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孔子对贫富的看法

如题所述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向世人表达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这句名言最能代表孔子的政治主张,可是,现代人对“患不均”的理解似乎出现了谬误。人们通常认为,“患不均”理论的意思是:“不要考虑财产的多寡,而担心财产分配失衡,只要富人和穷人将财产平均分配,那么,就不会有富贵贫贱的阶级之分,人人财产均等,这也就从根本上消灭了贫困。”

当然,这个理论中的“财产”指代的并不单单是金钱,是包括金钱、土地在内的社会资源,也就是说,现代人普遍是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对孔圣的这番话进行解读,进而望文生义,将这句话理解为孔子对国民贫富差异的探讨。

但是,笔者却认为,这种理解的角度是狭隘的,也是不充分的,甚至,完全是一种误读。

原因有四:

一是、孔子乃至先秦时期的儒生们,从未针对过社会存在的贫富差异。换句话说,东周时期的儒学思想完全将贫富差异当成一种自然的社会现象。就拿孔子说过的一句话举例:“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只要通过正当的渠道获取的财富,都是合理合法的。

“欲富恶贫”实乃人之常情,人类对财富的追求有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看出孔子的态度。孔子一生都想创造大同世界的乐土,但是,他从未试图改变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因为这在人性的影响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孔子之后的儒生继承了这一观念,例如子思曾表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这句话非常好理解,就是倡导人们认清自己的身家财产,做出与身家相匹配的事,找准自己的定位。荀子对此又有更深刻的见解:“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虽然,富贵贫贱是一种社会定位,但是,只要富人施恩,穷人守节,贫富差距就不再成为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均贫富”并不是先秦儒家倡导的主张。

二是、儒家向来尊崇“以礼治国”,这种理念与“均贫富”是格格不入的。我们都知道,周礼本来就是一种严格的阶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不可僭越,强调的就是不同阶级成员之间的差异。“均贫富”明显破坏了各阶级之间的差距,甚至,挑战了由上至下的阶级权威。如果“均贫富”与儒家奉行的“礼仪”起了冲突,儒学思想岂不是无法自圆其说?

很难想象,孔子乃至所有先秦儒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