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苇功效与作用

如题所述

今天给各位分享石苇功效与作用图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石苇功效和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这是什么植物?2、石韦的功效与作用石韦怎么做好吃3、石韦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4、猕猴桃根和石苇的功效5、石韦有什么作用?这是什么植物?石苇
编辑
石苇,又称石_、石皮、金星草等,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高13~30厘米。
生于山野的岩石上,或树上。
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具备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等功效。
可用于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等。
目录
1植物属性
2中药属性
药物名称
药基来源
采集时间
药材性状
炮制加工
性味归经
功用主治
用法用量
用药宜忌
3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4传统选方
1植物属性
植物形态
①石韦,又名:飞刀剑(《植物名实考》),肺心草、蜈蚣七、铺地娱蚣七、七星剑、大号七星剑、一枝箭、山柴刀、木上蜈蚣、肺筋草、蛇舌风,石头僵.
石苇(7张)
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
根茎细长,横走,密被深褐色披针形的鳞片;根须状,深褐色,密生鳞毛。
叶疏生;叶柄长6~15厘米,略呈四棱形,基部有关节,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略下延,全缘,革质,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淡褐色星芒状毛,主脉明显,侧脉略可见,细脉不明显。
孢子囊群椭圆形,散生在叶下面的全部或上部,在侧脉之间排成效行,每孢子囊群间隔有星状毛,孢子囊群隐没在星状毛中,淡褐色,无囊群盖;孢子囊有长柄;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的岩石上,或树上。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②庐山石韦,又名:肺金草、大连天草、箭戟蕨。
高25~60厘米。
根茎肥厚而短,密被细小长披针形的鳞片,边缘具纤毛叶近于簇生;叶柄长10~80厘米,粗壮,幼时被褐色或淡褐色的星状毛;叶片广披针形,长10~30屋米,宽3~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宽,呈荫侧不等的耳形、圆形、心形、圆楔形或斜截形,有时上侧有尖耳,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初时疏被星状毛,后渐光滑,下面密生淡褐色星芒状毛,星芒状毛的芒为短披针形,排列在同一平面上,中脉及侧脉均明显,细脉不甚明显。
抱子囊群散生在叶的下面,淡褐色或深褐色,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③毡毛石韦与庐山石韦极相似,主要不同点:本种的叶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细长针状或线状凿形,且不在同一平面上;叶柄通常较叶片为长。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湖北、四川、陕西、云南、西藏等地。
④有柄石韦,又名:长柄石韦、石茶。
高仅6~17厘米。
根茎细长,密被披针形鳞片,边缘具稍卷曲的纤毛。
叶柄长3.5~11厘米,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广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5~9.5厘米,宽9~28毫米,先端钝,基部下延至叶柄,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疏被星状毛,下面密被灰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短,叶脉不甚明显;孢子叶较营养叶为长,通常内卷使叶片呈圆筒状。
孢子囊群融合,满布于叶的下面,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⑤北京石韦高10~25厘米。
根茎细瘦,被黑褐色鳞片。
叶柄长2.5~9厘米,被星状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6~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白色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或淡褐色星芒状毛;叶稍内卷,但不呈筒状。
孢子囊群多散生于叶下面的较上部分,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河北、山东、湖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⑥西南石韦与北京石韦极为相似,主要不同点:本种叶的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星芒状毛,其芒较长呈针状,略有光泽。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云南、四川、湖北等地。
以上几种植物的根茎(石韦根)、叶上的毛茸(石韦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中药属性
