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九龙(南)亚带

如题所述

本亚带此序列花岗岩以甲基卡岩体为代表,另有滴痴山岩体、铁厂河岩体、桥棚子岩体等,它们均以含白云母、强过铝为特点。

(一)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1.甲基卡二云二长花岗岩体

甲基卡二长花岗岩体为独立二长花岗岩体,位于康定塔公区南约35km。岩体侵位于雅江弧形构造带核部,围岩属中—晚三叠世杂谷脑组、新都桥组、两河口组。甲基卡岩体内部由黑云母及白云母定向排列而显示定向构造,该构造走向由岩体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其产状与岩体接触面轮廓大体一致。岩体内普遍发生微斜长石化、钠长石化、白云母化、电气石化等交代蚀变作用。围岩遭受强烈热地接触变质,形成透辉石-十字石-红柱石-堇青石热力变质带,其范围可达数十平方公里。

岩性为二云二长花岗岩,岩石呈灰白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造岩矿物(平均含量)中黑云母2%、白云母11%、微斜长石25%、斜长石31%、石英28%,并含电气石等。斜长石一般为更长石(An=15),局部与石英一起组成微文象结构。电气石晶体充填于其他矿物之间,局部包裹其他矿物呈筛状构造。电气石与黑云母、白云母往往构成流线、流面。副矿物为锂辉石、磷灰石、独居石、榍石等。

2.滴痴山、桥棚子、铁厂河二云二长花岗岩岩体

分布于九龙滴痴山、桥棚子、铁厂河地区,岩石为灰白-浅灰色,具细-中粒花岗结构,局部见他形粒状结构,岩体边缘为细晶结构。粒径以0.5~1.5mm较多,2~5mm较少。岩石由微斜长石(35%~45%)、钠-更长石(25%~35%)、石英(20%~35%)、黑云母(2%~5%)、白云母(3%~5%)组成。副矿物有:石榴子石、锆石、金红石、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独居石及钍石等。微斜长石呈半自形-他形晶,少数晶体含稀疏的钠长石细纹,晶体内常有石英嵌晶(有的呈伟晶状边晶)分布。钠-更长石为半自形晶,An=8~17,2V=82°~86°,被微斜长石交代具蚕蚀结构,其边缘有蠕英石分布。石英为他形粒状。白云母呈半自形-他形鳞片状,与黑云母交生,常在岩体边缘含量较高,尤其在花岗伟晶岩脉附近含量较高。

(二)岩石化学特征

该序列岩石化学成分见表6-3。

甲基卡二(云)二长花岗岩体主要氧化物平均值中SiO2=73.08%,Al2O3=4.86%,∑FeO=1.15%,CaO=0.8%,MgO=0.29%,Na2O=3.31%,K2O=4.32%,M=1.48,M#=42.15,A/CNK=1.29。

九龙滴痴山、铁厂河二云二长花岗岩SiO2=72.96%,Al2O3=14.56%,∑FeO=1.77%,CaO=1.09%,MgO=0.14%,Na2O=3.66%,K20=4.33%,M=1.87,M#=20.41,A/CNK=1.15。

二者地球化学成分极为相似,仅甲基卡二(云)二长花岗岩体CaO、Na2O、略偏低,Al2O3略偏高,因而A/CNK明显偏大,显示强过铝(A/CNK≥1.1)花岗岩特征。

与世界花岗岩均值(R.M.Le.Maitre,1976)比较,放马坪岩石区二云二长花岗岩显示高SiO2,低FeO、MgO、CaO特点。

在AFM图(图6-30)中,均显示钙碱性系列偏碱性单元的岩性特征。在SiO2-K2O图(图6-31)中,均集中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区。

(三)稀土及微量元素元素特征

桥棚子二云二长花岗岩稀土总量∑REE 平均为180×10-6,∑Ce/∑Y=8.8,(La/Yb)=37.6,δEu=0.67。稀土分配形式呈右倾型(图6-14),Eu显示弱负异常,这与沙鲁里山花岗岩带白垩纪雀儿山等同类岩石不同。

桥棚子二云二长花岗岩Rb含量145×10-6,Ba757×10-6,Sr372×10-6,Nb13.5×10-6,同样显示高Ba低Rb特征。Nb*=0.23、Sr*=0.54,也具Nb强烈亏损、Sr弱亏损特征。但与烂泥巴黑云二长花岗岩比较,却显示出低Ba、Nb的特点和Nb、Sr亏损更强特征。微量元素分配形式(图6-16)显示相容性强的元素富集程度低,Nb、P负异常明显。

图6-30 塔玛岩石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陆-陆)碰撞型花岗岩AFM图解

图6-31 塔玛岩石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陆陆)碰撞型花岗岩SiO2-K2O图解

(图例同图6-28)

图6-32 塔玛岩石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陆-陆)碰撞型花岗岩R1-R2图解

(图例同图6-3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