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什么想法和做法

如题所述

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现在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引起我们家长的关注。确实,这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家长对教育子女有很多的困惑,家庭教育问题是个现实的问题是个严峻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家庭教育”,到底“家庭教育”指的是什么?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当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对孩子实施的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语言等行为去影响孩子,孩子根据自己的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双向的互动过程。家庭教育比较完整的涵义是它不是单独的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
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终身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重大,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资源,是整个教育的起点。
案例1:吃苹果,说慌话得到苹果,最终走向监狱;通过努力得到苹果,最终走向成功。
案例2:一位失去丈夫的母亲在孩子上学时,三次参加家长会的经历。
第一次,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也坐不了。你最好带他上医院去看看。"回家的路上,孩子问她:老师说了些什么?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饭。
第二次,小学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了泪,然而回到家,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了,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赶上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考了21名。"说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舒展开来,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
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去得都早。
第三次,初中开家长会时,妈妈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老师点她的名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发现儿子在等她,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
高考结束后,这位同学被清华大学第一批录取,儿子跑到自己的房间大哭起来,边哭边对跟过来的妈妈说:"妈妈,我一直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大家是否从故事中体味到家教的某些真谛。透视这个故事,我们发现这位伟大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时运用了两个著名的心理效应,即门槛效应和皮克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从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我们在教育、感化孩子时,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像上面那个故事中,如果幼儿园家长会之后,那位母亲没有劈头盖脸地训斥儿子,也没有反复唠叨孩子的多动,甚至连多动的害处也没讲,反而说"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对一般的家长来说,这位母亲的话有些意外,其实这是引导孩子进"门槛",这里的"门槛"就是"现在能坐三分钟",要求适度,孩子容易接受,也容易做好。第二次的小学家长会,当老师"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时,母亲理智地说"只要能细心些,会赶上你的同桌",目标不高,非常明确,是够得着的"桃子",并收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妙不可言。这为以后顺理成章地逐步上台阶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皮克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一位雕刻师,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同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感情,期望她能活过来,上帝感其所诚而使象牙姑娘获得生命,成为他梦寐以求的情侣。这个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通俗的道理:期待能让被期待者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著名皮克马利翁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往往因其落后的表现令父母失望,有的父母不是爱心不够,而是方法不当,关怀的着力点不准,恨铁不成钢,急于求成,可是我们如果多给他们一些关怀: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哪怕是放大他的闪光点都有助于激励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的话是发人深省的:"教育不是一个爱字了得的。比如说,小孩养小鸡,必然会养死,他不是不爱,他太爱了,但他不会爱。
如果上面这位母亲因孩子的多动而惩罚了孩子,孩子在一时也许能够安静下来,但孩子可能产生惧怕心理,这种心理必然抵消儿子身上一些积极的东西,如信心等。失去父亲的孩子在母亲的信任下获得了安全感,得到被期望的力量,也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一般而言,孩子自身的行为是依靠大人来评价的,那位母亲没有走家教的极端,而是用自己心血和智慧对孩子进行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这位母亲非常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心灵。她虽然没有为孩子设置一个远大的目标,但"小步子"地引导孩子在每一步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踏实的足迹。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看来是有道理的,这就需要家长把握好家庭教育中的心理。
三、家庭教育的现状
对于目前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孩子是怎么看的?来自孩子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意。在有心里话选择跟谁说时,很多孩子选择和同学说或好朋友说,选择和父母或老师的太少了。北京市的一次调查后认为有70%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全国有6000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困惑。这些数据反映出一方面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不满意,一方面家长对孩子感到失望、灰心和困惑。
