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围攻成都的时候,刘备要启用降将马超呢?

如题所述

刘备自黄巾军起义时,兴起义兵,拼搏多年之后,虽然打出了名声,收拢了不少麾下,勉强可以算是一方诸侯。然而一直到赤壁之战的时候,他却还没有立足之地,几乎可以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过赤壁之战,曹操被打回江北之后,他便开始了逆袭之路——先是拿下荆州四郡,又借来南郡,在荆州站稳了脚跟,又于公元211年,受刘璋之邀入川,并在次年发动入川之战,历时三年拿下了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蜀地。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当初刘备平定益州全境,围困成都的时候,为什么偏偏用马超攻城,迫降刘璋呢?要知道,这个时候,他麾下的张飞和赵云,都在身边。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为什么刘备不用张飞或赵云攻城,非要用马超呢?是因为他认为马超比张飞和赵云更厉害吗?小编认为不是的,刘备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一、给新降的将领立功的机会

《三国志》记载:“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意思是说,马超败于冀城之后,先是依附了汉中张鲁,之后觉得张鲁不能成事,又听说刘备在成都围攻刘璋,于是悄悄向刘备请降,并来到了成都城下。马超此次投降,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投名状,但他的身份地位又比较高,如果他在刘备手下,寸功未立,刘备不好给他高位,然而如果封赏太低,又对不起马超的威名,所以刘备主动将攻下成都的功劳,留给了马超。


二、在心理上给刘璋压力

刘备大军压境,刘璋明知抵挡不住,为何迟迟不肯投降呢?其实,他这个时候,寄希望于张鲁出兵帮助他。当马超密书请降之后,刘璋大约是收不到消息的,但是他知道马超原是张鲁部将啊。所以,当马超出现在城下的时候,他大约会认为,张鲁不会救他,反而站在了刘备一方吧?这种情况下,他的希望破灭,自然会主动投降——“

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这样,刘备便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成都了。

当然了,这种猜想,并非毫无缘由,而是有史料依据的。

《三国志》注引《典略》曰:“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

意思是说,刘备在围困成都的时候,听说马超将至,立马便认定,益州唾手可得,于是先派兵马迎接马超,然而再让马超将兵马带回,而且是偷偷进行的,他这一番折腾,并不仅是为了表达对马超的看重,还存有让刘璋误会,马超到来是受张鲁派遣的用意。


三、马超本身的威名

虽然到了如今,张飞和赵云的威名,比起马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当时,对刘璋而言,最值得忌惮的人,还是马超。因为益州距离西凉较近,当年他的父亲刘焉,和马超的父亲马腾,还曾联手,他深知马超之勇。再加上潼关之战,以及马超在陇右东山再起等事迹,他自然忌惮马超。而张飞和赵云,在入川之战的后期才加入,在之前也没有太过耀眼的战绩傍身,他们有攻城的能力,却没有马超的威名。如果换他们来攻成都,便需要真刀实枪的攻打,不能像马超这样,直接吓得刘璋投降。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备围成都之时,明明有张飞、赵云在身侧,却偏偏任用新降的马超,不是因为他认为马超的能力,远胜张飞和赵云,而是因为他想给马超一个立功的机会,而且有马超本属张鲁的身份,和本身的威名,他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城池,减少损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