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叫汉人?不叫唐人和明人?

如题所述

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占西南夷、占领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史》)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臣民亦自称汉人。也有学者认为,汉朝时候的“汉人”一词仅指“汉朝的臣民”。直到南北朝,越来越多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看到中原人民依然穿汉朝服饰、行汉朝礼仪,故以“汉人”作为部族名称。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至今被称为奇迹。唐王朝以后,汉人也叫做“唐人”。在元帝国,帝国臣民被蒙古贵族按照征服的顺序,划分为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6
这是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
“汉人”的称呼起源于汉朝,意为汉朝之人。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的代称。后来,“汉人”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经过历代各族之间的杂居、融合,许多民族加入汉人的行列。到中华民国时期,“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
说法二:因为大汉王朝的强大,以及在汉朝让人们有了民族认同感
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强盛的汉帝国为反击匈奴入侵,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惨烈的战争,强悍的汉军铁骑大规模追击匈奴,使当时非常强大的匈奴屡次遭受重大打击,最后灰飞烟灭,极少数残余远遁欧洲,致使“漠南无王廷”当时各国震动,谈汉色变。
由于空前强大的汉军在西域,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使其子民在异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声说“我是汉人!!!”
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
第2个回答  2020-11-06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秦统一以后,华夏的族称仍然沿用。但原属山东(崤山以东)六国之民,已同为秦朝“黔首”。秦虽国祚短促,然而西域(包括今新疆)诸族、匈奴至汉代仍称中原人为秦人。 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和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第3个回答  2020-11-06
因为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民族就是汉族,唐和明都是代表着一种朝代,而唐和明现在都过去了,所以我们不能叫唐人或者名人,而应该叫汉人
第4个回答  2020-11-06
汉人的来源是汉族,是汉族的旧称。在华夏(中国)主要是汉族占大多数。而唐人则只是朝代的说法,唐朝称为唐人,唐朝结束后就没有所谓的唐人称呼,明人和唐人是同样的道理,明人通常这样称呼在明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