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征

如题所述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总体稳定是世界形势的主流。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转变为缓和,由对抗转变为对话。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严峻挑战,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已成为共识,尽管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局部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由于历史结怨、格局转换、民族矛盾、宗教对立、力量失衡、外部插手、资源纠纷、武器扩散等因素,导致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一度出现增多的势头。

2、大国关系相对稳定 地区国家相互靠拢

冷战结束后,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合作化程度的提高,使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去发展自己的经济,逐渐显露出“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的跨国化体系。

近年大国之间在合作和斗争中相互制约,因而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未打破。同时广大中小国家联合自强的趋势明显加强,并且成立了一些地区组织。

3、世界军备下降幅度参差不齐,质量建军成为主要竞争形势

由于国际形势日渐缓和,使全球性军备竞赛有所降温。但是,一些地区性军备竞赛有所升级,特别是世界各国质量建军的步伐明显加快。

扩展资料

国际战略格局作为国际斗争的直接产物和国际战略运用的必然结果,其构成要素是国际战略力量。国际战略力量由多种力量要素构成:

一是政治力量,主要有政治稳定力、政治组织(协调)力、政治影响(号召)力;

二是经济力量,主要有生产力、经济开发力、经济资源配置(利用)力及其储备力等;

三是军事力量,主要有常备军力、后备军力、战争动员力等;

四是科技力量,主要有科技发展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力、科技创造发明力等;

五是社会文化力量,主要有社会凝聚力、社会文明影响力、历史传统继承和发扬力等。

国家力量或国家集团力量的这些要素,虽然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但只要各个要素构成整体,充分发挥综合影响力,就能真正构成国际战略力量,并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应有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华北理工大学-国防教育网-国际战略格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5

第2个回答  2016-11-01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政治利益的划分情况。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悄然变化。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形成了以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主,其他国家三派鼎立为辅的政治格局。
  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改变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于欧洲格局的剧变,能够与美国抗衡的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充当了世界警察和各国家长的角色,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抛开联合国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于不顾。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可以看到,例如美国无耻地策划了海地等国家的内战使之分裂,先后发动战争,以冠冕堂皇的借口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还如法炮制地借口核问题把矛头指向朝鲜和伊朗,至今仍然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这一系列事实说明,尽管美国对待各国的方式不同,但其实质不会改变,那就是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要和强权政治,以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哪个国家反抗,就要对那个国家进行制裁;哪个国家顺从,就要对那个国家进行控制。美国的这个野心不灭绝,其行为就可能停止,所以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里,美国依然会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将会成为未来世界政治格局不会改变的核心。
  其他国家三派鼎立之势
  在以美国为中心的政治格局下,世界其他国家的对美关系成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主线,目前基本形成亲美派、反美派与中间派这样的三派鼎立之势。
  所谓亲美派是指在政治上追随美国,在外交、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或多方面依附于美国的国家和地区。亲美派以英、日、韩等国家为主。这些国家在政治上追随美国,美国的就是正确的,与美国相对立国家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在经济上依存美国,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这些国家即使在短期内与美国的关系有些许波动,但整体相互交往过甚。
  所谓反美派则是指在政治上反对美国,在其他方面基本不依附于美国的国家和地区。反美派以伊朗、朝鲜等国家为主。由于这些国家未推行美国的西方民主制度,对美国在全球扩张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被称为“无赖国家”,成为美国重点打击的对象。
  中间派是指那些既不亲美也不反美的国家。中间派主要包括两类国家,一类是行为保持中立,不与美国产生太多联系的国家,这类国家比较少;一类是态度保持中立,既不反对,也不支持,虽然与美国有较多的联系,但在处理与美关系时比较谨慎,不向任何一边倒的国家。中间派以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为主。这些国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既不完全赞同美国的一切,也不完全否认美国的一切,在国家交流中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美关系,选择性地进行合作。

