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插画的特点-现代商业插画的风格

如题所述

CG插画的定义是什么?CG插画的艺术特点?CG插画的发展潜力?

CG插画主要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主要适用电脑绘制、建模等进行视觉设计绘画。主要分两个方向:

(1)人物向:主要做人设、服设方面,大概后来适合到游戏公司、动画公司等。例如《剑三》的人设:

(2)场景向:以画场景为主,表现空间氛围、建筑、风景等。影视公司,做场景概念设计图。例如《寻龙诀》的场景概念图。

两者有互通的地方,工业设计、广告设计也常常需要这类的设计师。

当然也有纯画插画闯天下的,纯插画就是rei子、焦什、鸡腿子等人,用做杂志封面、轻小说插画、绘本插画等等,但这些人也具备在前两种跨界玩的实力。

看个人选择吧,基本是场景大于人物大于纯插画的收入,游戏原画和纯插画人员早就饱和了。现在中国电影很缺能做概念设计的人,当然收入和自己画的质量有决定性关系,只要画的好都不是问题。

什么是插画?它与绘画及照片有啥不同?插画,即我们以前所通称的插图,现代它的内涵更为广泛,商业性也更鲜明,它贯穿于包括为电影、电视、服装等公司所做的广告画;为月历、唱片、邮票所作的设计;乃至商品说明书、企业样本设计等所有印刷媒体中。

插画是一种视觉创作媒介,插者,切入之意,把图画切入文字,为文章或概念加以描述、说明或提供视觉意象,加强感染力,插画在创意工业中已成为一个分量不轻的部分。

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

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艺术进入商业化时代。插画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定的范畴。纵观当今插画界画家们不再局限于某一风格,他们常打破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材料的方式,为达到预想效果,广泛地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商业插画的概念

为企业或产品绘制插图,获得与之相关的报酬,作者放弃对作品的所有权,只保留署名权的商业买卖行为,即为商业插画。

这种行为和我们以前认为的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艺术绘画作品在没有被个人或机构收藏之前,可以无限制的在各种媒体上刊载或展示,作者得到很小比例的费用。而商业插画只能为一个商品或客户服务,一旦支付费用,作者便放弃了作品的所有权,而相应得到比例较大的报酬,这和艺术绘画被收藏或拍卖的最终结果是相同的。

但是,商业插画的使用寿命是短暂的,一个商品或企业在进行更新换代时,此副作品即宣告消亡或终止宣传。从科学定义上来看,似乎商业插画的结局有点悲壮,但另一方面,商业插画在短暂的时间里迸发的光辉是艺术绘画不能比拟的。因为商业插画是借助广告渠道进行传播,覆盖面很广,社会关注率比艺术绘画高出许多倍。比如这幅酸奶包装的数码插画(如图),在两年的市场售卖中,因为画面精美,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超过亿计,设想以下,在下一个产品替代它之前的时间

里,这个数量还会增加。有多少艺术绘画作品能在两年时间里被上亿人看到呢?这样的辉煌是无以伦比的!

商业插画有四个组成部分:

(一)广告商业插画

(二)卡通吉祥物设计

(三)出版物插图

(四)影视游戏美术设定

1.广告商业插画

为商品服务-必须具有强烈的消费意识

为广告商服务-必须具有灵活的价值观念

为社会服务-必须具有仁厚的群体责任

2.卡通吉祥物设计

产品吉祥物-了解产品寻找卡通与产品的结合点

企业吉祥物-结合企业的CI规范为企业度身定制

社会吉祥物-分析社会活动特点适时迎合便于延展

3.出版物插图

文学艺术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文学功底

儿童读物类-拥有健康快乐的童趣和观察体验

自然科普类-扎实的美术功底和超常的想象力

社会人文类-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和默写技能

4.影视游戏美术设定

形象设计类-人格互换形神离合的情感流露

场景设计类-独特视角微观宏观的约减综合

故事脚本类-文学音乐通过美术的手段体现

商业插画有一定的规则,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一)直接传达消费需求

(二)符合大众审美品位

(三)夸张强化商品特性

想具备这三点,就要看插画师的综合素质了。

表达商品信息要直接,因为消费者不会花时间去理解你绘画的含义。由于人类的消费习惯有相当的持续性,在琳琅满目的购物环境里,如果消费者在一秒中之内没有看到或没有被你的插画所吸引,恐怕他将一年或几年都不会买这个商品了。