药物名称
石苇-中药材
石_(《本经》),石皮(《别录》),石韦(《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虹霓剑草、石剑、潭剑(《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石背柳(《中药材手册》)。
药基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
采集时间
春、夏、秋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须根,晒干。
药材性状
①大叶石韦一石韦:叶柄近圆柱形,棕色或棕黑色,长6~15厘米,有纵沟,无毛或疏被星状毛;叶片扭曲皱卷,平展后呈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叶基楔形至圆形,全缘,叶面棕色或灰棕色,无毛或疏具星状毛,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被中心具红色圆点的粉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粗短,有的叶表面几乎全部布有孢子囊群。
叶片革质,稍脆易折。
气无,味淡。
二庐山石韦:与石韦相似,惟叶柄较长,无毛;叶片皱缩,较大,长圆状披针形,叶基阔楔形、圆形、近心形或稍呈耳形,显著不对称,背面星状毛的分枝较粗,有的叶片具棕色圆形孢子囊群,与中脉约成60°角斜出平行排列,分布近乎整个叶面,其内常见红色光泽的孢子囊环带。
厚革质,坚硬而脆。
气无,味微苦。
三毡毛石韦:叶柄有数条纵槽,有毛;叶片扭曲卷皱,披针形,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对称,背面密布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有的叶上半部布有孢子囊群。
革质,稍硬。
气无,味淡。
②小叶石韦一有柄石韦:叶柄被棕色星状毛,有1纵浅槽,内密生毛;叶片卷曲成筒状,广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先端钝,叶基楔形,全缘,叶面灰棕色,无毛或疏被星状毛,散布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生粉棕色的中心有红点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短粗,中脉明显,侧细脉均不显。
薄革质。
气无,味微苦。
二北京石韦:叶柄扁平,细长扭曲,有毛;叶片扭曲卷皱,线状披针形或近线形,叶基窄楔形下延成叶柄边缘;叶面浅黄绿色,无毛,背面密被较薄的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叶片背面几乎全部或大部生有孢子囊群。
薄革质。
气无,味微苦。
三西南石韦:与北京石韦相似,惟叶的背面被较厚而松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长,呈长针状,深褐色,略有光泽。
上述两类药材,大叶石韦以叶大、质厚、背面有毛为佳;小叶石韦以叶厚、整齐、洁净为佳。
主产浙江、湖北、河南、河北、江苏等地。
此外,山东、辽宁、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山西、安徽等地亦产。
其中以浙江、湖北、江苏所产的大叶石韦质量为佳。
炮制加工
拣净杂质,洗去泥沙,刷净茸毛,切段晒干。
①《别录》:用之须去黄毛。
②《日华子本草》:入药去梗,须微炙用。
一法以羊脂炒干用。
性味归经
苦甘,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微寒。
④《贵州草药》:味辛,性平。
入肺、膀胱经。
①《滇南本草》:入小肠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膀胱二经。
功用主治
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①《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淋沥遗溺。
④《本草经》: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
⑤《滇南本草》:止玉茎痛。
⑥《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⑦《植物名实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⑧《闽东本草》: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用药宜忌
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滑石、杏仁为之使。
得昌蒲良。
②《本草从新》:无湿热者勿与。
③《得配本草》:真阴虚者禁用。
3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石苇、有柄石苇、庐山石苇的全草均含黄酮类.石苇全草尚含皂甙、蒽醌类、鞣质等;石苇叶分离得结晶成分β-谷甾醇、山奈酚、槲皮素、异槲皮甙、三叶豆甙、绿原酸和蔗糖.有柄石苇全草尚含酚性物质、树脂、皂甙.庐山石苇全草尚含果糖、葡萄糖、蔗糖、有机酸和酚性化合物.此外,尚分离出结晶成分延胡索酸、咖啡酸和异芒果甙等.
化学成分
含绵马三萜(diploptene)、皂甙、蒽醌、黄酮、β-谷甾醇。
药理作用
⒈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庐山石苇的多种提取物口服,对二氧化硫引咳法引咳的小鼠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但不及可待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但各种提取物均无明显平喘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庐山石苇对大鼠慢性气管炎有治疗作用.