如今这个社会,唯一没有人监督、没有人考核的恐怕就是父母了。难道不是吗?想做父母并不需要资格证,永远不会下岗,至于够不够格,没有人去管。
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们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们的竞争。
在清洁工都需要持证上岗的今天,我们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面前却得不到相关的培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有人说,我们的家长也需要持证上岗。
通过专业化的家长教育让更多的家长从“自然型”过渡到“教练型”。
四、当前小学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家庭结构复杂,家庭教育中观念方法新旧夹杂,多数家庭缺乏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粗暴施教
随意打骂孩子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板儿响,学问长”……这些俗语足以说明粗暴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普遍性。许多家长崇尚打骂教育,采用打骂方法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观念和做法。有一些家长虽然没有采用暴力的方式,但是对孩子冷言冷语,讽刺挖苦,使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严重伤害,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粗暴施教的结果给孩子的心灵播下了野蛮、仇视、残忍或是怯懦、畏缩、虚伪、抑郁、孤独的不良种子。西方有选样的谚语:“孩子仇恨打他的人。”中国也有这样的说法:“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简单粗暴的教育,总有一天会产生出灾难性的后果。
2.对孩子期望过高,了解太少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表现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一味盲目追求高分。当今家庭普遍存在着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注重实力,注重财富,注重比较和竞争。最为集中和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智力发展非常关注,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极为重视。再加上目前盛行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许多父母都会讲同样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在不少地方,小学毕业考试是一场生死大战。据一项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父母92%希望孩子上大学,44.5%的城市父母希望孩子今后成为博士和博士后。一些家长也在这种影响之下,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家庭智力教育,严重忽视孩子人格品质的教育。这些家长对子女寄以厚望,不惜人力、财力、物力,加大智力投资力度,甚至盲目攀比,对孩子施加超负荷的压力,而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道德品质等方面却缺少关心,甚至放任不管,有时还采取错误的引导,对孩子的需要感受也很少了解和关心,使孩子身心受到摧残,情感性格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有的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还有的父母无视孩子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小学阶段便开始神童教育,画画、练琴、学电脑、学英文、学书法、进奥校……在这些追逐梦想的活动中,父母则做着最忠实的“陪读”、“陪练”。殊不知,这些最忠实、最具有爱心的父母却在干着“最愚蠢”、也不人道的事,他们毫不留情地扼杀孩子童年的天性,剥夺孩子童年的自由。许多家长津津乐道、孜孜以求的,对孩子来说,可能是“苦役”,是“人间地狱”。日本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索尼电器公司创始人井深大在《零岁——教育的最佳时期》一书中说:“20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变化。我强烈地感受到,迄今的教育仅把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培养人的精神或树人的‘另一半的教育’。如果从早期开始进行智力教育,肯定会培养出英才或秀才。但是,我发现,如果从增强智力的目的出发去进行‘幼儿教育’则是错误的。我认为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须把培养‘人品’视为最重要的一项。只有这样,从‘零岁开始’的教育才不至于片面。因为无论在幼年期发挥了多少才能,如果不能使他终身幸福,不能利用其完成出色的事业,那么,早期的教育仍然无济于事。幼儿教育如果极端地偏重于某一方面,则不可避免地产生弊端,养成变形的性格,如果特别的早期教育一旦失慎,似乎就有毁掉他一生的危险。智力的发达可以通过事后的努力来实现。但是精神问题一旦丧失时机,事后就无法弥补。”不难想象,在沉重的精神负担下,孩子必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活泼的天性,甚至失去自信和生活的乐趣。过高的期望和压力,泯灭了孩子的天性,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逆反,致使身心俱伤。
3.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有爱无教
有不少父母把自己一生的赌注押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是父母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为了孩子,父母可以牺牲一切,甘愿一生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垫脚石”,直到心血耗尽。父母该爱孩子,但缺乏理智的爱只能是溺爱。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子女的溺爱也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有些家长自己吃过不少苦,受过许多挫折,因此,他们将自己的一切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做到的只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除此之外,一切都由自己代。替包办。他们惟恐孩子食不香甜可口,穿不漂亮美观,住不舒适;怏乐;行不方便自在,事无巨细,事事过问,件件代劳,每天晚上要为孩子准备书包文具,甚至孩子在学校的值日工作也要帮着去做。在家庭生活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呈众星捧月之势,成为孩子的奴隶。家长对子女无原则地溺爱与宽容,百依百顺,甚至对孩子的错误袒护迁就,过分姑息。在这种过度的关爱之下,“小皇帝”、“小太阳”、“长不大的一代”现象大量涌现,其结果往往形成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任性、幼稚,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生活自理能力差,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
