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浙江、广东等近100个地区停工停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如题所述

江苏,浙江,广州等近100个地区停工停产,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环保。除此之外,国家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能耗,平衡工厂和居民的供电供暖。

一百多个地区停工停产

进入冬季以来,因为天气寒冷,再加上污染天气的环保限制,北方很多地区的工厂已经停工。12月底,就连化肥巨头湖北宜化集团,也正式发布了停产通告。进入冬季以来,国家为了管控资源,对三十多个地区发布了限电令,将诸多地区诸多工厂的产量削减了90%左右。尤其是对于肥料制造,煤炭加工,铁合金冶炼等需要消耗较高能源的行业,采取重点管制。

云南的黄磷生产线削减了90%的产量,江苏的纯碱企业开工率降低20%,浙江的纺织企业停了几百家,数以千计的化工企业,只能轮休时开工。广东等地区出现了开一停六的情况,用电总负荷必须控制在15%以下。

工厂停工原因

众所周知,这些年国家对于环保一直都是下大力度整治,尤其是对于煤炭,化工,建筑等最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我们国家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能从源头上根治。虽然对一些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我们老百姓却摆脱了雾霾,看到了久违的青山绿水。

进入冬季以来,国民都有供暖的需求,尽管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换上了清洁能源天然气,但还是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山东,河南,河北等八个省市和地区先后发布了重度污染天气预警,只能启动更加严苛的环保督查措施。

在这种情况之下,停工限产虽然无奈,但为了保护环境,也只能承受相应的损失。环保和产能不可兼得,我们也只能在两者当中寻求一个平衡,也许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真的能够做到零污染。

除了环保的原因之外,发改委对一些工业产业较大的省份,也提出了能耗双控的要求。进入冬季之后,为了能够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能够正常用电,用气和供暖,只能限制一些较大企业的能耗。而这些企业缺乏能源,无法运转,最后也只能停工停产。

因国家的严格管控,一些加工业市场整体呈现一种萧条态势,很多以制造为主的企业,因为国家严格控制能耗,无法按时供货,导致市场低迷。企业无法盈利,还要承担房租,水电和人工成本等等,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很多企业叫苦不迭,但我们要相信停工停产只是阶段性的,等环境保护取得效果之后,终将迎来复工复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2
这是因为天然气供应受到了限制,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能环保,所以从2021年12月份开始起,好多地方都停工停产。
第2个回答  2022-01-22
因为疫情比较严重,增加了很多确诊病例,所以大规模的聚集有可能会导致疫情难以控制,马上要过年了,这样的话可以保证员工的安全问题。
第3个回答  2022-01-22
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都颁布了“停工令”,这些地方的工程存在着严重的污染环境行为,所以最后这些地区被停工停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