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不感兴趣人.怎么能学好英语啊?

我对英语不感兴趣.觉得会很烦...可又想学好英语,有什么方法呢?千万别教我先学会感兴趣.我是个对某样东西烦躁了就不会感兴趣的女生.还是教我学习方法吧!本人在次谢谢各位学长学姐拉...

一个学生初学外语,感到很困难;他坚持学习,只是因为他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但对外语本身并不感兴趣,这时他主要是依靠意志来完成学习任务。而如果他经过努力学习,掌握了外语的某些知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对外语本身感兴趣了,这时他不再以学习外语为苦,而以学习外语为乐了。只有在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乐趣。

二、学习兴趣的发展

学习兴趣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是从“有趣”开始,产生“兴趣”,然后向“志趣”发展的。

1.“有趣”——学习兴趣的初级形式。

一般来说,人从儿时开始都带有一些“研究”精神。比如,小皮球拿在手里,他就要拍它、捏它、看它滚动,看它跳。若是捉到一只蝴蝶,就把它的翅膀拉下来,看看它的躯体究竟是怎么构成的。从儿童眼光来看,宇宙中的万物,没有一种不是新鲜有趣,值得玩弄、观察、研究的。可见,有趣往往是人为客观世界所吸引而产生的结果。

教师要从“有趣”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初二物理讲到“沸腾与蒸发”一节时,教师这样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然后举起一张纸问:“这张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不会燃烧?”“当然会。”“那么,用纸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灯上会不会燃烧?”“肯定会。”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倒出水,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燃烧起来。学生说:“这有些稀奇,纸盒湿掉了,当然不会烧起来。”教师问:“为什么纸盒湿掉了,就不会燃烧呢?”此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几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的状态,急切地等待教师讲解。这时已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这时来讲授新课内容,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有趣”有三个特征,这就是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教师引发学生产生“有趣”要注意四点:一是问题要小而具体;二是问题要新而有趣;三是要有适当的难度;四是要富有启发性。

2.兴趣——学习兴趣的中级形式

研究表明,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关,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而又未知道的东西才能激起学习兴趣。一种想要知道奥秘的愿望变成不可遏制的愿望,会激发人去行动。比如,伽利略年轻时,偶然看到教堂廊檐下挂的灯正在摆动,他出神地凝视着,觉得来去摆动的时间都一样,他按着自己的脉搏计算来往摆动的时间。这种学习兴趣,终于使他发明了摆钟。

兴趣往往也称为爱好,沿着爱好深入下去,就会使专一的兴趣变成癖好。我们从一些科学家成才的例子中看到,一个天文学家,在学生的时代夏夜纳凉,指北斗而定方向,按中星而记时辰,开始不过是觉得有趣而已。他进一步考察星座、认识星云、辨别行星、观测月球,见到四时不同,晨昏互异,兴趣就产生了。再进一步了解日蚀月蚀的原理,查证光年的距离,并且发现火星上的“运河”。这样深入研究,趣味更浓,于是对天文学发生了兴趣。兴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兴趣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废寝忘食的学习劲头。兴趣具有专一性和坚持性的特点。

3.志趣——学习兴趣的高级形式

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兴趣,与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时,兴趣就发生了飞跃,而成为志趣。志趣是学习兴趣的归宿。志趣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进取方向,奠定他事业的基础。因此教师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格式变化的作业内容都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三、学习兴趣的形成

人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兴趣也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虽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会产生兴趣,但是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基于对知识的需要而发生的。同时,兴趣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总是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也就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因而兴趣也就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扩大,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形成和发展起来。因此,学习兴趣总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并通过学习的实践活动逐步地形成和发展。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

学习兴趣发源于内部动机愿望。学习兴趣以在读书的行动中获得满足而巩固、加深。虽有读书的动机和愿望,没有读书的行动,不会产生学习兴趣;有愿望也有行动,但行动结果不令人满意,也难以产生兴趣,即使产生也不能维持长久。

学生学习行动的满足感受两方面因素支配,因学得好而受到称赞、奖励,获得荣誉,这是外在因素;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和灵感,受到教益,思想开了窍,或学会某种技能,有了真本领,从而有了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满足感,这是内在因素。

对行动的反馈,会使由学习需要产生的学习动机、愿望得到强化,使兴趣转化为动机,或直接加强动机。这样,就形成了“需要——学习动机——学习行动——结果满足——学习兴趣”这一模式。这就是学习兴趣产生的过程。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从容易发生兴趣的事入手

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事情有如下几种:

1.以前经历过,并且做成功的事;

2.最能获得成功的事;

3.能给他们愉快感的事;

4.适合学生本人水平的活动;

5.新奇的事物,特别是能引起学生本人的注意和好奇心的事物。

符合这些条件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使学生获得愉快的经验和对教师产生好感

在数学课中学生回答问题出色,作业准确、整洁、考试成绩有进步,受到老师的夸奖、赞许。于是这个学生就体验到快感。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学生对学习数学就有兴趣了,同时对数学老师也抱有好感。因此,在学生学习时,只要有机会,就应表示赏识其成功或努力,使学生获得愉快的经验,并且应该反复地使学生得到。另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使学生心目中产生你是个好教师的印象,也有助于学生对你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实践也证明,某门功课或某项活动与不愉快的经验联系起来时,学生对它的兴趣也就失去了。比如,学生化学成绩不好;每次作业错误率增多,化学实验多数不成功,被老师批评了。学生不仅对化学失去兴趣,还会躲着化学教师,并且对这个老师教的其他课程感到厌烦。更有甚者,学生还会变得连学校都不喜欢,产生厌学、弃学心理。

