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

如题所述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面临挑战,其检出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孵育温度、时间、培养基(pH值)、NaCl浓度和菌液数量。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纸片扩散法(K-B法):使用MH琼脂,菌液调整至0.5麦氏浊度,5 μg/片甲氧西林,35°C孵育24小时,抑菌圈大小决定敏感性。NCCLS推荐用苯唑西林代替,抑菌圈≤10 mm为耐药,国内多采用1 μg/片,11~12 mm为中介。
    肉汤稀释(MIC)法: CDC推荐用20 g/L NaCl的MH培养基,通过倍比稀释苯唑西林,敏感度高,但操作复杂。
    琼脂稀释(MIC)法:20 g/L NaCl的MH琼脂中,连续浓度稀释苯唑西林,适合大量菌株检测,但耗时。
    琼脂筛选法:NCCLS推荐的确认试验,含40 g/L NaCl的琼脂及苯唑西林,100%敏感度,适用于中介度菌落。
    浓度梯度(Etest)法:结合纸片扩散和肉汤稀释优点,精确度高,但价格昂贵。

自动化药敏检测,如Vitek、ATB等,快速但可能漏检生长缓慢的MRSA。对于低水平耐药或临界耐药的MRSA,分子生物学方法如DNA探针杂交和PCR具有高特异性,但操作复杂且价格较高。PCR技术,如PBP2a的mec A基因检测,具有高灵敏性,但需防止污染和假阳性结果。


MRSA的流行日益严重,尤其在医院环境中,通过医护人员、物品传播,对免疫缺陷者和长期住院者构成威胁。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需综合考虑多种方法并优化条件。



扩展资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自从本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β-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methicillin)。1959年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可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