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人寿早期发展中的三股力量是?

如题所述

“什么叫解放思想? 我们讲解放思想, 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声,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了,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并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产生和发展,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力武器和宝贵经验。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五四时期开始,先进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就站在中国社会前进的浪头,勇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引领中国社会不断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那时起的上个世纪里中国共产党人先后经历了五四时期、延安整风、真理标准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的四次重大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前进。在当代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之后中国社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回顾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积极地参与新的一轮思想解放运动。
一、 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的历程回顾
(一)五四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不愿遭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华儿女英勇反击,四处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然而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这些反帝反封建的救国运动均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中以失败而告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革命果实很快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阀势力窃取,民主共和并未实现。先进的中华儿女仍在黑暗中苦闷彷徨。
1915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的旗帜,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人们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起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中国人民的觉醒,为人们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创造了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一部分知识青年开始关注并介绍俄国革命及其革命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把《新青年》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在它的影响下,1919年5月爆发了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中国的先进青年们渐渐接收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作为拯救中华民族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为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带了新的希望,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五四时期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这次思想解放极大地启导了人们觉悟,激励人们人去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解放而继续奋斗;在中国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延安整风时期
进入1941年后,日本侵略者对敌后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加之蒋介石集团的封锁,人民抗战进入了最艰难时期。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党内团结,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党内错误,彻底清除造成过去“左”、“右”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实现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克服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整风运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采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歪风进行了集中整顿: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延安整风取了得很好的效果。
延安整风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是五四时期以来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破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迷信和束缚,端正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过整风,全党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一致,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革命事业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真理标准大讨论
1976 年10 月,党中央果断地粉碎“四人帮”,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获得了有力的契机,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生产活动中去。但是,却出现了国民经济徘徊不进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人们的思想依然被禁锢着:一是由于十年“文革”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混乱对人们的困扰依然很大,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二是由于当时中央负责人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些禁锢严重束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从根本上着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的观点,揭开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序幕。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理论上、路线上和实际工作中的拨乱反正,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路线。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思想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1978年,百废待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1978 年11 月,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产生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拨乱反正等,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
(四)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南海清风,一代伟人讲述着春天的故事。二十世纪末复杂的国际形势使我国面临巨大考验,于是国内的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并提出了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南巡讲话科学地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讲话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开好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五)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
2007年,风云际会,十七大再奏起思想解放的旋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同时,党的十七大还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2012年,党的十八胜利召开,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我党把解放思想写入十八大报告中,并把其作为主题,足见我党对其重视程度,在新时期对解放思想的认识与重视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区;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经济社会发展又处于矛盾的凸现,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面对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通过对我们党解放思想历程的回顾,充分认识到解放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可见,解放思想是具有至关事业兴衰、决定大局的原则问题。新时期党和国家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实践和全部理论创新,都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二、 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历程的启示
(一) 解放思想要与思想领先相统一
思想领先,是思想政治工作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基本含义是:思想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但思想又往往受到这样那样的束缚,不能每时每事符合客观实际,这就阻碍了事物的正常发展,产生了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是思想的开放性、变革性、创新性活动。根据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要求,解放思想,就是从违背事物本来面目的思想认识中解放出来,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落后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从片面性、绝对化的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从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从狭隘、偏执的思想境界中解放出来。因此,我们无论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紧密结合实践把人的思想搞正确,同时以正确的思想引领社会实践。通过实践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进而实现科学发展。
正是看到了解放思想在思想理论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这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努力探寻适合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解放思想要与以人为本相统一
为什么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是解放思想的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主体,也应当是享有主体。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既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与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人民谋利益。离开这个根本目标,解放思想就会迷失方向。现在有些地方的领导同志,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忽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甚至为了个人利益的需求,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比如勒紧裤带也要建筑豪华办公楼馆、几十年都不会过时的广场等等,而老百姓却没房子住,其他民生问题也没很好解决,这种“见物不见人”的观点和实践与解放思想、以人为本是背道而驰的。
解放思想和以人为本必须相统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加快解决同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加快做好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尽快解决有上学难、住房贵等问题。使人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只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三)解放思想要与科学发展观相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解放思想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发、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把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方面,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发展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进出口贸易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民群众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可以说,这种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要想使中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实现以下政变:在发展理念上,由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高转化,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在发展路径上,由依靠高投入、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由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引进来”向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转变;在发展目的上,更加注重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另一方面,还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