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历史名人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赵武灵王

中国第一个创建了骑兵的帝王,也开创了中国军事变革的先河,赵武灵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王。在刚即位的时候,就能在肥义的帮助下,镇定地退走五国之兵。



赵武灵王从赵国游牧文化重于农耕文化的实际出发,通过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对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使赵国消除了分裂的内在隐患,在人力、物力上得以优化配置。

2、廉颇

廉颇在赵惠文王时期,能力最强,功劳最大,他也变得骄傲自满。他不光得罪文臣蔺相如,他在赵国被其他人怀恨在心。



赵惠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赵悼襄王即位,让乐乘代替他的位置,他一怒之下,攻打乐乘,害怕赵王怪罪,跑到魏国

赵王国危思良将,想把廉颇请回来,派使者看看老将廉颇还能不能打仗。廉颇被他的仇敌郭开让使者诋毁廉颇,把廉颇的归国之路彻底阻挡,最后客死寿春。

3、蔺相如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赵惠文王时,蔺相如携“和氏璧”出使秦国,后完璧归赵。其后蔺相如随赵王与秦昭王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相会,他怒斥欲羞辱赵王的秦昭王,令赵王安然而退。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后,廉颇不服挑衅,却因蔺相如的大度而与之相交。赵孝成王时,蔺相如逝世。

4、秦始皇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千古一帝” 。



他政治上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废分封行郡县。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其是中国历史上首位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完成华夏大一统,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5、赵奢

赵奢(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奢,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人,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



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60余岁。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对赵国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赵武灵王百度百科——廉颇百度百科——蔺相如百度百科——秦始皇百度百科——赵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5

1、王佑民,字睿卿,号笑政。1916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廿三日)出生于邯郸磁县磁州镇敦化西后街25号,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曾就读于磁县第二中学6班。毕业于河北省立第四师范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东北工业学院。

青少年时代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思想进步,追求真理,勤奋读书。在河北省立第四师范就读期间,参与领导爱国学生运动,毕业后到河北临漳师范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毅然投笔从戎奔赴延安参加八路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毕业。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八路军120师连队指挥员。1939年9月参加了冀西著名的“陈庄歼灭战”,曾亲手击毙日军指挥官水源义雄少将,创抗日战争以来首次击毙日本将军级的先例。

2、王占元(1861年2月20日—1934年9月15日),男,山东省馆陶县(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南馆陶镇人。原名德贤,字子春。

因家贫投身淮军刘铭传部,后隶毅军宋庆部,1895年选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此后一路高升,累升为湖北督军,统治残暴,以贪鄙闻名。袁世凯死后加入直系军阀,1921年下野,寓居天津,后病亡于此。

3、王化云,中国现代水利事业家,清末直隶省(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1908年1月7日生于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1992年2月18日病逝于北京市。

王化云1935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法律系, 曾任冠县县长,鲁西行署、冀鲁豫行署处长,1946年5月起,在中国共产党解放区任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1949年6月至1982年5月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4、赵惠文王赵何,出生于赵国邯郸,亦称赵文王。嬴姓赵氏,名何。战国后期赵国第七代君主,赵武灵王次子。赵何的母亲是深得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五月,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是为赵惠文王;

赵武灵王退位之后自称“主父”。但后来在赵惠文王朝会群臣时,赵武灵王看到长子赵章向幼弟屈尊叩拜,心有不忍,在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封赵章于代地,为安阳君。

5、赵胜(?-前251年),即平原君。战国时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赵武灵王子,赵惠文王弟。相惠文王及孝成王。封于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西北),号平原君。

喜宾客,养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省),他在城中坚守三年,后率毛遂等门客求救于楚、魏,击败秦军,遂存赵国。与齐孟尝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齐名,时称四公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