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菌种污染

我是进入食用菌行业的新手,在做适合本地的菌种筛选,最近发现某瓶长势很好的栽培种接种后,菌包全被细菌污染,而其他同时灭菌的菌包长势却很好,虽然是小试,可要是放大生产后果就严重了,请教各位行业前辈是如何避免这种问题的?

制作菌种常有污染杂菌的现象发生。菌种培养期间,原种染杂率≤5%,或栽培种染杂率≤10%,均属正常现象,去杂后的菌种可按计划利用。如果原种染杂率>10%,栽培种染杂率>20%,则表示污染率过高。剩余菌种虽经认真检查没有发现杂菌,但很难肯定确实是无杂菌的纯培养物(菌种)。生产实践表明,原种污染率过高时,剩余未发现杂菌的菌种应改变用途,可作为栽培种直接用于生产。当栽培种污染率过高时,剩余未发现杂菌的菌种应加大用种量。例如,原来100千克培养料只需20瓶菌种,现在可加至30~40瓶。

如果原种污染率超过15%,栽培种污染率超过25%,均不宜作为菌种应用于生产,可直接用其栽培出菇或出耳;或全部报废,将其灭菌后掏出培养料用于食用菌代料栽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13
这是正常现象,由于使用的菌种带菌,或者容器出现微孔,灭菌角落夹生等等原因都可以导致这类问题发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