强 校企 、校际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教师到企业 生产 、管理一
线实 习,脱产 、半脱产到企业挂 职顶岗 ,将教学与生产 、新 技术与新 工艺 的推广 、嫁 接和应 用 紧密结合 ,提高 教师教 科研 能力 和创 新能 力。三是要加大师资培训的投入 ,鼓励技工 院校组织 师资培训 ,鼓励 在职教师进行学历提升 、技能进 修和教学方法 的学习 ,提升 师资队伍 整体素养 。重点加强高端人才培养 ,建 立技能大师工作 室、博 士工作 室等 ,带动培养学科带头人 、教 学教研 骨干。 四是要在技工 院校营造 勤奋学习风气,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