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主刘文彩,到底是好人还是恶霸?

如题所述

大地主刘文彩,到底是好人还是恶霸?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成都的风光就像李白诗中写得,如同一幅热闹的风俗画。而提起成都的景点,人们却时常会推荐距离成都四十一公里外的安仁古镇,人人都对这个地方的旅游业赞口不绝。

古镇上最主要的景点,就是古色古香的街道,青砖绿瓦,而仁和正街和刘氏庄园却会引发人们的深思。人人都说地主刘文彩是个鱼肉乡里的恶霸,就连庄园里也有着“水牢”一样暗无天日的鸦片仓库,书上也记录着《收租院》的故事。可现如今当地好多人却是在他所兴建安仁商业街发财。

那么现在的安仁古镇是个什么样子的地方?地主刘文采到底算不算是个坏人?刘文采的评价又是如何在恶霸和商人间不断变化平衡的呢?

安仁古镇

安仁古镇作为中国博物馆第一镇,在宋代诗人文同的诗集中,这是个有着“揭揭酒旗当岸里,翩翩渔船隔湾归”的安静渡口,渔船来来往往,人就站在岸上饮酒看着人们忙忙碌碌。

只是时过境迁,当年的景色已经转变为了林立的文物和建筑,安仁古镇上现存的旧式解放前修建的建筑多建于民国初期,安仁古镇上有着红星街、树人街、裕民街三条古街,还有风格独特的小洋楼,中西结合的风格样式庄重而典雅。

在安仁的众多公馆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刘氏庄园。刘氏庄园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近代地主庄园建筑群。走在街头的每一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一景都让时光倒流。

安仁古镇,历史因建筑而幸存,让人能用一种客观的眼光重新审视岁月沧桑。安仁古镇,文物因建筑而得以栖身,让浮躁的生活多了一种沉思冥想的可能。

民国初年的安仁镇还只是一个普通乡镇,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粮仓满谷,农工商业在这里都不发达。安仁镇后来能够成为大邑东南重镇同刘氏家族的崛起是分不开的。辛亥革命后,刘氏家族的刘文辉和刘湘登上了历史舞台,军阀混战之中,他们一度控制了川康两省。

刘小飞还告诉刘文彩一个从母亲处得来的消息:地下党组织的总部设在他家,当时是他们的背叛才让刘文彩背上了黑锅。刘文彩的五姨太王玉清也曾高度评价过丈夫刘文彩。事实上,王玉清对丈夫的认可也是有迹可循。因为刘文彩花了一大笔钱,用雅安建昌著名的木制天花板制作了七具棺材,并涂了几十次土漆,其中王玉清的棺材是所有棺材中最豪华的,上面还刻着五姨太的名字字样。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文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刘文辉与夫人杨蕴光(旧照)

事实上,真实的刘文彩本人并没有像他的名字那样有文学才华,他甚至都没有上过私塾。但是他有精明的商业头脑,在做生意的时候极其擅长发现商机并抓住机会,在他从商的几十年里,刘文彩几乎顺风顺水。1922年,他的弟弟刘文辉担任川军第一混成旅的司令官,成为徐府(今宜宾)独揽大权的杰出人物,从此刘文采更是如虎添翼。

▲刘氏庄园内账房

在弟弟的邀请下,刘文彩长途跋涉到徐府,为弟弟筹集资金。与此同时刘文彩本人也在弟弟的帮助下,先后担任徐府船捐局局长、徐府百货统捐局局长、四川第四十二区烟酒专卖局局长等职,利用职务便利使刘文采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这样的状况没有持续太久,刘文辉在政治上失意后,刘文采的官权也落空,但刘文彩聪明的因地制宜改变了经营之道,改做投机性强的“地下经济”,比如倒卖紧俏货物。同时他还从事高利贷、市场信贷等业务。