假设消费者看到了你的插画,但对画面的颜色构图或形象产生逆反心态,也会导致前面的结果。所以;符合大众审美品位是商业插画师要经过的第二道关。能具有艺术眼光去消费的人太稀有了!你的作品太艺术,别人看不懂,太低俗,人家瞧不上,做得到这样的火候才算是合格的商业插画师。

在消费者的注目下,你的作品进入第三关,和周遍的产品比较。如果插画没有强化和夸张商品特性,被其他的商品压倒了,那么,也会产生前面的结果!在超市里经常见到挑挑拣拣拿起放下的情景,直到结帐之后,一幅商业插画才算成功通过测试!现代商业插画的风格当大多数人对于插画的理解还停留在“小人书”、“连环画”、“儿童画册”等低端文化产品的时候,插画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们津津乐道的动漫大片到手边唱片的封面设计、乃至超市里不经意的商品logo,插画及其衍生物无处不在。人们可以不必翻看辞典便每天切身体会着“插画”的意义。我们仍需要澄清商业插画的概念:“为企业或产品绘制插图,获得与之相关的报酬,作者放弃对作品的所有权,只保留署名权的商业买卖行为,即为商业插画。”

事实上,插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威力来源于“艺术”与“商业”。商业插画作为广告传播的一种形式是现代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商业插画是委托创作,有明确的创作目的;它同时伴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被大量复制;商业插画离不开大众传媒这一传播载体——这些特点注定了它总是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特征。

商业插画之流行文化

关于商业插画的兴盛,要追溯到二战后、欧洲各国因物质极度匮乏而停滞设计业的发展,而这时,美国的商业设计却蓬勃发展起来。它一开始就显示出与欧洲设计不同的出发点——并不是只为收入丰厚的阶层设计,而是立足于普通民众与大众消费。高尚与精致已不再重要,多变的式样、夸张的装饰手法与低廉的价格才是人们追求的。与之相应的是出版行业的繁荣,《读者文摘》、《生活》、《时代》周刊等刊物风靡全球,且都有超过百万份的发行量。这些杂志印刷越来越精美,并把大量的广告灌输给消费人群,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客观上刺激了商业插画的需求,加之图形语言天然的易读性使商业插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商业插画的应用也从书籍插页扩展到各类时尚杂志、户外广告、包装设计、影视广告等方面,流行文化是今天商业插画的主要领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少年成为流行文化消费的主体,并在70年代成为推动西方社会变化的主力军。这一代年轻人生长在丰裕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于新生事物的狂热追随以及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冷漠都与他们的父辈完全不同,他们更热衷于摇滚乐、波普艺术、嬉皮文化等。商业插画在这个时期也受到了各种流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风格趋向。许多当时标新立异、体现差别的东西,很快被模仿,形成了新的消费风格、形式与时尚。美国波普艺术家约翰斯创作的“靶心”和“国旗”形象,就经常重复地出现于不同的商业插画作品中,已成为代表波普风格的一种视觉符号。嬉皮文化运动中威尔逊设计的具有“新艺术”风格的字体海报作品,由于字体的过分变形而难以识别,但因其体现了嬉皮文化的反文化性,从形式上给人一种怪诞、狂放的感觉,符合嬉皮青年情绪上的要求,因此也被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符号化的标识被使用。正是通过对不同流行文化符号的吸收和使用,商业插画成为年轻人表达自己个性观点的手段和区别不同意识形态的有力武器。另一股流行文化的势力来自于日本的动漫插画,它在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成熟并在亚洲地区的青少年中流行。这种由动漫插画所带动的电子游戏、动画和玩具产业的兴起已形成了一种文化潮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商业插画之艺术形式

