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抗拒跟父母亲近?

如题所述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叛逆的情绪也开始在我们的身上蔓延,我们开始和父母争吵,不听父母的劝导,甚至处处与父母作对,导致我们与父母开始疏远起来,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更别说和父母亲近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青春期的我们总是不愿意被拘束、被管理,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而父母总希望我们快点长大,有自制力,这种冲突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过程,等到我们青春期过去,就会慢慢的理解父母的。

也可能是因为我们逐渐长大,开始独立,有了自己的生活,也知道父母不会照顾我们一辈子,想要自己生活,这是我们逐渐成熟的表现,也是我们慢慢的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种时候是父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愿意看到的。愿意是因为我们开始长大了,要挣开父母的怀抱,这正是父母多年来培养我们的目的,也是希望看到的结果;而不愿意看到是因为我们不再每天依偎在他们的怀里,他们的身边突然少了一个关照的人,很不适应,心里也会空落落的。成长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小鸟总要离开温暖安全的家,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我们抗拒和父母亲近,就是想要独立的第一步,也是我们思想转变的开始,自强自立,就是我们的期望,也是父母的期望。

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也是让我们抗拒和父母亲近的一个因素,伴随着我们思想的独立,以前遇到困难找父母的情况也就就慢慢地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开始自己想办法解决,而父母总会察觉我们的一样,以此来询问我们,可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思想代沟让我们根本没有想解释的欲望和精力,以至于和父母产生一些矛盾,久而久之我们就开始躲着父母,不与父母亲近了。这些代沟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必须经历的,而我们抗拒与父母亲近,也只是短暂的,等我们慢慢的长大,也就会理解父母爱我们的心了。

其实父母都是爱我们的,哪怕是因为我们成长而产生代沟,多沟通交流父母也会理解我们的,毕竟谁都有年轻的时候。我们的长大是与父母身体上的抗拒亲近,而在心理上还是要多多和父母交流的,毕竟家才是我们的港湾。我们就算去往多远发展事业,追求梦想,可是家永远在心里,父母也永远是我们的牵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8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这个其实和从小父母的教育理念和对小孩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的。

我以前也很抗拒和我父母亲近,甚至我非常抗拒放暑假,寒假。对我来说,放假回家就是一种折磨,我甚至愿意留在学校补课也不想回家。

因为我以前小的时候,我父母都是很忙的,我要做的就是乖乖的,不要打扰他们。如果我犯什么错误了,或者去纠缠他们了,他们就会撵我,让我自己玩去。特别后来有了我弟弟之后,他们的生意就更忙了,天天加班到半夜十二点的那种,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又起来没影儿的那种。后来我弟弟都是雇保姆带大的,我的责任就是一放学就是去看着我弟弟,特别放暑假,更是要一步不离的跟着他,因为我妈怕保姆拐跑了我弟弟。如果我不听话或者不按着她的来,我妈就会气急败坏的骂我。反正那会儿,我自己跑去玩了,她骂我;我弟弟夏天衣服湿了没换,也骂我;我打碎了碗,她也骂我。反正我就感觉我干嘛不顺眼了,她就会骂我。

   

所以导致后来超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我妈都是很恐惧的,更别提说让我去腻歪,亲近她了。

现在长大了,有小孩了,就知道了,其实不能怪她脾气不好,是真的那段时间她太忙了,每天顾着生意都忙的手忙脚乱的;而小孩子真的其实是挺麻烦的,真的需要有一个人有充足的时间,有充足的耐心来对待。

然后我爸妈还是那种典型的传统的中国人,就是在爱的表达上面非常的含蓄,非常的内敛。他们甚至会认为把爱啊爱的挂嘴边上说,是一件挺廉耻的事情。所以虽然他们爱我们,但也从来不会说出来,更不会主动的亲我们,或者抱我们;而且也会拒绝我和我弟弟明确的说些或者做些煽情的事情,而他们通常拒绝的方式,就是责备我们,骂我们。

所以说,很多家庭里,小孩子抗拒亲近父母,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其实是这个社会上的通病,是因为上一辈的父母并没有正确的对待对孩子心理需求,没有重视小孩子的心理教育。导致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缺乏内心的关怀,内心对爱的需求的。当孩子长大了,有足够的经历后,就会明白,其实自己的父母,并不是不爱自己,而只是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表达爱而已。

第2个回答  2017-09-18

是因为你和父母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你以前享受的父爱母爱比较少,或者是你们的关系太差了。

这种情况我也体会到过。从刚满月到初中十多年的时间,除了寒暑假我都是在农村和奶奶一起生活,即便是寒暑假也经常看不到父母的身影,他们除了忙工作还是忙工作。直到奶奶去世后,我回到了父母的家中,感觉那时我自己基本上和聋哑人差不多,不和父母亲近也不和父母聊天。