▲刘氏庄园民国烟枪旧照

不久,随着弟弟再次复出,刘文采成为了川南禁烟查缉总处总办,上任不久便开始利用武装军阀在该地区攫取巨额税。当时,刘文辉在徐府城区,有大小烟草店100多家,每年出售的鸦片在万吨左右。高额的鸦片税收,给刘文彩带来一年至少800万元的收入。刘文彩利用过去十年在徐府积累的巨大财富,在不同的地方购买了土地和房产,总计超过1.2万亩土地,13处豪宅和380多间街屋,随后他又利用这些房产滚利大捞一笔。在刘文彩的帮助下,刘氏家族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逆袭成为家喻户晓的名门望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成都的风光就像李白诗中写的,如同一副热闹的风俗画。而提起成都的景点,人们却时常会推荐距离成都四十一公里外的安仁古镇,人人都对这个地方的旅游业赞口不绝。

古镇上最主要的景点,就是古色古香的街道,青砖绿瓦,而仁和正街和刘氏庄园却会引发人们的深思。人人都说地主刘文彩是个鱼肉乡里的恶霸,就连庄园里也有着“水牢”一样暗无天日的鸦片仓库,书上也记录着《收租院》的故事。可现如今当地好多人却是在他所兴建安仁商业街发财。

那么现在的安仁古镇是个什么样子的地方?地主刘文彩到底算不算是个坏人?刘文彩的评价又是如何在恶霸和商人间不断变化平衡的呢?



安仁古镇

安仁古镇作为中国博物馆第一镇,在宋代诗人文同的诗集中,这是个有着“揭揭酒旗当岸里,翩翩渔船隔湾归”的安静渡口,渔船来来往往,人就站在岸上饮酒看着人们忙忙碌碌。

只是时过境迁,当年的景色已经转变为了林立的文物和建筑,安仁古镇上现存的旧式解放前修建的建筑多建于民国初期,安仁古镇上有着红星街、树人街、裕民街三条古街,还有风格独特的小洋楼,中西结合的风格样式庄重而典雅。

在安仁的众多公馆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刘氏庄园。刘氏庄园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近代地主庄园建筑群。走在街头的每一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一景都让时光倒流。



安仁古镇,历史因建筑而幸存,让人能用一种客观的眼光重新审视岁月沧桑。安仁古镇,文物因建筑而得以栖身,让浮躁的生活多了一种沉思冥想的可能。

民国初年的安仁镇还只是一个普通乡镇,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粮仓满谷,农工商业在这里都不发达。安仁镇后来能够成为大邑东南重镇同刘氏家族的崛起是分不开的。辛亥革命后,刘氏家族的刘文辉和刘湘登上了历史舞台,军阀混战之中,他们一度控制了川康两省。



刘氏家族的地位和财富急剧增长,这也带动了安仁镇的规模迅速扩大。先是侄子刘湘在镇东开始修建公馆,之后刘湘公馆至中心街万年台,建成了一条新街,仁和街。后来又在镇北建成了安仁镇公园。

而随着刘氏家族的地位攀升,安仁镇逐渐变成了地主、军阀、官僚集中的地方。甚至多到了聚居的军阀被称为“三军九旅十八团”的程度。而叔侄共同掌权的日子不长,叔侄俩就爆发了“二刘之战”,刘文辉败退西康。一直支持弟弟的刘文彩也回到了家乡。


刘文辉

刘文彩一回到安仁就倍受乡绅们的追捧,颇有假设项羽不自刎而选择渡江后定被江东父老优待的感觉。他也不矫情地接受了这样的待遇,从“川南王”变为了“川西王”。

不负众望,他很快就控制住了安仁和大邑下南乡局势。终于开始守着自己家乡小地盘的刘文彩也在安仁镇大兴土木,新建了大小六条街道,又在街上陆续修建了公馆三十余处。镇子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兴旺,商业繁荣,安仁镇成为了川西平原一流乡镇。


