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4次闭眼,一个石雕像怎么也会有动作呢?

如题所述

乐山大佛高71米,据说乐山现在最高的建筑只有68米,矮大佛3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乐山似乎得到了大佛的保佑。

据说,唐玄宗时期,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水交汇处经常发生沉船事件,当时的老百姓迷信,乐为镇住这不平静的江水,于是修建了一座大佛,便是现在的乐山大佛。

而非常奇特的是,自乐山大佛修建好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沉船事件了。由此,乐山当地人更加笃信佛教,并亲切地称乐山大佛为“大佛老爷子”。

乐山大佛也因此成为了乐山的标志,经过一千多年的风云变幻之后,乐山大佛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一个佛教胜地和旅游景点。

据说,乐山大佛有很多奇妙之处,它会为当时发生的一些事产生喜怒哀乐的表情,而且还曾今四次睁眼和闭眼,这是怎么回事呢?

乐山大佛这四次睁眼闭眼分别发生在1962年,1963年,1976年和2000年。

第一次闭眼:1962年我国经历自然灾害,全国都十分缺少粮食,乐山大佛不忍看见这佛人间炼狱般的惨剧,于是便紧闭了双眼,而且还留下了眼泪;

第二次睁眼:1963年,乐山大佛又睁开了眼睛;

第三次闭眼:1976年我国失去了三位伟人,而且我国唐山还爆发了大地震,无数人死去。乐山大佛悲悯天下众生,于是紧闭双眼。

第三次睁眼:2001年,我国申奥成功, 这是我国第一次将要举办奥运会,乐山大佛因此开心地睁开了眼睛。

那么,乐山大佛真的可以睁眼闭眼吗?

按照某度的说法,是因为工业建设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在下的雨是酸雨,将大佛眼睛中间眼珠的颜料腐蚀掉,所以远处看才感觉大佛闭上了眼睛;后来人们又重新把颜料给涂上去了,所以又睁开了眼睛。

但是,我对这个说法并不认同。

第一,我国在上世界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工业发展还不成熟,再加上乐山地区自然环境良好,怎么会有酸雨呢?

第二,即使是有酸雨,那么也会把大佛的其他颜料,比如说眉毛和头发也腐蚀掉才对,不会只腐蚀眼睛,所以这个说法说不通。

第三,大佛流泪是因为当初设计者考虑到排水问题,在大佛上设计了排水系统,我们看到大佛流泪,只不是是因为大佛在排水罢了。

第四,2000年之后也发生了很多事,比如说汶川大地震,那为什么乐山大佛就没有闭眼呢?难道大佛不再悲悯众生了吗?所以对于大佛之所以睁眼闭眼,是因为有大事发生这个说法,我也不太认同。

我觉得大佛睁眼闭眼这件事绝对不会因为环境污染,很有可能是好事者故意而为之。因为在乐山当地,人们对于大佛是很崇敬的,为了让人们更加崇拜佛祖,也为了让人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心中生出希望,于是便有好事者对大佛做了一些手脚,而后又被人给修复了,所以就给人一种大佛睁眼闭眼的假象。

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但事我认为是酸雨的可能性确实不是很大。还有人说是因为佛祖显灵,所以才睁眼闭眼的。对于这种比较迷信的说法,我也不是太认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7

众所周知,我国四川省的乐山大佛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石雕佛像,乐山大佛在是佛像同样也是山,自建成以来,当地百姓一直认为乐山大佛是保护他们幸福平安的福祉,以此同时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乐山市只为看一眼乐山大佛。根据相关的记载,乐山大佛作为一座石雕佛像曾经四次闭上眼睛,都是因为当地工业污染导致酸雨产生,因此就出现了佛像闭眼的现象。

首先,乐山大佛是唐朝时期历时近百年才建成。乐山大佛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是岷江、青衣江以及大渡河流域交汇之处的凌云山山麓之中,因此又被称为凌云大佛。乐山大佛在唐玄宗时期就已经开始开凿了,当时修建到佛像肩部的时候,因海通和尚仙逝而中断修建工程,后来经过三次重启下,通过三代工匠的努力,直到唐德宗时期才得以竣工,前后历时九十年。乐山大佛高71米,与凌云山齐高,脚踏大江,两侧的沿江山崖壁上还有两尊高达16米的护法天王石像以及数百上千尊石像,和大佛形成庞大的佛教石雕艺术群。

然后,乐山大佛闭眼是因为工业污染。根据相关记载,乐山大佛在历史上曾经四次闭眼,前三次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最近的一次是在21世纪初,虽然民间对于乐山大佛闭眼都很多说法,但这些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后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乐山大佛闭眼是因为酸雨的关系。四川当地的工业发展非常迅速,所以导致空气质量不断变差,而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酸雨。乐山大佛头部后面有一个排水系统,当乐山大佛遇到酸雨之后,大佛就会开始排水,因此就产生了闭眼的假象。其次乐山大佛主要是由砂岩制作而成的,在二十世纪的时候旅游业还没有发达起来,导致乐山大佛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因此才会两次闭眼,后来我国的防腐技术以及修缮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才让乐山大佛外表保持完好。

