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健康是一种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和自身的和谐。和谐的理想是东方文化的终极追求。所谓东方哲学,也就是和谐的哲学。东方人深知,宇宙的一切都处在至大无涯的和谐之中。和谐是一种伟大的存在方式,是一种融洽无缝的天成关系:一切非和谐的就是凋零的、死亡着的、灭绝着的、停息着的、僵化着的残骸和废墟。真正的和谐来源于相互的了解、宽容和谦让,来源于心平气和的对话。如果人类成了泼皮和无赖,那么,为了整体的和谐,宇宙也会不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予以重惩,所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可惜的是,时至今日人们对此似乎仍未有清醒的认识。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应该保持适当的工作节奏、合理的运动消耗、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食品结构以及适宜的保健品。还有,不容忽视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乐观、豁达、平和地对待生活,维护一种心理健康。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有机组成。
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人自觉身体有种种不适,到医院检查却又未能发现有某种器质性病变,医生没有更有效的办法治疗。这种状态我们称它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是介于健康人和病人之间的人。工作环境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的人更容易呈现亚健康状态,最突出的表现是容易产生疲劳感。亚健康状态具有浮动的双向性:调整好它可能向健康转化,调整不当可能向疾病方面转化。一般性的亚健康状态会影响生活质量,但采用外出旅游、适当运动、参与娱乐等变换生活方式可以解除症状;处于中度或者重度的亚健康状态,会出现较明显或严重的身体不适,如上面所说的疲劳感,会大大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且会逐渐造成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损害。从本人临床经验角度看,许多亚健康状态源于心理或精神状态。
简而言之,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反之,疾病即指器质性疾病和心理或精神疾病。我国精神病学专家许又新就指出:心理健康与精神障碍构成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两极。
首先,能清楚地意识到、看得清自己的优劣状况。(反之,不健康情况:表现为几乎时刻忘不了自己,总担心自己的弱点会流露,经常出现紧张、脸红、口吃等;长期对自我压抑,错误地将理想的我当作真实的我,苛刻求全,存在完美主义式的心理冲突。)
二、对自己有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能站在别人或社会的角度审视自己。反之,不健康情况:过分孤僻,很难恰当评价自己;自卑,追求优越感;严重时对自己过分挑剔,或者固持己见;一遇挫折或失败便归咎于人,表现偏执;虚荣心重,缺乏精神上支柱,靠别人的赞赏才能支撑;把别人与自己无关的言谈、举止和表情误认为褒贬自己。
三、具有自我的情感。能够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每个人真实的自己和理想中的形象总是有差距,真正健康的人不为自己的某种心理缺陷抱怨,健康人看待自己的缺点就想看待眼前并非美满的客观世界一样,不论生活带来什麽,能够加以接受。
四、身份意识的统一性。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或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但不论角色如何改变,身份意识始终保持它的统一性。身份意识即一个人真实的、客观的在社会中的认同。它决定于一个人的生活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职业环境、交友方式、性格特征等等,简单说,你自己是个什么人自己始终要清楚。反之,有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会破坏不大牢固的身份意识,出现人格解体或发作性身份障碍,也就是一时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人了。某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就会破坏身份意识。
面对复杂的生活,相对简单的生命越发要珍视自己。珍视自己的前提就是要正视自己。有时坚强得如岩石缝中的松柏,有时脆弱的如累卵游丝,但重要的是维持生命的健康,生理的和心理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05
健康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紧张;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⑤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⑧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⑨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无出血症状,齿龈颜色正常; 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心理健康表现为: ①对现实具有敏锐的知觉; ②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热爱大自然; ③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有乐于助人的热心; ④具有真正的民主态度、创造性观念和幽默感; ⑤在所处的环境中能保持独立和宁静; ⑥对于最平常的事物如旭日朝阳,都能经常保持兴趣; ⑦能承受欢乐与忧伤的考验; ⑧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的理论。
1、定义: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保健大宪章中对保健做了如下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1)身体无病:这是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2)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切的保证;
?(3)身体健康:维持机体各组织的细胞,使功能协调作用完善。
?(4)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变、危机”,对策:“学习、改变、创业”。 ?

2、健康的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你可以从事你渴望做的一切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但责任,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3)应变能力强,能够较好的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4)对于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能力;
?(5)体重标准,身体均称,站立时身体各部位协
?(6)眼睛明亮,反映敏捷无炎症;
?(7)头发有光泽,无头屑或较少;
?(8)牙齿清洁,无龉齿、无疼痛,牙龈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10)善于休息,睡眠好。

并且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为: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19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3个回答  2014-05-22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第4个回答  2020-11-19

你觉得自己健康吗?现代人这样定义的,学习中医1513031464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