刘湘

除此以外,刘文彩在安仁街上又陆续建成了茶楼、戏院、花园和中学,娱乐、美观、教育功能性建筑修建。这些公共建筑在当时让安仁镇的社会功能更加齐全,也在百年后成为了镇上发展旅游业的丰富资源。

车水马龙的安仁镇成为了真正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说,是刘文彩一手缔造了安仁古镇的现在。



商人与地主

与弟弟刘文辉被叫做起义将领,侄子刘湘被叫做抗战将领不同,他被成为是川西地区的著名大地主和商人。商人与地主并非不能共存,只是有人想着偏地主,那么他就是无恶不作的,有人想着偏商人,那么他倒也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坏。

作为商人的形象,有人说他从小就不务正业,但却是天生的商人,逢赌必赢,还用赌博挣来的钱继续投资,这也不曾亏过本。事实上刘文彩的青年时,没有这么玄幻,不过是没读书,亦农亦商地过着日子。

他作为商人虽然追逐利益,却也帮助家乡完成了改造,在客观建设上的功绩是无法抹杀的。

但是作为地主身份,他又是可恨的,二十八座公馆,八千多亩土地,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仿佛是谣言的抹黑,只是他家印着“星廷监制”景德镇瓷器却做不得假,多到安仁乡每个人都可以分到一个了。又像是把钱财全集中到了他一家,不算是什么英雄好汉。

而梳理刘文彩这一生的经历,他做过军阀,当过袍哥,也做过地主。



当军阀的时候刘文彩横征暴敛,为了收税巧立名目,一百多公里的路上设三十多处商税关卡,百姓苦不堪言,被迫种罂粟和烟草这样伤害人身体健康,却对吃饭没什么用处的作物。

当袍哥的时候刘文彩组织了一个地方性袍哥组织,嘴上说得好听,但实际上如果不参加的话就威逼利诱。底层袍哥不过还是上层袍哥的利用品,即使是当了袍哥,也免不了那些盘剥。

当地主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大量兼并百姓的土地,修建多处豪华庄园,其中一个庄园就霸占了二十七户农民的土地。不愿出卖祖宅的农民给刘文彩指使手下人以通匪罪名关押,强迫。请来干活的人被残忍杀害。

就连促进了家乡建设的那六条街也曾经有四条街房属于刘文彩,剩下两条街上还有一半归他。包租公可不免费,每年三石米房租钱,摆地摊还要给点孝敬钱。



这样看来,刘文彩又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好人,还是人们口中的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的恶霸。只是他真的一点功绩也没有吗?倒也不是,乡人父亲死了没有棺木,他就捐了。乡人无牛耕不了田地,他也就给了。修学校这样促进家乡发展的大事业也是由他一手促成的。

不算是什么好人,但也未必真就像《收租院》里写得全无好处。商人身份与地主身份本身也并不冲突,二者并不能够区分出谁好谁坏,并不是说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就一定可以洗脱罪名。

毕竟这些经济发展或许也曾是民脂民膏的整合堆砌,本就是应得的,人们也不能很清楚的计算出他究竟从中为自己盘剥了多少。



矛盾的评价

刘文彩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材料,却很难从中分辨出真假,因此,人们在混杂中常常会迷失了对他究竟该如何评价的方向。

安仁是个活跃的地方,现在被成为第一博物馆,早年却是通过展示地主庄园发展起来的。正是安仁镇的地主庄园陈列馆里出现了对于刘文彩各种各样的恶事,任谁看了那个痛陈刘文彩水牢的女子也不觉得是在说谎。

但是却把有关刘文彩的故事推向了一个极端,他的故事也许有原型,却并不是他本人做的。那个水牢就是他的侄子家的,虽说不是本人却也不无联系。这样的状况变得难以收场,人人都记得那个骇人听闻刘文彩家的水牢的故事。