(三)以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是很重要的。例如,一位物理教师讲“物体的导热性能”时,她拿出一块手帕,用手捏紧,然后划着一根火柴烧手帕,烧了一会,手帕烧不破。这是为什么?学生们议论起来了。这时老师从手帕里拿出一枚硬币,问大家道理何在?这样有趣的实验,比起简单地在黑板上写上“物体的导热性能”几个字,然后讲解一番,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兴趣对调动学习积极性是有重要作用的,但也要避免兴趣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我们不能脱离教材内容的要求单纯追求兴趣。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注意他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也要求学生注意他不感兴趣的重要知识。只有这样学习才不会偏废,才有利于学生对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教材内容难易适当,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而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增长技能

如同随着知识的增加兴趣也增长一样,技能越发展兴趣也越大。例如,数学的学习因计算准确且快而产生兴趣;语文的写作技巧和朗诵水平的提高,理化的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与实验成功率高,都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

(五)量力而行

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会因智力与才能不同而有差别,在学习中,给予同样的机会、同样的说明,智力不同的学生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结果,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程度也不同。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予相应的课题,才能成功。

(六)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动机、兴趣下进行的,而在学习中所获得的效果,常常又可以回过来加强或削弱其原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如果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如解题的正确率、学习成绩的好坏、应用知识的成效等,都可以强化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就是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实验表明,学生利用其学习结果的反馈比不利用结果反馈的学习积极性要高得多。

除此之外,激发需要、明确目的、积极的鼓励、适当的竞赛、教师的期望等都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7
语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培养学英语的兴趣与树立“我能学好”的决心,这样的开始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很多人觉得英语很死,只能靠背,其实不然,英语有时候也很灵活,当然,单词还是要靠你牢牢的背的,但是怎么才能有效且快速的背呢?我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几乎看一遍就可以记住,那就是你要把单词读会,其实学英语我并不会语系,因为我觉得根本没有作用,只要你知道怎么读,就可以把单词拼出来了,方法很简单,但也要靠你用心。
其次来看看课文,课文背诵其实是很多人的难点,因为有的文章生词多且语句长,所以很难背,你可以把他翻译成汉语,这样比较好。考试时会考很多课文里的语法句型,所以一定要熟记课文,并时常温习老师总结的笔记。
还有要注重课外的积累,会对学英语有很大的帮助
1.勤背诵。
积极记忆高中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及词组,理解其用法,并适当运用一些正、反义词对比,相似词对比等方式加强记忆。这一步虽然枯燥乏味,但少了它,学习英语就像折了翅膀的鹰,空有雄心却寸步难行。
2.勤朗读。
这是学好英语的法宝之一。朗读的内容一般说来只限于课本,并不以背诵为目的,而着重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正确发音、连续语气等等。通过朗读可以熟悉单词及其用法,体会英语的语气、语境,增强语感。每天只需半小时左右,但须持之以恒。
3.勤练习。
虽然“题海”战术不足取,但适当做一些练习,尤其是针对自己不足之处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完形填空这种难度较大、考查综合能力的题型,平时就应多做一些。每次做完后,认认真真地重新对照答案细细抠一遍,体会这些正确选项究竟合理在什么地方,出题者的意图又是在考查哪些知识点等等。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体会中,英语水平及应试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4.勤总结。
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英语的知识点相当零碎,一定要在平时的收集、整理、总结上下功夫。平时听老师提到或是在参考书上看到的一些零碎的小知识都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备以后复习时用。
二、“四多”
1.多看。
近年来英语试题的难度逐渐增大,试题的触角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应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广泛阅读,以求开阔视野,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2.多听。
近年的中、高考已逐步加入听力试题。其实,多听并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听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强语感。培养敏锐的语感将有助于增强辨析力和判断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3.多说。
多说可以增强口语能力,加深记忆,使学过的知识清晰地映在脑海里,不容易被忘记。
4.多练。
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可以增强实践经验,不至于临阵发慌,手足无措。而且,熟能生巧,做题也能做出规律,做出语感来。 当然,学习一门语言本身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所谓“四勤”、“四多”也只不过是一种加强的手段。要学好英语,更重要的是从语言本身出发,深入钻研其中的奥秘,从字、词、句、章各方面逐个加强练习,严守“四勤”、“四多”的原则,轻轻松松取法好成绩。
第2个回答  2013-11-07
对不起,我还是想告诉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你没有兴趣,那么你就把学英语当成是一张习惯好吗?方法:1,积累词汇,每天背20个单词。为的是以后不吃英语的亏2,积累词组3,积累好句子4,课文必须背,你就把它当药喝掉,坚持5,做练习,如:选择题,阅读题6,听力每天坚持半个小时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07
背过单词,记住语法,然后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
第4个回答  2013-11-07
真的不想泼冷水,没有兴趣的话,最多能把分数提高些,但是本质上英语还是学不好,sorry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