4.管教过多,疏导太少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可谓管教不严,但往往缺乏实效;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管轻导。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只提要求。有些家长认为一个小学生不会有自己正确的见解和合理的要求。对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总是以严格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孩子“听话”,孩子只能无条件地服从,在大人的要求下做事,毫无商量余地。由于缺少相应的指引或指引不力,孩子虽然“服从”了,却难以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难以使要求内化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孩子总是处于被动的角色,成为大人严格管理和要求的对象,在大人管着、盯着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交给的任务。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间长了也滋生了惰性。就是一些对孩子成长非常有苎的活动,他们往往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更不用说发挥主观能动性了。二是无视孩子的合理要求和看法。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想法、愿望不闻不问,孩子的个人见解得不到表达,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是对孩子犯的错误,不能正确疏导。父母往往局限于指出孩子的错误,进行严厉批评,却不从道理上让孩子心服口服,正确认识症结所在。对孩子的真实想法、真实内心缺乏具体了解,教育简单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孩子在“压服”中产生的消极情绪也难以得到正常排遣和消解。其结果往往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或是对父母隐瞒内心世界,封闭自己,不信任他人,给教育带来更大的难度,甚至酿成悲剧。
五、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
1、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说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许多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的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进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2、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新学年开始不久,他到一个新入学的初中一年级班里,找来学生名册,随意记下了十二个学生的名字。然后,他找到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说:经过测试,你们班这十二个学生智商很好,非常聪明,可以肯定,他们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孩子。班主任听了很高兴,又一个一个告诉学生说:努力啊,专家说你智商很好。学生听了异常兴奋,因为专家说自己智商好,有潜力。回家后,又把这一信息告诉了父母。父母听了很高兴,因为专家说自己的孩子很聪明,有发展潜力。就这样,从十二个孩子到老师、家长,都处在一种特定的生活与学习氛围中;孩子们觉得自己智商好,有潜力,做什么也不甘落后;老师们觉得这些学生底子好,有后劲,既敢于严格要求,又善于及时表扬;家长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变了,变得聪明、勤奋,时时流露着信任的眼神。一年后,这位心理学家带着仪器和设计好的问卷到这个班里搞测试,这十二个学生的各项指标居然均名列前茅。
这一实验告诉我们,激发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这十二个学生之所以各项测试指标均列前茅,就是因为他们充满自信
人的自信心是从哪里来的?对孩子来说,很大程度来自激发、表扬与夸奖。小孩子学走路,开始时总是揪住大人不放手,因为他没有尝试过走路,怕摔倒。大人拉着走,扶着走,一边学,一边夸,经过反复尝试,摔倒了,爬起来再学,终于学会了走路。再往后,他们走路时不愿意让大人拉着或扶着他们了,因为他们有了独立行走的自信心。如果当初怕摔倒而不让他们学习走路,很要能永远不会走路。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与孩子共同向困难挑战,鼓励孩子去战胜困难。当孩子遇到挫折或挫败时,切记不要埋怨,不要训斥,更不要打骂,而要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下一次做得更好。当孩子受到表扬,获得成功时,要与孩子同喜同贺,通过夸奖,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3、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4、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们共同适应。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们的汗水。
5、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对于孩子进入初、高中的父母,普遍都有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有的是下岗)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得最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静下心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6、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
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对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
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父母能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六、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两个字—习惯
叶圣陶老人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最近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一些家长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习惯的培养,这恐怕是我们现在一些家长最大的误区。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任何教育都应以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般的情况下,通过奖励和惩罚(注意:绝不是体罚,“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反复几次,一个好的习惯就可形成了。
2、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由于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易言之,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连锁系统。这样,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连锁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定义有好几个,大致差不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