但在特殊时期结束后,故事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们为那些遭到冤屈的人平反,恰巧中间就夹杂了一个称不上“无辜”,但又好像有些倒霉的刘文彩。毕竟虽说他是算不上好人的,给了他这样大一个污点也不是值得骄傲的故事。



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旅游业的压力。时代变了,人们不会再忆苦思甜,大老远跑去看地主的奢侈,反而会觉得无趣,甚至感到罪恶。人们不愿意再听到什么地主相关的故事,刘文彩的这个污点不止是影响了他自己的身后名,更是影响了这些漂亮景点的名声。

出于这样的宣传目的,他们也需要为刘文彩“正名”,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翻案论。

翻案翻得是有理有据,确实刘文彩面对亲人,是个顶好的长辈,他也曾因为谎言成为了反面典型。但是这不代表他真的就是一个好人了。特殊时期不论真相的做法放到翻案上了,也是不可取的行为。

但是,这样看来安仁古镇的美景确实算得上是民脂民膏的成果了。只是越是这样的景点,越是会让人感慨万分。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本就应该是属于大众的,而不是属于哪个名人独有。开放参观其实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长城下枯骨万千,千年后人们依然会赞美它的宏大。南京梧桐大道不该被赞美委员长与夫人耗尽了国库的“绝美爱情”,而应该赞美设计的精巧。烧了阿房宫,还会有下一个人再建一个。

作品本身无罪,有罪的是背后的人,用罪孽去衡量艺术是亵渎,真正该去赎罪的有罪者本人,而不是后人。

第2个回答  2021-02-04

在我国的旧社会的农村中,人们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群体,农民跟地主。关于地主,有太多描绘他们丑恶嘴脸的作品,比如著名的《白毛女》,将地主的丑恶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

地主阶级,可以说是旧社会的重要产物,在众多地主之中,刘文彩也算是一个大人物了,他是民国时期川西地区的大地主,有人说,他是一个人人喊打大恶霸,也有人说,他只是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刘文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恶多端“刘老虎”

刘文彩出生在四川大邑县的一个农村里,这个村子里大多人都姓刘。刘文彩在当时可是个大户人家,他拥有近万亩土地,妻妾成群,在那个年代里是如何得到这一切的呢?看看老百姓给他起的绰号吧,刘老虎

他的弟弟是刘文辉,刘文辉当时担任川军的旅长,早期的川军还不是那个全中国最硬的部队,管理极其混乱,就是一个军阀性质的组织,有了这样的一个弟弟撑腰,刘文彩得到了很多支持,他先后担任过四川烟酒公司宜宾分局的局长、川南护商处长等多个职位,利用职位之便,赚得了很多财物,加上刘文辉的兵权支援,手握财权跟兵权,一个大地主就这么诞生了。

刘文彩手中握着大量土地,出租给农民收租金来谋取利益,但遇到农民交不起租金的时候,就会把农民关进水牢里,水牢里的水很深,大概能到一个成年男性的腰部,农民被关在水牢中几天,即便人还有气也被折磨得不像样了。

相传刘文彩非常喜欢吃退秋鱼。这种鱼非常罕见,只有自贡地区的一个狭窄的河道中有,但是退秋鱼的产量很少,而且捕捞期非常短,最大的问题在于,退秋鱼离开水之后很快就会死亡,而这条河距离刘文彩的住处又很远,刘文彩相处一个办法,那就是命令厨子们在河边搭建炉灶,鱼出水之后立马做好,放到锅里保温,再让脚夫赶紧给刘文彩送去。

刘文彩与刘湘的叔侄之争

仗着弟弟刘文辉的军权以及自己在当地掠夺来的财物,当时刘文彩在四川基本没有什么对手,除了自己的侄子刘湘。

在当时,刘湘也是本地的一大军阀,为了争霸四川,叔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刘文彩甚至派刺客去刺杀刘湘,刺客没有得手,彻底激怒了刘湘,刘湘放开手脚,直接派飞机轰炸了刘文彩所在的宜宾,刘文彩只好仓皇出逃。

