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怎么说

如题所述

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怎么说如下:

1、有效沟通的前提

(1)平等、尊重和客观公正

班主任遵循与家长交流要在平等、互相尊重、公正客观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作为班主任更要切记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平等,家长有不同的职业和身份,不管家长处在社会什么地位,来到学校没有任何差别的对待就一个身份:孩子家长。

尊重,家长对班级或者学校事务,班主任处理不满而愤愤找到学校时,班主任要体谅和理解家长,尊重家长诉求,而不是互相争吵,激化矛盾。客观公正,很多学生是很会伪装的,学校一套,在家里又是另外一副面孔。

因此,班主任对待学生忌俯视、仰视、歧视、忽视。即便学生犯错,也要惩罚的有理有据。在沟通中,要想赢得家长信任。一定要秉承客观公正,当家长找到班主任时,班主任要拿出事实依据与家长心平气和交流,不可全靠主观口头陈述事情。

拿出事实依据,如:时间、地点、证据等,某年某月,上午某节课,某某在看小说、在睡觉、多少次不交作业,等等记录在案的内容。

(2)前置沟通,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前置沟通建立在班主任要站在家长角度看待问题。家长最希望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关注程度,希望知道孩子良好表现,希望老师是认真负责的,希望知道老师是能帮助孩子的,而不希望老师联系自己是孩子犯错误了,成绩下降了,行为表现不好等。

那平时从不联系家长,孩子一犯错误,就联系家长。长久以来,这就会给家长带来一种心理认知,一看到班主任来电话就知道,没好事一定是孩子犯错误了。

为避免出现这种不利于沟通情形出现,这就需要班主任提前进行情感前置沟通联接,用行动赢得家长信任,例如,高一新生入学,很多第一次远离父母的孩子,父母是十分不舍的,也非常在意孩子在学校适应情况。

这时候,班主任在军训期间用相机记录学生们适应学校的点滴活动瞬间,或者利用视频记录下来,发给家长进行表现孩子们精彩表现和辛苦付出。家长一定非常感动的,为与家长感情连结打好基础。做好前置感情连结沟通,有效缓解家长对班主任工作抵触与不理睬情绪。

(3)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挖掘行为背后的原因

学生的行为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不管学生的行为偏差、品行偏差,其实大部分根源于学生的原生家庭,很多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离异重组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等,父母角色缺位以及教养方式不当,都会造成学生心理与行为上偏差。

比如容易出现学生偏执型、自卑型、抑郁型、敏感型等各种各样问题。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为平常的亲情陪伴与关爱,在这些学生中却是缺憾。当学生出现行为或者思想上问题,在与家长沟通时,首先从家庭源头找起,很多时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案例:某一学生平时表现不错,最近开始抽烟,某老师提前了解其家庭情况,与其家长耐心沟通了解,原来是这名学生父亲长期抽烟,平时在家里发脾气抽烟,当孩子考试不理想时,父亲沉默中烟就一根一根抽,学生非常憎恨父亲这样的行为,觉得这是父亲对其冷暴力。

于是利用抽烟同样的行为去报复父亲,与家长沟通后,父亲知晓孩子抽烟原由,开始改变自己对孩子态度言行,之后孩子与父亲关系慢慢缓解。最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假设,班主任不提前了解家庭状态。

直接将孩子抽烟事情告之其父,并要求严加管家教,我想这事情就没有那么顺利解决了。

2、有效沟通的技巧

沟通过程中,接纳对方情绪,并静下心,理解,体悟,然后产生共情。很多时候,我们在亲子沟通、师生沟通僵局中,我们往往在一味纠正孩子行为,不停说给对方听,当说多了不起效果的时候,我们甚至还会打骂孩子。

孩子此时就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一个人陷入负面情绪,大脑是处于非整合状态,即便说的再有道理,他也很难听进去,更别说听从和执行了。

所以,我们只有首先接纳他的情绪之后,倾听他的想法,尊重他的感受,才能共情,并去执行。所以,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中,一定先接纳对方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