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知道哪个植物治哪个病的?

如题所述

是靠嗅一嗅和尝一尝,用自身的咸觉反应来决定,药物的性味,阴阳性属,和行途归经。也经过对药物的加工炮制,来改变要物的性味,和行途归经,来达到调节身体气机,治愈疾病的效果。依据采药的时令,来断定药性的衰胜,和阴阳性属关系。同一种类的药物,如生长的环境不同,或采药时令不同,那此药的功用和行经也就会有差异,难以尽同。一个良好的中医师,都具备感应药物的功能。这样的功能是依靠传统中医理论,修持而得的。常人不能是因常人与环境和万物沟通的关窍退化不通而造成的。如依法修持都会启开是之通达,是.身体经过嗅和尝都会有所感应的。现在很多动物都还具备此种功能。它们嗅一嗅,尝一尝。就能分辩出,能食用的和不能食用的,能用于身体回复,和不利自身的食物和花草能食用和不能食用它们都分辩们很清楚。我都可以做到嗅、尝,花草知性味,对自身有何功用,是升是散,是凝是降。行表还是走里,走阴经是行阳经我刮身体皆能感应到。我就是看黄帝内经看的,也因于对此道爱好,时不时的去野外寻些花花草,嗅一嗅或尝一尝其味道,和辩一辩什么药性,是凉或是热,是寒或是温。回家在查查药书是怎样写的,垒年集月久了我也不知不觉的就具备此功能,一嗅花草身体就有了感应。后来就买来中药嗅一嗅。所以说,药物归经而行是真的,古人没骗今人。我也嗅尝过西药,其实西药和中药一样,服用后,也是行走归经。只是现在的人没经过,嗅尝药物的煅练,使自身关窍闭塞,不能与外物的性味沟通而亦。所以今人与西医多者,不想信药物归经之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15
古人炼丹,根据五色五味五气来分辨药性。某条经络出了问题,用相应药性的药物,比如黄连味苦寒入心,所以能燥能降,降心火使人安眠,燥湿热以治痢疾。应用于临床,便观察出它更多药理作用,记载进内经当中。这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研究出来的。
第2个回答  2018-08-15
古人的体质杂质甚少,就好像那些吃素的和尚跟练气功的人,他们对草药食物的敏感度都比现代人强得多,因为现代人吃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身体离自然已经相去甚远。就好比古人说针灸一针可以通到整条筋脉都有感觉,现代人几乎很少有这种人了,但是非洲人却像古人那样的体质一样,非常敏感一针通全到整条筋脉,明白了?意思就是现代人已经没有人有那样可以体验到要吃下去会对哪个脏腑起到明显作用的人所以只能听从古人的经验再看效果。
第3个回答  2018-08-15
我们很早就使用文字,并且由于战乱不断,人口迁徙,使得文字能够随着人口的转移而进行大范围的交流。
你记录一样,我记录一样,再加上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比如吃啥补啥。吃猪腰子补肾,吃红色果实补血,吃黑色的能治少白头,吃核桃补脑,吃人参啥都补。再由一些专业人士收集添补进而成书。
第4个回答  2019-06-09
是我的老祖宗神农氏(炎帝、后得姓有吕)尝百草总结出来的,可惜没有申请专利,不然我们后代至少吃药不要钱吧。当然这是开玩笑,中医中的草药肯定是几千年民间积累的过程,千千万万个赤脚医生都在继承并尝试用不同的组合治病,每一代总有狂人到处汇总汇编再传承下来,很多人揣摩里面的道理并世世代代不断完善形成中医不堪一击的理论,不堪一击是因为它不是以科学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主观臆想出来的经验理论,但是中药和经络治疗比起阴阳理论是非常实用的,需要科学化来充分的发扬光大,就像青蒿素一样。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