在逃命之前两天,可能预见了自己的下场,两天内在城里搜刮了20万银元,连同自己的财产一共4500个大木箱运回了自己的老家,使用了20只船。

果然,没过多久,“二刘”之争以刘文彩刘文辉的失败落下帷幕,刘文彩也回到了自己老家。回到老家之后,抢夺了近万亩土地,后面的事情,在前面已经提过了。

关于刘文彩的洗白

刘文彩有一个孙子,叫做刘小飞。此人出生在1946年,他27岁这年,也就是1973年,开始了在民间调查,调查人们对于爷爷刘文彩的看法,他挨家挨户采访,为的就是还爷爷一个公道,因为他认为,真实的刘文彩跟坊间传说的不一样。他这一调查就是几十年的时间。

刘小飞之所以要为自己的爷爷翻案,是因为他的母亲告诉他,他的爷爷刘文彩不是一个大恶霸,而是一个革命者,“地下党的司令部就设在我们的庄园里,那些人过河拆桥。”这是刘小飞妈妈的原话。

刘小飞说,其实早在1949年的时候,刘文彩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劝他,让他收拾家财逃到香港或者是其他国家。以当时刘文彩的人脉资源以及财力,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询问了自己弟弟刘文辉的意思,当时刘文辉已经决定起义,所以最终刘文彩就放弃了逃到香港或者是海外的想法。

此外,刘文彩的五姨太王玉清多年之后,在说起刘文彩时她说,“除了爹妈之外,再也没有人像刘文彩对我那么好”。听起来好像刘文彩是一个温柔多金的霸道总裁,这倒挺符合如今一些人眼中的完美人设。

刘文彩到底是一个作恶多端的恶霸,还是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呢?

在湖北有一个作家叫做张映泉,当年他受刘家人的委托,写文章来给刘文彩洗白,他答应了。文章发表之后因为群众反对声音太大就被撤稿了,当时张映泉非常不服气,为什么自己的稿子会被撤掉,于是他就亲自来到了当年刘文彩所在的大邑县调查,这一调查了不得,调查之后,张映泉恨不得扇自己耳光。他说,“无论按照什么年代的法律,刘文彩都该被枪毙一千次。

说到这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

根据官方统计,刘文彩手中的土地不是近万亩,他在各地的所有土地加在一起达到了一万两千亩,他还拥有十几个公馆,在那个年代,能够拥有这么多的土地以及房产,只是靠做官就可以得到吗?

还有,刘文彩的家中确实没有水牢,水牢这件事情是刘文辉干的。刘文彩家里没有水牢,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储存室,这是他用来存放鸦片的仓库,没错,他就是当时本地最大的鸦片贩子,就连自己的姨太太都沾惹了鸦片。同时,他还开设赌场,做贷款,利用这些行业来暴力敛财。

第3个回答  2020-12-27

从来就没有黑白分明的人物和事情。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着两面性,要充分了解一个人物,就要从黑白两个方面去了解。

文学作品里面的地主形象因为当时形势的需要,其形象是单一和固定的,如今有许多人为这些地主翻案,比如说刘文彩,就有人说刘文彩这个人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善人,是一位开明的绅士和地主,做过许多修桥铺路,修建学校的善事。

刘文彩后代遭遇

刘文彩,作为旧社会有名的大地主,在新社会受到了批判和清算。他的后代因为他当年的恶行也或多或少地受到牵连,其遭遇也颇令人感叹。

刘文彩长子刘元龙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甚至吸上了鸦片,最终因为种种恶行,锒铛入狱,幸亏刘文辉作保,才得以避免牢狱之灾。1952年,因病去世。刘文彩儿子刘元华解放后成为普通的一员,靠打工维持生计。直到七十年代,受到国家的照顾,才成为正式工。其三子是一名残疾,其四子壮年遭遇车祸早早离世。