就像是被抛弃的小狗又送回来后,很无助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担心说错话做错事。其实这种想法根本就是杞人忧天。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相处,现在我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的亲密。

我想你也许和我一样,因为父母的工作享受到的父爱母爱很少,你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们相处,所以你也就很抗拒和父母亲近。只要你没事陪父母聊聊天,你的父母就会很开心的回应你。自己努力向父母跨进一小步,你就会发现,其实和父母亲近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如果你的父母态度很强势或是曾经总是打骂你,让你拒绝和他们亲近。我觉得你真的没有必要一直记恨在心里。你的父母肯定是爱你的这点毋庸置疑,只不过是他们用错了方法。想想他们的年纪越来越大,如果现在你不去主动修复和父母的关系,难道还要等到他们人不在了才想起来后悔吗?

无论是父母当初因为一些原因让你没有享受到父母的爱导致你们之间关系很生疏,还是因为父母为了你的成才用错了方法让你很排斥他们,不如统统忘记吧。不要抗拒和他们亲近,和父母一起享受属于你们的美好时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9-18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很多人都会一个共同时期,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叛逆期,这个叛逆期呢其实就是我们和家长最反对的时候了,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根本不会很理解家长的想法。

因为我们简单的或者听到的东西或者接触到的东西这和家长告诉我们的事情完全不一样,而且那个时候的我们不愿意让别人管着,只喜欢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那时候我们还想想做什么还做不了。

这样一来我们心里很复杂,在加上自己的失败我们更不能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家长来说我们或者管着我们,我们就会变得的非常不开心,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脾气发泄给了我们的父母。

其实说我们对他们发脾气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因为我们那么小,我们没有办法和别人说这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坦白说呢就是我们的脾气不和自己的父母说,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发泄出去,只会让我们变得不开心做什么也做不好。

因为我们父母是最能宠着我们的人,最能够惯着我们的人我们怎么样和他们说他们都不会教训或者真正的去欺负我们。可是在别的地方就不行了,在我们那个时候或者现在也是没有真正的那种亲人一样的朋友,能够忍耐我们的坏脾气。

我们得有办法和别人发泄,我们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心情愉悦,才能去让我们学习做好我们的事情,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得。

每个人都会说我们把最不好的脾气发泄给了最爱我们的人,可是我们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爱我们我们才有资格和他们发泄,或者才有体会和他们发泄,说出自己的心情,全世界只有他们能够包容我们。

确实这样做真的不好,可是我们没有办法,我们还不会自我发泄,我们不说出去我们以后的事情要怎么做,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还有就是我们和父母不是出自一个年代,我们之间存在代沟,,我们没有办法很好的方式去交流,所以别人肯定也不会喜欢我们的父母我们就觉得如果和父母接近了别人会不会看不起我们。

其实父母才是最美的人我们不要觉得他们不够漂亮,我们不要嫌弃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自己父母曾经的好,我们要知道感恩,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因为我们他们才会那个样子。

第4个回答  2017-09-18

       说到这个问题,我发现,抗拒和父母亲近的一般是十五岁到二十九岁的中小学生、大学生等青年人。未满16周岁的小孩子一般会喜欢粘着父母,他们对父母有着种种的依赖,而人到中年总会发现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太多,想在余数不多的时光里好好陪伴父母,尽尽自己的孝心,所以说但凡有一点孝心的人到了中年之后都不会抗拒父母。

        而在三十岁之前,十五岁之后的青年人一般都有些逆反心理,还没上大学的中小学生因为父母成天的唠叨,总会感觉不耐烦,即使一个月不见面,心里想爸爸妈妈了,只要在一起呆上一两天,就又会觉得父母亲特别烦,又想离开父母,对他们产生了抗拒,比如说我,初高中都是在寄宿制学校上学,一个月回一次家,在学校就会现父母,在家就会想回学校,很矛盾,但却很现实,我不知道为什么老爸老妈就有那么多的毛病从我身上挑,老妈总是能找件事来训我,老爸总是给我灌鸡汤,感觉非常烦。上了大学的青年人往往更喜欢和异性接触,在我看来,他们抗拒的不一定是父母,而是中老年人和同性。比如说两个男人亲亲我我搂搂抱抱,性取向没有问题的人看见了会觉得很恶心,而大部分青年人更不喜欢和中老年人接触,主要是兴趣爱好不同,两者之间隔阂较大。而我们的大脑显然会把我们的父母列为中老年人的行列。

       总的来说抗拒和父母亲近是因为两个字“隔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