最后,除了要注重科技技术的进步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自然环境保护问题,不然这座历时近百年才修建好的大佛就很难留给后人了。

第2个回答  2020-09-16

最近一段时间,四川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灾,乐山市的洪水甚至淹没了乐山大佛的脚掌,一时间乐山大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在这次事件发生之前,乐山大佛也一直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

据统计,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乐山大佛一共发生过四次“闭眼”事件,而且每次乐山大佛闭眼睛的时候,我国国内都会发生一些比较重大的事件。这四次大佛“闭眼”事件分别发生在1962年、1963年、1976年和2000年。

其中1962年和1963年我国发生了很严重的灾害,也就是通常说的三年饥荒,当时被饿死的老百姓不少。人们认为大佛在这两年“闭上眼睛”是因为不忍心看到我国发生这样的灾难。1976年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里,我国先后失去了三位伟人:周总理,朱总司令和毛主席。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莫大的损失,所以在这一年里大佛于心不忍闭上了眼睛。

而2000年的情况比较不一样,这一年对于我国来说是喜事连连的年份。在这一年中,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而且还申请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权。所以在这一年大佛闭上眼睛是因为他为我们国家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喜极而泣。

当然,以上这些说法都是人们主观加在大佛身上的,乐山大佛本来就只是一座雕像,他是不可能有表情的,也不会有所谓的“闭眼”动作。那么乐山大佛的四次“闭眼事件”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乐山大佛是从唐朝玄宗时期就开始修建的,用了整整90年左右的时间才完工,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乐山大佛前面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条河流交汇的地方,水流情况比较复杂且凶险。在乐山大佛修建之前,这片地区经常发生翻船事件,当时的人们为了保佑过往的船只平安无事,于是在这片地方修建了一座大佛,这就是四川乐山大佛的来历。说来也奇怪,自从大佛落成后,那片水域再也没有发生翻船事件。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乐山大佛闭眼事件其实并不是真的闭上了眼睛,而是因为大佛眼珠的涂料掉色了。而大佛眼珠涂料掉色的原因是酸雨飘到大佛雕像的眼睛里和眼珠的涂料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大佛眼珠的黑色涂料被抹去。眼珠褪色后的大佛看起来就好像是闭上了眼睛似的。

以上就是科学家给出的乐山大佛“闭眼事件”的解释。由此可见,乐山大佛并不是真的会闭上眼睛,而是因为当地环境受到了污染,产生了酸雨,在酸雨的作用下,乐山大佛的眼珠涂料褪色而已。

第3个回答  2020-09-16

在四川省凌云寺侧,坐落着一座高71米,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的乐山大佛,这座大佛开凿与唐玄宗时代,是出于避免镇江沉船事件的目的而开凿的,这是老百姓而开凿的,在如今也是世界文化遗产5A级风景区。

在修建这座大佛时,曾经死过一个人,海通和尚。海通和尚死后,海通和尚的弟子继续修建,一共耗时90年才将这座乐山大佛修建好,乐山大佛修建好了以后,就好像通灵性一样,就好像真的是天上的弥勒佛,就好像真的是在庇护着千千万万受苦的老百姓。

乐山大佛一般都是睁着眼睛的,可是有时候也会闭眼,而且只要乐山大佛一闭眼就预示着灾难发生。1962年,老百姓遇上了三年连续的饥荒,颗粒不收,活生生的百姓即将就被饿死,刚出生的婴儿也饿死襁褓,岷山河边漂浮着成千上万的尸体,大佛就这样看着这场凄凉的人间悲剧,默默地闭上了眼睛,留下了不忍的泪水。1963年,灾情减轻,乐山大佛又睁开了双目。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的就是难过痛苦?真的就是他已经通了灵性了?并非如此,总所周知,四川省位于季风气候区,雨量丰富,经常下雨,又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办工业,并且不注重环境保护,尤其是五一计划时期,重心全部在工业发展上,锻造了无数钢铁。

排放着污水不经过处理,就此污染了当地的环境,产生了酸雨。四川省也是酸雨多发地区,闭眼则是酸雨的黑壳效应,造成了闭眼的效果。在19世纪中期的以前,很少使用煤炭石油,所以环境污染也就比较少,酸雨也不那么严重,所以我们有必要保护环境。

第4个回答  2020-09-17
佛像闭眼原因是因为当地的酸雨,是黑壳效应。因为乐山大佛处于四川盆地,近代,空气污染导致酸雨现象严加重,湿度较大,会有大量的酸雨湿沉降,然后发生化学效应,佛像的上眼睑变黑,多处表皮脱落,造成了闭眼的视觉效果。睁眼是因为政府进行了维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