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靶斑病有什么特效药

如题所述

黄瓜靶斑病,各地抗性不一样。建议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或者丙硫唑或者戊唑醇或者溴菌腈或者或者吡唑醚菌酯或者咪鲜胺锰盐或者肟菌酯等等)+细菌性农药(噻唑锌或者春雷霉素或者中生菌素或者荧光假单胞杆菌)。

☞上述措施同时可以防治黄瓜斑点病,黄瓜黑斑病,黄瓜炭疽病,黄瓜细菌性病害。

如果是大棚,建议控制湿度,阴雨天使用烟雾剂控制病情。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1
黄瓜靶斑病的特效药的话,因为靶斑病各地抗性不一样,建议苯醚甲环唑(或者戊唑醇或者溴菌腈或者或者吡唑醚菌酯或者咪鲜胺锰盐)+细菌性农药(如中生菌素或者链霉素)+烯酰吗啉(或者霜霉威盐酸盐或者霜脲锰锌等等)霜霉病产品。 这样霜霉病,细菌性病害,靶斑病,炭疽病,斑点病等等一起防治。如果是大棚,建议控制湿度,阴雨天使用烟雾剂控制病情。
黄瓜靶斑病的药有许多,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安格-黄瓜靶斑病药!安格的主要成分是啶酰菌胺,采用进口原药,配方,根据黄瓜的生长习性量身订做的的防治靶斑病的药!传统的防治黄瓜靶斑病治标不治本,而安格属于针对性类剂。
对黄点病、圆斑病、黑斑病、叶斑病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壁不能进行生物合成导致病菌死亡。芽管和菌丝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因此还具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的作用。采用预防保护相结合,三效合一。
第2个回答  2021-12-19
黄瓜靶斑病用什么药好
防治靶斑病的药剂不同于防治霜霉病和性角斑病的,可以选择的种类较多,包括广谱剂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三唑类药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醇,咪唑类剂咪鲜胺、氟菌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酰亚胺类药剂异菌脲以及喹啉铜、阿米西达等。同时要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和使用复配药剂。

黄瓜靶斑病的药
黄瓜靶斑病的药有许多,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安格-黄瓜靶斑病药!安格的主要成分是啶酰菌胺,采用进口原药,配方,根据黄瓜的生长习性量身订做的的防治靶斑病的药!传统的防治黄瓜靶斑病治标不治本,而安格属于针对性类剂。
对黄点病、圆斑病、黑斑病、叶斑病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壁不能进行生物合成导致病菌死亡。芽管和菌丝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因此还具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的作用。采用预防保护相结合,三效合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29
一、危害症状

病菌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正、背面均可受害,黄瓜叶片上有大小不一的枯斑,小的斑为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大的斑直径有1.5~2厘米,近圆形且凹陷。仔细观察发现这种斑有一个略白的靶心,湿度大时病斑靶心外围形成一个黑色霉菌组成的菌圈,在叶片正反两面均可出现。病斑可以连成片,叶片干枯。发病从下部叶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重病株中下部叶片相继枯死,造成提早拉秧。

二、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或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发病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25℃~30℃和湿度饱和时,病害发生较重。三、防治方法

1.适时轮作。发病田应与非寄主作物进行两年以上轮作。

2.种子消毒。该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分钟,所以可采用温汤浸种的办法:种子用温水浸种15分钟后,转入55℃~60℃热水中浸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让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3~4小时,捞起沥干后置于25℃~28℃处催芽,可有效消除种皮病菌。用温汤浸种最好结合药液浸种,杀菌效果更好。

3.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减少初侵染源。控制空气湿度,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栽培,于膜下沟里浇暗水,减少水分蒸发,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风排湿。

4.药剂防治。由于病菌侵染率高,因此要做好早期防护,重点喷中、下部叶片,交替用药。可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60%百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等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叶面肥效果更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2-08
黄瓜靶 斑 病治疗

1.适时轮 作。发病田应与非 寄 主 作物进行两年以上轮作。

2.种 子处理。该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分钟,所以可采用温 汤浸 种的办法:种 子用温水浸      种15分钟后,转入55℃-60℃热水中浸 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让水温降到30℃,继续浸   种3-4小时,捞起沥干后置于25℃-28℃处催 芽,可有效种皮病菌。用温汤浸 种结合药液浸 种。

3.加强栽培管理。及时病 蔓、病 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减少初 侵 染 源。控制空气湿度,实行起垄 定 植,地膜覆盖栽培,于膜下沟里浇暗水,减少水分蒸发,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   灌,注意通风排湿。

4.药剂防治。由于病菌侵 染率高,因此要做好早期防护,喷 中、下部叶片,交替用药。可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0.5%氨基 寡糖素400-600倍液、60%百 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等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叶面肥好。

防治靶 斑 病的药剂不同于防治霜 霉 病和性 角 斑病的,可以选择的种类较多,包括广谱剂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三唑类药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醇,咪唑类剂咪鲜胺、氟菌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酰亚胺类药剂异菌脲以及喹啉铜、阿米西达等。同时要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和使用复配药剂。

黄瓜靶 斑 病又称“黄 点 子病”,起初为黄 色 水 浸  状斑 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 孔,叶正面病 斑粗糙不平,病 斑整体褐色,中 央 灰 白色、半透明。后期病 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 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 色 霉状物,呈环 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