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三大原则”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般所说的“机器人三大原则”是指艾扎克·艾西莫夫在著作《我是机器人》中所提的“机器人工学三原则”。
第一条:机器人不得危害人类。此外,不可因为疏忽危险的存在而使人类受害。
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命令违反第一条内容时,则不在此限。
第三条:在不违反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9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后来又补充了机器人零定律:
为什么后来要定出这条“零定律”呢?打个比方,为了维持国家或者说世界的整体秩序,我们制定法律,必须要执行一些人的死刑。这种情况下,机器人该不该阻止死刑的执行呢?显然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就破坏了我们维持的秩序,也就是伤害了人类的整体利益。

所以新的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定律为:

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除非这违反了机器人学第零定律。

相关起源
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引发一些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为了保护人类,早在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阿西莫夫也因此获得“机器人学之父”的桂冠。

三大原则
一般所说的“机器人三大原则”是指艾扎克·艾西莫夫在著作《我是机器人》中所提的“机器人工学三原则”。阿西莫夫也因此获得“机器人学之父”的桂冠!

第一条:机器人不得危害人类。此外,不可因为疏忽危险的存在而使人类受害。

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命令违反第一条内容时,则不在此限。

第三条:在不违反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第2个回答  2021-03-29
1942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作品《我,机器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

第三条: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三原则”这简单的定律已经无法满足现状了。英国标准协会编写了一份文档,希望能够以此来帮助科学家们发明出更加富有情感的机器人。文档定义了一些宽泛的道德准则,比如机器人的设计不应该以杀害或者伤害人类为唯一或首要目的;责任人应该是人类而非机器人;任何机器人都应该有负责人。此外,文档还提到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例如,人类是否应该与机器人建立感情联系。

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上,专家们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提升机器人性能上,却在人性问题以及伦理道德问题上缺乏关注度。莫拉维克曾在《机器人》一书中指出,未来需要通过并采用一系列法律,来对自动化企业进行约束;法律应当对这些企业进行限制,并控制机器人的增长,以防止它们拥有过度的能力,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除此之外,他还认为机器人不会产生感情。他们没有进化史,对它们来说,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不会产生和人类一般的同情、怜爱等丰富的情感,所以人类最好不要对对机器人产生太多感情
第3个回答  2021-03-29
001 氢能源汽车
【氢能源汽车】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和轻油作为燃料驱动的汽车。氢能源是一种备受期待的绿色能源,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已经有多种将氢气搭载或储存在汽车上的方法,日本、美国以及德国等国家使用能够大量吸收氢气的储氢合金(金属氢化物)储存氢气,成功开发出了按需释放氢气进行燃烧的氢能源汽车。
👀
   
002 同步辐射光源
【同步辐射光源】带电粒子作加速运动时,在磁场的影响下,部分能量会以电磁辐射形式耗散。同步辐射光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非常明亮;②包含从可见光到 X 光等各种波长的光;③具有极好的方向性。目前,同步加速辐射已被应用于材料工程学和生物工程学领域,日本在播磨科学公园都市建立了大型同步加速辐射设施,用以进行蛋白质结构的解析、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物质结构和特性分析等研究。
👀
   
003 蛋白质工程学
【蛋白质工程学】蛋白质是由 20 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数量和顺序千变万化组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有机物,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工程主要通过分析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借助计算机对其进行分子设计并测试产物性能,利用基因工程学技术人为删去或插入一段遗传密码以改变蛋白质编码基因中的某些部分,从而合成新的蛋白质。如,对蛋白质中的天然酶进行改造,使其适用于工业生产,或将其研制成医药品。
👀
   
004 COE
COE(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指在某个领域内,从事世界最尖端学术研究的研究组织。卓越中心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研究人员、专业的指导者、灵活的研究管理体制、先进的设备、充足的工作人员等。卓越中心会得到全球所有具有相同研究方向的学者的关注,成为该领域的信息交流基地。目前,世界各国为了促进本国高科技的研究,均在推进建设卓越中心。
👀
   
005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R)】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生成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这个词最早是由超现实主义诗人安托南·阿尔托创造的。一般认为伊凡·苏泽兰特于 1968 年研制出的头盔显示器是最早的虚拟现实技术,但实际上,虚拟现实所追求的并不只是影像和声音等视觉或听觉上的感受,而是包括触觉在内的人体五感上的体验。目前,除了游戏等领域,虚拟现实还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远程操控、飞机等的模拟操控等各个方面。
👀
   
006 信息
“信息”究竟指的是什么?信息的英语是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的拉丁语语源 informationem 是将心灵或精神外在化的意思。如此一来,信息可以说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如上所述,信息与生命、心灵、知识体系、教育、交流、通讯、操控等各种概念具有广泛的联系,随着计算机科学、通信和控制工程学的发展,信息的概念变得更为复杂,而对信息的力量加以利用的学科就是信息工程学。
👀
   
007 信息工程学
在香农等人所提出的信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工程学,具有信息的生成、传递、收集、存贮、处理等五大要素。信息的生成是指创造新的信息。例如能够代替手工进行静态绘图和动态绘图的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可以从海量数据库中提取必要信息的数据挖掘技术(Datamining)。信息的传递是指电信和通信技术,也包括互联网和网页设计等。信息的收集是指在搜索引擎等网络上搜集信息,或利用图像识别等方法获取现实世界的信息。信息的存贮是指为了高效保存信息而使用的压缩等技术。信息的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计算处理、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
👀
   
008 机器人学
【机器人学】是信息工程学的集大成,机器人学几乎运用到了关于信息的所有技术,例如驱动机器人手足做出动作的驱动器技术、对外界信息进行知觉认识的识别技术、控制行为和运动的技术、能够对任何事物进行综合判断的人工智能技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数字家电、智能手机、自动驾驶、3D 打印、无人机。虽然创建于 20 世纪的信息工程学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但它已经完全渗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方便地”享受服务的泛在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技术。
👀
   
009 克劳德·香农
【克劳德·香农】美国电气工程家、数学家,被誉为“信息论的创始人”。除了信息和通讯领域外,香农在密码以及数据的压缩和符号化等领域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早在计算机出现以前,香农就已经提出了“比特(bit)”这一表示信息量的度量单位,为原本只是被当作计算器使用的计算机赋予了信息的概念,奠定了当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
   
010 机器人三原则
【机器人三原则】指“机器人不可伤害人,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这三个原则。机器人三原则最早是由科幻小说家伊萨克·阿
第4个回答  2021-01-19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是因不作为使人类收到伤害。2: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3:在不违背第一和第二法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