他的孙子刘晓伟在家乡人的白眼里长大,最终无奈离家出走,一家四口逃亡新疆,在一个夜里全家遇害。他的另一个孙子刘小飞自幼受刘文彩牵连,在批斗会上被人批斗。因为不服,曾经与批斗人厮打,差点被打死。最可怜的是孙子刘世伟,身为清华教授,因为刘文彩被人活活勒死。

刘小飞成年后常常想起幼年遭遇,因此就想弄明白刘文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一个个走访刘家当年的佃户和邻居,最后写出了《收租院是怎样编造出来的》、《这样血腥的收租院能称为艺术品吗?》两篇文章,文中对刘文彩当年的罪恶一笔而过,对收租院中间的造价义愤填膺。

因为当年形势的需要,刘氏庄园里的收租院曾有过夸张和虚假的宣传,如今也早已归还了历史的原貌。刘小飞却想为刘文彩证明,常常在博物馆内进行个人演讲,述说刘文彩做过的善事。刘小飞总结道:"好坏并不全是,他是军阀,但绝不是恶霸"。刘文彩其他的后人对此不感兴趣,从不参与刘小飞的活动。

刘小飞说:“我爷爷当年的确是军阀,也贩鸦片。这都是历史,该承认咱就承认。”他认为为刘文彩的正名,不是急事,要一步一步的走。很多人不赞成他的行为,包括他的许多朋友。

家人眼里的善人

刘文彩有过五房妻妾,他的五姨太王玉清已活了92岁,在王玉清的眼里刘文彩是一个善良的绅士。在采访里她说同刘文彩生活的12年,是她最幸福的时光。

她眼里的刘文彩是一个对家人百般照顾,温柔体贴的民国好男人,不是恶霸大地主。王玉清还强调,她与刘文彩是明媒正娶,父母包办,不是什么强迫霸占。

刘文彩是历史人物的一个个体,一样具有历史人物的两面性,同时存在着善和恶两个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乃至于客观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要从两个方面去了解。

刘文彩做过善事

历史人物都具有两面性,既会有恶的一面,也会有好的一面。不可否认刘文彩也做过许多好事。比如在安仁镇,他曾经整修街道、铺面,出租店面给乡亲只收很少的租金。这些行为有沽名钓誉的心思,也有善待乡亲的善心。

刘文彩重视教育,曾出资200万美元修建文彩中学。学校设施齐全,图书馆、实验室、礼堂、操场建立完备,是民国时期一流的现代学校。论质量在四川名列前茅。建校后,聘请优秀人才任教,减免贫困学生学费,不干涉具体教学活动等,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这种行为都是有利于教育的。

刘文彩有好的一面,但恶的一面更多。不说他对土地的巧取豪夺,光是他强迫农民种植鸦片,乱设捐税,就让无数农民受到损害。因此,不管如何辩解,他做过多少好事,他依然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地主,地主该干的坏事他一件没有少干。

地主和农民天然就是对立的阶级,没有不剥削农民的地主,也没有只做好事的地主。

刘文彩的历史恶行

在历史里刘文彩有许多恶行恶事,有抓捕杀害中国共产党的“五人堆事件”;有强迫村民种植鸦片,贩卖鸦片,以及从政为官乱设捐税,强设关卡,贪污走私的种种恶行;还有巧取豪夺农民土地,生活奢靡的丑恶行为。

刘小飞的文章对刘文彩开始反案,说起他当年的恶行恶事,总是蜻蜓点水,一点而过。随后便是为刘文彩辩解喊冤,说刘文彩是是大军阀刘文辉的哥哥,虽然私生活奢靡,有五房妻妾,但也有过很多善行善事,不是历史里所说的那样无恶不作的坏人。