有柄石苇浓缩提取物给小鼠口服,亦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⒉其他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石苇对痢疾杆菌、尤其是福氏杆菌以及肠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金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石苇煎剂尚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①治疗支气管哮喘4~9岁每日用石韦全草5钱,10~15岁1两,16岁以上1.5两。
每两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趁热加入冰糖1两,分3次服,3天为一疗程。
观察11例,服药后喘息消失者7例,减轻者2例,无改变者2例。
多数在服药的当天哮喘症状即开始平息,其他症状于次日或第3天消失,但停药后往往仍有复发,复发时间最短者为2周。
复发时再用同法治疗,仍然有效。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曾采用庐山石韦单味煎剂、冲剂、提纯石韦410糖浆及复方庐山石韦冲剂进行临床观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其中以石韦410糖浆的效果较为满意。
一煎剂:鲜庐山石韦全草每天1.6两(第一疗程用全草,第二疗程去毛、叶柄及主脉),头煎加水300毫升,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加水150毫升,沸后煎20分钟。
混合2次煎液,以8层纱布过滤,分2次服。
疗效:第1疗程服药人数计21例,有效率为47.6%,其中显效1例。
服药2个疗程的16例,有效率为87.5%,其中显效1例。
副作用主要有心馆,胸骨后不适,饥饿感,尿量增多及头晕,停药后症状即消失。
二冲剂:日服3次,每次1包,相当于生药1两。
治疗117例,服药一个疗程的有效率为47%,其中显效12例,好转43例,无效62例;两个疗程的有效率为57.6%,其中近期控制者3例,显效22例,好转39例,无效47例。
继续服用到3、4个疗程时,有效率可增至87.5%与82%,显效率增为46.2~51%。
说明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
三提纯石韦410糖浆:每天2次,每次15毫升(相当生药1.5两),10天为一疗程,共服二个疗程。
治疗40例,第一疗程有效者31例(78.2%),其中显效16例(40%);继续服用第二疗程的36人,有效率为88.9%,显效率为55.6%。
个别患者每天服3次,疗效更为显著。
四复方石韦冲剂:用庐山石韦15两,江剪刀草1两,煎成浓汁,焙干,制成粉末,加适量糖粉,每天分3次,开水冲服。
10天为一疗程。
共治疗278例,有效者200例(72%);其中近期控制13例,显效51例(23%)。
大多数患者在服药2~3天后见效。
在使用石韦各种剂型,特别是提纯石韦410糖浆过程中看出,石韦具有良好的消痰作用,一般治疗1~2天后,痰量减少,粘稠度减低,咯痰转爽。
这对改善通气功能,防止继发感染,从而减少对组织细胞的损害,促进病变的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复方石韦(与江剪刀草合用)镇咳作用较单味石韦为佳,平喘作用两者均较差,消炎效果也不佳。
用有柄石韦全草,压榨去毛及孢子,水煎制成糖浆。
第1~4日,按每天含生药1两分3次服。
第5~10日,每天剂量加倍。
第11~15日照第1~4日剂量服。
治疗50岁以上的重症患者12例,其中喘息型8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2例,显效1例,进步2例;单纯型4例,仅有1例显效。
说明石韦糖浆对喘息型患者疗效较好。
③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一煎剂:取有柄石韦叶20片左右(相当于2~3克),加水500~1000毫升,每日1剂,煎分2次服。
亦可用开水浸泡,当茶饮。
二片剂:每片含生药0.5克,每次2~3片,日服3次。
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9例,36例有效;肾盂肾炎20例,17例有效。
据观察,服药2~3天后,尿量即增多,浮肿逐渐消退。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以3个月左右为一疗程,急性肾小球肾炎疗程为10天左右。
4传统选方
①治血淋:石韦、当归、蒲黄、芍药各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方》石韦散)②治淋浊尿血:石韦、猪鬃草、连钱草各五钱,煨水服。
(《贵州草药》)③治石淋:石韦(去毛)、滑石各三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
(《古今录验》石韦散)④治尿路结石:石韦、车前草各一两,生栀子五钱,甘草三钱。
水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
(《南昌医药》⑴:14,1972)⑤治心经蕴热,传于小肠,始觉小便微涩赤黄,渐渐不通,小腹膨_:石韦(去毛,锉)、车前子(车前叶亦可)等分。
上浓煮汁饮之。
(《全生指迷方》石韦汤)③治痢疾:石韦全草一荫,水煎,调冰糖五钱,饭前服。
(《闽东本草》)⑦治崩中漏下:石韦为末,每服三钱,温酒服。
(《纲目》)⑧治咳嗽:石韦(去毛)、槟榔(锉)等分。
上二味,罗为细散,生姜汤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石韦散)⑨治慢性气管炎:石韦、蒲公英、佛耳草、一枝黄花各-两。
水煎浓缩,分二次服。
(中医研究院《攻克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30,1971)⑩小便淋痛。
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⑾便前有血。
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⑿气热咳嗽。
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⒀崩中漏下。
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石韦的功效与作用石韦怎么做好吃对于石韦,大伙都熟悉吧,它是一种性苦而寒的中药,不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还能有效治疗人体某些疾病,因此,深受大家的青睐和喜欢,那么,那么石韦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石韦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石韦怎么做好吃?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示。
石韦的功效与作用:
1、石韦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化痰的功效