  形成原因
  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已经在世界上确立核心政治地位,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世界政治形成了三派鼎立的新格局。这种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不是美国单方面策划的结果,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所设计的结果。其背后具有复杂的因素,总结起来,主要原因有:
  1、经济新形势促使各国逐渐改变对外关系。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从而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陆国家还是沿海国家,已经无法独善其身。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国与国之间的交流、竞争与合作日趋频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二十一世纪,在这种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基础上,各国不得不更加关注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的美国,因此对外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世界的政治格局逐渐趋于明朗。
  2、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深化与拓展。起初和平演变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从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苏东剧变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实现的典型案例。随着世界的发展和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当前和平演变不仅没有停止,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扩大。过去,和平演变以思想渗透、诱压兼施和经济制裁为主要途径,当前,西方和平演变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从思想、政治、外交、学术、文化、军事、经济、技术、艺术、体育等方面进行渗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防不胜防有的国家逐渐被和平演变。过去,和平演变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与反美国家,当前,和平演变的对象已经不局限与社会主义阵营,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所有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控制亲美派、拉拢中间派、打击反美派。
  3、世界国家政治信仰的丧失。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信仰的缺失。不少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逐渐淡化了政治信仰。什么是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一个民族智慧的表现,是一个国家对政治真理的信奉与执着,是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主张和对人民的承诺。目前很多国家在世界大舞台上,缺乏以长远的眼光和整体的思维认识问题,局限于当前短暂的、局部的发展,甚至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力不惜践踏人民利益,这种“有奶便是娘”的错误思想导致国家逐渐丧失了政治信仰,如果一个国家丧失了政治信仰,就很难确保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不受侵犯,最终只能退化成为强国的附庸。
  4、某些国家相对实力较弱。历史证明,经济基础与政治格局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谁有强大的经济作为支撑,谁就可以提升综合国力,谁就能够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科技,再把高科技运用于军事领域,以军事力量保证其政治野心的实现。相对来说,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在国家对话中根本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也就没有其他权力,这就容易受制于人。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国家为了避免经济落后带来的困难和阻碍,就会选择依附强国的支持和帮助来获得发展,而美国则会对这些国家布施小恩小惠,以经济的方式进行控制或以其他的方式进行渗透。这就是有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成为亲美派的原因。
  综上,当前这种美国为主、三派鼎立的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客观上是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主观上则是美国和平演变与各国政治信仰较量的结果。
  发展趋势
  根据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和当前新情况进行分析,未来的世界政治格局将走向何方?未来政治格局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性:一是“一边倒”,二是新的反美联盟的崛起,三是“坐山观虎斗”的中间势力的膨胀。
  “一边倒”的可能性
