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变等效电路中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为什么相位要相反?

如题所述

因为电路图上有两个电容! 电路从上电开始,开始时两个电容里没电(电压为零),输出电压也为零,输入电压大于电容里的电压,输入源向电容充电。当电容里的电量充到一定的时候,输入电压小于电容电压时,电容开始放电,电容放电电压逐渐增大,输出电压也随之增大。而后,电容里的电量逐渐放完后,电容放电电压逐渐减小,输出电压也随之减小,直到电容放电电压再次小于输入电压时,又开始新一轮的充放电,切这种充放电过程处于周期性变化。在一个充放电周期中,因为电容充电和放电都需要时间,因此输出电压相较于输入电压在时间上有半个周期的延迟,所以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看起来相位是相反的。输入输出相位相反,最直观的解释就是示波器上两个信号相差180度(对正弦周期信号而言);更书面的解释就是两个波形瞬时曲线相对时间轴的对称。 模电一般指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的学科。它以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研究方向。三极管接成共发射极电路时,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所以也称为反相器,也就是倒相。 这是因为集电极接一个电阻RC,集电极输出电压VCE与电源电压EC、集电极电阻电压VRC之间有如下关系:EC=VRC+VCE, 因为VRC=IC*RC, IC=βIB 当三极管基极输入一个正极性的信号时(正弦波的正半周信号),基极电流IB向增大方向变化,集电极电流IC随之增大,VRC=RC*IC也增大,使VCE减小,输出电压向减小方向变化。 所以说,基极电压输入正半周,集电极电压输出副半周。这个就是倒相作用。 三极管接成共集电极(射级输出器)时,发射极接一个电阻RE,集电极没有电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因为电路图上有两个电容! 电路从上电开始,开始时两个电容里没电(电压为零),输出电压也为零,输入电压大于电容里的电压,输入源向电容充电。当电容里的电量充到一定的时候,输入电压小于电容电压时,电容开始放电,电容放电电压逐渐增大,输出电压也随之增大。而后,电容里的电量逐渐放完后,电容放电电压逐渐减小,输出电压也随之减小,直到电容放电电压再次小于输入电压时,又开始新一轮的充放电,切这种充放电过程处于周期性变化。在一个充放电周期中,因为电容充电和放电都需要时间,因此输出电压相较于输入电压在时间上有半个周期的延迟,所以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看起来相位是相反的。输入输出相位相反,最直观的解释就是示波器上两个信号相差180度(对正弦周期信号而言);更书面的解释就是两个波形瞬时曲线相对时间轴的对称。 模电一般指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的学科。它以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研究方向。三极管接成共发射极电路时,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所以也称为反相器,也就是倒相。 这是因为集电极接一个电阻RC,集电极输出电压VCE与电源电压EC、集电极电阻电压VRC之间有如下关系:EC=VRC+VCE, 因为VRC=IC*RC, IC=βIB 当三极管基极输入一个正极性的信号时(正弦波的正半周信号),基极电流IB向增大方向变化,集电极电流IC随之增大,VRC=RC*IC也增大,使VCE减小,输出电压向减小方向变化。 所以说,基极电压输入正半周,集电极电压输出副半周。这个就是倒相作用。 三极管接成共集电极(射级输出器)时,发射极接一个电阻RE,集电极没有电阻。
第2个回答  2022-06-23
节点电压法:Uo*(1/Rc+1/Rb1+1/Rb2) - Ui/Rb2 = -βIb = -β*Ui/rbe;可解得 Au = Uo/Ui;输入电阻:电路等效为Ux=βIb*(Rc//Rb1);R' =Rb2+ (Rc//Rb1);Ui=Ib*rbe=(I'-Ib)*R' - Ux;解得 I' 的表达式,那么 Ri=Ui / I';同理求得输出电阻;自己去试试下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