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铁骑两次远征日本,为何遭遇同样结局?

如题所述

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他所率领的蒙古骑兵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在他的指挥下,蒙古铁骑所向披靡,但是他曾两次派兵攻打日本,但都以失败结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强大的蒙古军队两次都无功而返呢?其实是因为日本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功的挡住了蒙古人的进攻。

历史上的蒙古大军,近乎战无不胜,但在忽必烈手上对日本的两次征讨,先后在1274年和1281年进行,结局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出征时由于准备的比较仓促,虽然蒙古军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却没有对日本造成致命伤害。在加上日本突然刮起台风,导致蒙古军队后撤时阵型大乱不少船只被海水淹没,导致上万多名士兵丧生。

于是,忽必烈第二次远征日本又开始了。面对蒙古军队的来势汹汹,这次日本早有准备,就在战事僵持不下的时候,又是一场海风的帮忙,让蒙古铁骑不得不再次选择退军,因为蒙古人不识水文,看不起汉人不听劝告,已有台风前兆却犹豫不决,在海上多耽搁了一天,最后,全军又遭遇了台风,就这样日本再次逃过一劫。

忽必烈没有放弃,一直在准备第三次远征,可惜到死也没有成行。他战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比不上自己的爷爷成吉思汗,而是因为运气实在是太差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3
说出来也很奇怪,蒙古铁骑的这俩次远征,运气真的是太背了,第一次遇到了暴风雨,而第二次又遭遇到了台风。
第2个回答  2019-10-04
因为日本人的运气非常好,在进行攻击的过程中,遇到了暴风雨,很多船只都要到了破坏,伤亡了很多人。
第3个回答  2019-10-04
因为早在这个之前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已经产生了。
第4个回答  2019-10-03
可能当时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吧,再加上对日本的不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