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的由来和意义

如题所述

我国早在汉代就有除夕吃团圆饭的习俗。

旧时,由于生活水平较低,平时做不到饮食丰厚,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对年夜饭的质量和内容要求较高,饭菜要尽可能丰富,一是为了解馋,二是这种充实感预示着来年的丰衣足食。

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是全家都要动员的大餐,家家户户都会摆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或是寓意吉祥的菜品,这也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许。

年夜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缕缕饭香中闻到的是家的味道。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3
一年一次的年夜饭充分地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讲究很多寓意。传统上年夜饭是在除夕祭祖后才食用。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等等。

南北差异:

由于地理气候方面原因,除夕、春节之际北方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寒冬,冬天的北方地区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基本上没办法种植作物,可选用的食材不多,过年多吃饺子。

而南方地区,尤其是沿海一些地方,基本上四季绿意盎然,南方冬季在蔬果等食材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在饮食的选择上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6
优质解答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
  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通常有馄饨、饺子、长面、元宵等等.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我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现在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元宵,又名汤圆,在南方比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圆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馅),再放入锅里煮食,寓意团团圆圆.元宵一般当早点或年饭主食,不管是餐馆酒店还是家中,都很流行这道美食.
  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讨个吉利的口采.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当然,现在的年夜饭品种就更加丰富了,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大约一年中能见到的最好的菜肴都摆上了餐桌.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9
第4个回答  2021-03-02
因为过年,必须要有点仪式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