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虽已结束,但在边境上,秦国军队仍在继续进行着战斗,通过战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终于建立起来。
秦统一前,在今天我国的浙江、福建、汀西、广东、广西、湖南一带居住着与中原华夏族语言、风俗不同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统称为“越”人,因其分部众多,又称为“百越”。越人“断发文身,错臂左衽”。依山傍海,从事渔猎和农业。其中著名的则有于越(今绍兴一带)、瓯越(亦称东瓯、东越,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以温州为中心)、闽越(在今福建沿海一带,以福州为中心)、南越(在今广东岭南地区)和西瓯(在今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等。
秦始皇在公元前223年灭楚之后,就降服了于越,在那里设置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又发动了统一百越的战争。首先征服了东瓯、闽越地区,在那里设置了闽中郡,随后又命令尉屠睢指挥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南下,向岭南和西瓯地区进军。秦军遭到越族的抵抗,同时因运粮困难,相持达三年之久,未能获得胜利。秦始皇为了支援征服岭南一带的战争,命令监御史禄,在广西兴安县北开凿了一条运河,即灵渠。
灵渠是一条长约三十公里的渠道,用来连接湘水和漓水,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的交通,解决运输粮饷的困难。灵渠的规划布局,和都江堰十分相似:有分湘江人漓水铧嘴;有防洪设备一大小天平,以宣泄湘江汛期多余的水量,工程十分复杂,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几千年来,灵渠对促进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世界航运工程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直到明、清时期,灵渠仍被称为“三楚两粤之咽喉”。大约在始皇二十八年,灵渠凿通后,粮道打通,对南越的进军才得以顺利进行。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军遭到越人袭击,屠睢被杀,秦始皇又增派援军,“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指今五岭以南地区),终于征服了越族,建置了桂林、象、南海三郡。次年,又迁徙了五十万罪徒戍守和开垦五岭,与越人杂居,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和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在西南地区,今天的云南境内,以滇池为中心,散布着氐、羌、百濮和百越等族群。滇西北有笮人,滇东北有焚人,滇东有夜郎,滇池及其周围是以“滇”人为首的“靡莫之属”居住地,洱海及其附近地区则是“离、昆明”人游牧之地。在统一中国之前,秦国的统治势力,曾经通过蜀郡太守达到今天云南的北部和西北部。但是,由于交通阻隔,西南边疆同内地的联系仍然十分困难。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曾派常頞(音鄂),在原来焚道的基础上,修了一条通往云南、贵州地区的道路,约五尺宽,称为“五尺道”。它的修成,加强了西南边疆同中原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使这些地区的各族人民都处于统一的秦王朝统治之下。秦统一六国后,就在这里“置吏”,把关中和四川、云、贵连成一片,使这里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东北和北方,是“胡”人和匈奴聚居、游牧的地方。东胡人分布在辽河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一直到今辽阳、锦西、旅大一带。匈奴人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至阴山,北至贝加尔湖附近,很早就与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商朝时称为荤粥(薰鬻),西周时称为严允,是胡族的一支。战国时期始称匈奴,当时还处于奴隶制萌芽阶段。由于它同秦、赵、燕三国接壤,匈奴奴隶主贵族经常骚扰三国边境,掠夺牲畜、人口和财物。
秦、赵、燕三国都在与匈奴交界处修筑长城,并派重兵戍守。长城在防御上有一定作用,但它并不能阻断民族之间的矛盾。所以,战争一直未断。战国末年,赵名将李牧曾出动战车一千三百乘,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兵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与匈奴展开会战,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匈奴势力大大削弱,此后十余年间,不敢南犯。后来秦与六国进行兼并战争,匈奴又乘机发动进攻,各国忙于火拼对匈奴不能进行有效的抗击。秦的北方河套地区曾被匈奴占去,对秦后方造成极大的威胁。当时在秦民中就流传着“亡秦者胡也”的说法(匈奴也称为胡)。
秦统一六国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同匈奴族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一举夺回了河套南北地区,取得了军事上统一的重大胜利。在河套设置了三十四个县,重新设置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东北岸)屯垦。当时人们把这一新开垦的地区,叫做“新秦”。这一次大规模移民,在经济上、军事上均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起到阻止匈奴军事进扰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边境的开发和民族的融合。
匈奴族虽然受到严重损失,但其实力尚未受到彻底打击,对内地的威胁依然存在,所以,秦一直不敢回师,需要时刻防备匈奴人的进攻。秦始皇三十四年(前1213),征调民夫,大规模修筑长城,把以前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再加以修补和扩充,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境),东至辽东郡的碣石,沿广阔的黄河,依峻峭的阴山,经蒙古草原,蜿蜒曲折,筑成一条长达五千余公里的城防。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代万里长城。秦长城遗址在山西大同和甘肃岷县仍可见。以后历代对长城又有所增修,特别是明代,又对长城进行了一次全面整修改建,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对于抵御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保障内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统治者为了修长城,动用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无限制地役使民夫,致使十分之六的人民被折磨死,民间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虽非事实,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秦朝繁重徭役的控诉。长城作为一项建筑则是十分伟大的,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象征。
秦朝通过数年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及对边疆的经略,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简称北户,泛指五岭以南地区。一说指今越南中部一带),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这样广大的地区,居住着各族人民,他们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生活,这对于促进各族人民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速民族融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利的。秦朝在古代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秦人”同后来的“汉人”、“唐人”一样,成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代称,欧洲人至今仍称中国为China,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就是由“秦”演变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