它具有清热化痰的效果,若经常喝的话,能有效治疗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试吧。
2、石韦的功效与作用---止咳平喘的功效
它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将它泡水服用之后,其内含的异芒果甙具有很好的镇咳功效,但这种效果比不上可待因的作用。
3、石韦的功效与作用---清热止血的作用
它有清热止血的效果,对子宫出血、出血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在使用时可直接煎服,也可与生地、丹皮、三七等同用。
4、石韦的功效与作用---利尿通淋的作用
石韦性苦而寒,有利水通淋的效果,上能清肺热,下能利膀胱,有利水通淋之效,对小便涩疼痛,少腹拘急,尿红或浊,尿中挟砂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5、石韦的功效与作用---抗菌作用
石韦除了有以上功效之外,还有抗菌的效果,据研究表明,石韦对金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石韦怎么做好吃:
1、石韦怎么做好吃---二石茶
准备:石韦5g、滑石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直接饮用。
功效:清利湿热,化石止痛。
2、石韦怎么做好吃---石归茶
准备:石韦5g、当归3g、蒲黄3g、芍药3g、花茶3g。
做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直接饮用。
功效:清热通淋。
3、石韦怎么做好吃---石韦茶
准备:石韦5g、绿茶38g、冰糖10g。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直接饮用。
功效:利水通淋,镇咳,祛痰,平喘。
文章总结:石韦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石韦怎么做好吃的相关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了,其实,石韦的功效还有很多,但在使用时,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有效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子宫出血、出血、小便涩疼痛、尿红或浊,尿中挟砂等疾病。
石韦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石韦,味甘苦,性微寒,有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的作用。
①止咳:石韦可以清除身体肺热,具有止咳喘的作用。
②抗菌:将它煎剂,对于变形杆菌和金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③利尿:它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小便疼痛、尿红或尿浊等症状。
④化痰:它微寒能清除肺热,性苦能燥湿,湿能化痰。
⑤止血:可以用于淋证,本品药性寒凉,可以清利膀胱而通淋,又因其有止血的作用,所以可以用于血淋,膀胱湿热的淋证等。
扩展资料
临床应用
①治疗支气管哮喘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曾采用庐山石韦单味煎剂、冲剂、提纯石韦"410"糖浆及复方庐山石韦冲剂进行临床观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其中以石韦"410"糖浆的效果较为满意。
③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韦
猕猴桃根和石苇的功效1、猕猴桃根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根皮,猕猴桃根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的功效,猕猴桃根有治疗肝炎,水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浊的作用。
功效:清热,利尿,活血,消肿。
主治:治肝炎,水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浊,带下,疮疖,瘰疬。
2、石韦的功效与作用是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崩漏,咯血,吐血,石韦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石苇散,石韦茶,石韦治尿结石茶,石韦王不留行散。
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石韦有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的功效,石韦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石韦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支气管哮喘,对于一些慢性气管炎,以及急性、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石韦有什么作用?止咳:石韦可以清除身体肺热,具有止咳喘的作用。
抗菌:将它煎剂,对于变形杆菌和金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利尿:它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小便疼痛、尿红或尿浊等症状。
化痰:它微寒能清除肺热,性苦能燥湿,湿能化痰。
1、止咳
石韦微寒,可以清除身体肺热,具有止咳喘的作用,比如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等,将它的提取物给小鼠服用,有十分显著的止咳作用。
2、抗菌
石韦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经过研究,将它煎剂对于变形杆菌和金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另外它还具有止血的功效。
3、利尿
石韦性苦微寒,它不仅能清除身体肺热,还能利膀胱,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将它用于小便疼痛、尿红或尿浊等症状,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4、化痰
石韦入肺经,微寒能清除肺热,性苦能燥湿,湿能起到化痰的作用,一般将它用于因肺热而引起的咳喘,比如支气管炎等的辅助治疗。
石苇功效与作用图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石苇功效和作用、石苇功效与作用图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