现代商业插画的形式主要是通过传播媒体进行分类的。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印刷传播媒体,二是影视传播媒体,三是网络传播媒体。印刷传播媒体形式的插画主要分为期刊报纸插画、招贴广告插画、产品包装插画和企业形象宣传品插画。这一类形式的商业插画发行量大、传播面广、制作周期短,它可以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用户最为普遍的。影视传播媒体形式的插画主要分布在电视与电影中,它与影视广告的区别就在于画面的相对稳定与静止这类形式的插画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比较性较强。作为影视插画也是各厂家与企业加强对商品进行宣传与推广有力的传播媒介。网络传播形式的插画是随着电脑网络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插画形式,它的主要载体就是电脑网络,其特点是形式独特内容互动性强、表现的空间性大。作为新兴的插画形式网络传播媒体的插画也有它的局限性,那就是受众程度的不平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局限性会逐渐消失。通过分析这三种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商业插画作为视觉传达中的一部分必然有它存在的空间,这空间是由社会、商业和文化所给予的。它已经不再是从开始简单的针对特定的信息进行局部传播的艺术形式,而是发展到了传播信息、扩散影响、服务社会的时间、空间和受众面上视觉传达要素。

商业插画的表现手法要讲究插画的大众化和实用化,因此大部分商业插画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表现客观事物,它主要分为写实、抽象和混合三种形式。

商业插画之经济产业

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就不能不先了解插画产品是如何流通的。事实上,它与任何现代产品一样,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三个环节:生产——销售——消费。

1、插画设计师

身为一个数字时代的设计师,必须要掌握几个基本的绘图工具并熟练运用它们,如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等,因为大部分的插画约稿都是通过电子文档的格式来交付的。

同时,插画设计师的工作方式更加的自由和多元化。设计师本人可以选择在设计公司中任职,也可以选择自己成立工作室,或者采用业余兼职的方式。由于软硬件、传播手段的高度发达,越来越多的插画创作者开始倾向于以个人的方式介入市场。一些明星插画设计师则大部分是自由职业者。良好的声誉和出色的才能使他们更容易获得业务。

在互联网的时代,制作个人在线作品集的网站,是一种获得客户资源的好办法。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任何时间使客户能够看到你的网站并了解你的作品风格,这就为设计师提供了许多潜在的客户群。

2、销售商(销售渠道)

在传统的艺术作品销售渠道中。画商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一边以挑剔的眼光物色着画家的作品,一边物色着买主来从中得到利润。

插画设计师虽然直接和客户进行商业往来,但是毕竟寻找客户会花费他们大量的时间。所以许多人选择专业的代理公司来代理自己的作品和联系相关业务和展览,这些公司其实就是扮演着画商的角色。

3、消费插画的人群

在消费插画的人群中间会有热心的消费者和偶然消费者的区别。

同样的一件插画产品,不同的人对它的喜爱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一本老的“文革”时期的连环画。上了年龄的人会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喜爱,而年轻人则毫无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对于这本老连环画年轻人没有相关的文化经验。这种文化经验使人们对插画作品所表现的象征意义产生兴趣,这就造成了热心消费者的出现。并且,这部分消费者越是喜爱就越是关注于这类产品,那么它所积累的相关经验与知识就会越多,相比那些偶然的消费者,对于作品的认识角度也是不同的。

商业插画与一般商品不同的,它是一种文化产业。其运作有别于其他产业的自身规则。美国经济学家凯夫斯在《创意产业经济学》中提出了文化产品的纵向区别与横向区别。他指出“文化产品在它们的特性、基调、风格上也都存在着不同,而这些都是独立于购买者对产品质量,评估之外的。用经济术语来说,它们具有横向区别的。当存在横向区别的产品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时,人们的偏爱程度是不同的。创意性产品通常是纵向区别与横向区别的混合体。”正是文化产品的这个特点才构成了它种类的多样性,消费者也因此从中受益。

商业插画设计常常显示出在不同文化行业间合作的特征,流行漫画作品不仅作为平面出版物大量发行。而且还很可能被改编成动画片,甚至是电影和电视剧。这种现象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趋势。由插画设计引起或者催生出的相关的其他产业都可以被称作“附加值”,这种文化产品附加值的经营也应该被作为插画长期盈利的一部分。在这方面,迪斯尼公司的经验值得借鉴,米老鼠的虚拟形象从漫画书中被搬到屏幕上。并成为杂志、服装、网站等多种文化产品的形象代表,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数十亿美元娱乐帝国的形象代表。但如何签订合同来准确界定插画及其在其他行业中所产生附加值的盈利分成,对于商业插画产业来说是面临的新问题。

尽管有人至今对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不屑一顾,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结合已有了丰硕的果实,而这一趋势也不可逆转,一如商业插画璀璨而短暂的登场方式,这个时代的态度让人激动又让人深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