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好在哪里?

如题所述

期待了很久的电影。作为2001年开始入坑的哈迷,看这一系列的电影总是带着不同的情感。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11年死亡圣器下了,五年的时间倏忽而过;听闻本系列将持续十年(据媒体报道,确切地说是8年,2016-2018-2020-2022-2024,五部曲分别上映),兴奋之下又有些恍惚——等到最后一部《神奇动物》上映的时候,离我第一次翻开《魔法石》原著,竟将已经过去23年了!简单说说这部电影。david yates从凤凰社开始成为系列的钦点导演,算上神奇动物,已经指导了五部魔法世界影片;他、罗琳及david heyman早形成了一个稳固的铁三角。这样的好处在于,魔法世界的整体视觉风格非常稳定,不再出现《密室》里的缴械咒是一团火球、《囚徒》里则成了一个小光球这样的事。《神奇动物》里幻影移形的出现频次高的吓人,而除了这个“默然者”(没听清原文),也没有太拓展魔法世界观。所谓美国巫师国会,基本是对现实世界观的一个照搬变形,很明显的是,罗琳作为本片编剧,以她作为外国人的视角看待美国,有很多有趣的视角。那位手指蜷曲妖精的出现令人捧腹,就是一例。但除此之外,世界观的营造不算特别宏大。

从剧情角度来说,我认为基本完成度是有的,但并不令人惊喜。格林德沃的出现本应是一个巨大的彩蛋,然而格雷夫斯(也就是格林德沃)这个角色的形象显然过于单薄,他的背景、目的本身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就被施了一个现形咒,恢复了本来面目,就更令人疑惑不解。(虽然我们熟知格林德沃本人的故事,也能大略猜到他冒充格雷夫斯类似多年后小克劳奇冒充穆迪,但叙事上格雷夫斯仍缺乏完成度,显得别扭)不过,纽特本人也对妖精问了格雷夫斯背景的问题,想来编剧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或许之后的续作会有说明吧。在格雷夫斯角色单薄的情况下,影片的主要戏剧矛盾显得较为突然,与纽特本人的纠缠略微跳脱。但总体还是有一个完成度,最后把故事讲到了一起,算是一个完成。在剧情设置中,影片最值得肯定的点是雅各布这个麻鸡,为剧情的顺利粘合提供了很大的作用,也提供了很多笑点。但实际上相比罗琳巅峰时期的书(囚徒、火焰杯),影片的悬念设定、高潮运用、前期铺垫显得并不出色,似乎全部依靠动物奇观以及人物的趣味互动连接而成。虽然观看过程中并不沉闷,但稍显仓促,最后这个悬念揭示,也就是“默然者”的真实身份时,就有这个观感。总体的导演技巧上而言,《凤凰社》显示出david yates还有一定的磨合问题,到了死亡圣器两部,导演和作品就比较合拍了。《神奇动物》系列解除了系列少年人物的这个桎梏,相比之下拍摄起来是要更富有空间的。而在故事讲述上,我相信罗琳和导演应该也有了很大程度的默契,总体来说这部影片在节奏上还是比较舒服,观看起来趣味还是很足。

非常期待,《哈利波特》所创造出的魔法世界进一步的延展。作为现在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这样一系列作品能够以这么快的速度不断拓展自己的前沿,从一部具有童话色彩的悬疑冒险小说,拓展为跨越全球的世界观叙事,并拥有小说、戏剧、电影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令人赞叹。许多人都知道,魔法世界观中,霍格沃兹之战发生在1998年,而“19年后”则是2017年,出生在1980年的哈利·波特在2017年已经年满37岁。而现实世界中,预计《神奇动物5》将上映的2024年,那时出生在1989年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将年满35岁了——曾经在《死亡圣器下》中扮演自己37岁年纪的丹尼尔,将在那时真正达到那个年纪。生活大爆炸中,Wil Wheaton曾说,电影无论怎么样,好或是差,都不会影响我们真正的生活的。他说得对,无论《神奇动物》现在和未来到底拍的怎么样,都不会影响到我的生活轨迹,我知道无论如何,它每一部上映的时候,我都会乖乖坐在电影院里,兴奋无比地再次回到魔法世界,就好像许多年前,第一次阅读那一章,《大难不死的男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7

 

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不是里面的神奇生物,魔法大战,甚至是格林德沃,而是里面的人物隐隐约约流露出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流露方式,已经好久没有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过了。

不知道是不是时代变化的问题,现在的好莱坞电影,情感表达都热烈奔放,直接了当,只要有好感,一言不合就啃到一起。连美国队长这样的老派人物,也是当着基友的面,和女朋友的侄女啃在一起秀恩爱。可是本片不一样,里面人物的情感表达是那么的含蓄。即便是里面最热情的奎妮,也不过是在雅各布记忆即将消失时轻轻一吻罢了。蒂娜和纽特之间,就更是含蓄万分了。两人道别时,欲言又止,兜兜转转,最后通过一本书的隐喻互相示好。纽特轻轻撩蒂娜鬓角的那一幕,简直是将那种内敛而又热烈的感情表达的美丽无比,颇有《查令十字街84号》的精髓。应该是罗琳阿姨亲自当编剧,才有这样明显区别于好莱坞工业化编剧的老派而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

这样老派而内敛的情感,配合上剧组精心搭配的老式场景和物件,直让你觉得是在看一个静谧又悠远的老电影,像《音乐之声》、《罗马假日》的感觉。这种从形到神复活的那个古老的年代,是本片除魔法以外最具魅力的地方。评论区中有人认为是面向对象是青少年的原因,我倒不这么认为。将同样是面向青少年的《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与其对比,你就会发现,本片的感情表达是非常克制的。不仅仅是在爱情方面是这样,其他感情的表现方式也有一种含蓄而隽永的感觉。这应该一方面得益于故事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得益于罗琳阿姨本人的个性和天才的头脑。罗琳阿姨以其天才的文笔,将属于那个时代的细腻而内敛的情感风貌写的精准感人,带着浓烈而又雍容的英式派头。

第2个回答  2018-01-07

不知道为什么好多人批评演员扭特的演技,我觉得很棒很贴近人设。难道大家都没有遇到过那种敏感自卑的人吗?总是低头向下看地面,不敢与人眼神交汇,即使眼神交汇一两秒后就闪开。说话有点嘟嘟囔囔不清楚,内心希望讨别人欢心,又怕被人不喜欢。扭特和雅各布聊天,说雅各布很招人喜欢,雅各布说是呀,大部分人都这样,扭特说不是的,我就很招人讨厌。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点心疼扭特,也想起曾认识的敏感自卑的小男孩。扭特进入行李箱里的动物园后整个人都神采飞扬,真好。希望每个敏感自卑的人都有一个让他能释放自我的世界。

第3个回答  2018-02-10
四个字:"哪里都好"。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大部分哈迷童年的续作。多少人曾陶醉在那个带着闪电伤疤孩子的魔法世界里,又有多少人还在等待自己的猫头鹰,多少人宁可相信自己是个麻瓜,却不愿相信世界上没有魔法。《神奇动物在哪里》虽然发生在《哈利·波特》之前,没有我们熟悉的"三人无敌小分队"但是在里面依然有一些只有哈迷才能看得懂的细节,比如纽特·斯卡曼德本人,哈迷们肯定知道,也许有人还看过,霍格沃茨最受欢迎的书之一《神奇动物在哪里》就是纽特写的,对,就是电影结尾提到的那本书。这就是罗琳的细心,她又给了我们,给了魔法世界一个新的起点。《神奇动物在哪里》即是《哈利·波特》的前传,又是魔法世界的延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