  什么叫“一边倒”可能性?“一边倒”的可能性就是像一个建筑物或其它物体,在落地时,一般可能会向几个方向倒,但由于受力不一样只能倒向一边。一边倒的可能性是我们对即将要倒下去的物体的一个预测与判断,这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目前由于世界处于美国主宰的下,一些反美国家和中立国家在缺乏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援助时,在自身利益受到美国的限制时,在为了争取美国的帮助时,将会有可能倒向亲美的这一个方向。如果这种可能性发生了,世界将会失去多元化的政治格局,将会形成以美国政治文化为导向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潮,世界文化将会被美国文化所影响和同化。多年来,从很多的移民情况与民俗的文化上来看,有不少人开始对美国的政治感兴趣了,而且这种趋日益显著,愈演愈烈。此外,美国通过战争的手段复制现代的殖民地,如伊拉克、阿富汗等,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推进霸权的手段也日益见效。
  这样下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感到与美国对抗没有好的下场,也无法实现发展,那么最终必然倒向亲美的一面。一旦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就会更加助长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世界各国就会面临着灭亡或者被殖民的可能性。在美国独立战争以前,世界很多国家经历了英帝国的统治,直到上个世纪,很多殖民地国家才逐渐走向了独立自主的道路。现在美国强大了,很多国家逐渐地变成了美殖民地,这样就可能会使很多国家失去主权,无形地对社会主义国家构成很大的威胁。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只有世界各国能够看清当前形势的严峻性,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反美同盟,这个同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美国的霸权主义的野心。所以在外交策略中要把美国的企图目的和霸权主义的野心经过与其它国家进行广泛交流,才能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站在反对霸权主义的一面、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预防一边倒的可能性发生。
  新的反美联盟崛起
  美国自中东的伊拉克战争及阿富汗战争的胜利,会使一些国家看到了,如果不能联盟抗美将会走向伊拉克、阿富汗的下场,这个时候世界其他国家遭到美国侵略是就会受到其他国家军事及政治援助,形成世界更多的国家联合进行反美,就会形成新的反美联盟。
  在抗美援朝时,如果当年没有中国的军事支持朝鲜,那么现在的朝鲜不会存在,早就是美国的殖民国家了,中国的及时援助才使朝鲜的今天存在,多了一个与美国政治抗衡的力量。从另一方面来讲,一旦美国当时侵入朝鲜成功,就会使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陷于更加被动的局面,美国在台湾海峡上的军事布局就已经危及中国的安全,要在东南门户继续站岗,那就会使中国的安全形成更大的威胁。中东的问题上,缺乏世界其他国家的军事支持,如果世界其他国家把口头上的反美变为行动上的反美的话,美国不会在中东彻底摧毁伊拉克和伊朗。伊朗、伊拉克就不会失去自己的主权。中国有句俗话:“人心齐,泰山移”。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没有形成强大的反美霸权的阵营。一把筷子折不断,一根筷子就很容易了。世界各国都受到美国的威胁,但在实际行动上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威胁。这就是不能形成统一反美战线的根本原因。通过伊拉克、阿富汗的事实教训,会使很多国家更加坚定地站在反美立场上,就可以掀起一个新的反美高潮。通过多年来美国的行动及国家情况的变化,世界人民应该清楚地看到,不能形成反美联盟就会被美国一口一口地逐步吃掉的可能性。所以,以求和的姿态来对付美国是没有前途的,只有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形成反美同盟才能不受更多战争的痛苦和亡国的可能性。世界人民的醒悟就是新的反美联盟的形成。
  中间势力膨胀
  “坐山观虎斗”一词来自我国战国时期,是为了取得更大胜利的一种策略。而现在却是一种看笑话、怕事的做法。战国时期,有一年韩国与魏国打仗,很长时间,不分胜负。秦惠王打算派兵援助,他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陈轸说:“从前有个叫卞庄子的人,看见两只老虎,就想举剑刺杀它们。旁边的人劝他说:“你不必着忙,你看两只老虎在吃牛,一会儿把牛吃光了,它们必然会争夺,由争夺而引起搏斗,结果大虎受伤,小虎死亡。到了那时候,你再将那只受伤的大虎刺杀,岂不是一举而得到两只老虎吗?”“哦。”秦惠王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说,先让韩国和魏国打一阵子,等着一个大败,另一个受损时,我再出兵讨伐,就可以一次打败他们两个国家,就与那卞庄子刺虎一样,是吧?”陈轸轻点点头,说:“正是这样!”秦惠王采纳陈轸的意见,真的获得了胜利。
  而现在的坐山观虎斗是一种中间势力的表现形态,一些国家害怕美国,一些国家处于自身的思考,在美国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时,不做出实质性的反应,只是通过观察看斗的过程及结果。这样即使哪一方面的胜利与失败都与自己的利益没有关系的一种情形。如果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能够得到一些中东国家和俄罗斯的及时帮助,那么美国就不会出兵,就不会取得这些战争的胜利。所以坐山观虎斗是一些国家为了保存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一直蔓延,包括喜欢管事的俄罗斯也是这样,其他国家也会效仿这样做下去,这样一来就会是中间势力膨胀也就是坐山观虎斗的实力膨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