刘文彩在1949年因病去世,逃脱了解放后的清算。但在历史的洪流之下,刘氏家族也无可奈何的崩溃瓦解,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代的刘家人也都化为普通社会的一员,很少提及与刘文彩的关系。但也有人发声为刘文彩辩解。

出于当时形势的需要,对地主的罪恶宣传中大多做了一些夸张和虚构。但是地主这个阶层曾经做过的罪恶不容否定,地主剥削是地主阶级的本质,没有人可以否认这种本质。如今,当年的一些夸张已经还原为历史的原貌,但这些夸张,不能说明刘文彩就不是一个恶霸地主。

历史离我们越远,历史里的人物才会看得越清。不能因为刘文彩曾经做过几件善事,就把他评价为一个善良的绅士。那些被他迫害、杀害的人们在历史里依然血泪斑斑。正因为这样,才会有无数的前辈举起红旗,努力奋斗,建立起一个没有压迫的新中国。

第4个回答  2021-02-03

我的回答是:大地主刘文彩是恶霸!他手上间接有人命案。

 忆古,追述一下刘文彩生平

出生日期1887年,死亡日期1949年10月17日(62岁)。主要成就兴建安仁商业街道,创建安仁中学。出生地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弟弟刘文辉、侄子刘湘。

1949年10月17日,在伟人宣布建国后、在解放军的隆隆枪炮声中,刘文彩病危回安仁镇途中,在双流县地界病死。

家族人物

弟弟~刘文辉(1895-1976年),字自乾,法号玉猷。刘湘的叔叔,俗称“刘幺爸”。民国第二十四军军长,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1944年冬加入民革,任中央委员 。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1976年病故。

堂侄子~刘湘(1888年7月1日-1938年),谱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重庆大学首任校长。

五姨太~王玉清,1911年出生,2003年4月去世,享年92岁。

同一时期地主的比较

凑巧我祖上~姥爷也是大地主,但他只是成分是地主,不是恶霸,手上没有人命、间接也没有,也没有什么欺压百姓的恶行,所以没有被“严厉”处罚。

他在那个年代,北京郊区县里有几百倾土地(母亲告诉我的),在县里是首屈一指的地主,无人不知,在市内也有当铺、买卖等,还有多处四合院,我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其中之一。

同一时代地主相比较,可以认为刘文彩是恶霸了吗?

关于娶5个老婆等恶行

娶5个老婆,我个人不觉得是太恶的事,只要他没有强娶,女方同意认可。

例如他的五姨太王玉清,至死也不认为刘文彩是坏人。诚然,对她好,怎么能被她认为是坏人呢?

但刘文彩约束了门下打手的行为了吗?为了扩大资产,是不是采取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呢?

而且政治上他也没有远见,德不配才。有点像历史人物张勋,固执己见,追随满清,但其下场比刘文彩要好多了。

反观弟弟刘文辉,政治开明有远见,对未来走向预判很准确,所作所为没什么恶事,得以善终。

地主作为中国历史上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剥削的本质共性。

 刘文彩的一生,拼命搜刮积累财富,对百姓肯定贻害。

但客观讲刘文彩在某些特定人群面前可以称作是善人。在老家安仁镇,他自掏腰包修街道、修铺面,收取微薄租金,把房子出租给没有营生的乡亲百姓,这一善举间接活跃了当地商业经济。他出资200万美元修建了文彩中学,却实打实造福了一方教育。目的是什么?博取乡亲好感和名声!

 他做个别善事的钱财从何而来,占他搜刮百姓财产的几成呢?

他的发家史:贩卖烟土,强迫农民种植原料,继而收取烟苗税、红灯捐、经纪税;"草鞋捐","扁担捐"……把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变本加厉放到川南百姓身上。他的资本积累是在血泪中完成的。能没有恶行吗?

多行不义必自毙~末日来临

随着全国解放的脚步到来,伴随着解放军的隆隆枪炮声,他在恐惧中死亡,不就是对他恶霸地主最好的佐证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