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养孩子哪些方面重要?

如题所述

教好孩子这8点,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

塑造健全人格很重要!!

1.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①与孩子共进晚餐

建立每天共进晚餐等家庭传统,增进家庭感情,熟悉而亲密的习惯会带给孩子安全感。

②参加社会活动

带孩子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如学校运动会等。孩子会意识到父母的重视,增强自信心。

③告别负面评论

成人时常对人与事进行负面评论,会让孩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失去安全感。

④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让他投入其中,但这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或舞蹈课程等。

⑤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可以培养孩子各项感官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

⑥亲近小动物

孩子会从饲养的小动物身上学到忠诚、共鸣、依恋等,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人,获得成就感。

⑦参加体育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

2.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①让孩子感觉自己很有用

孩子和大人一样,都需要有成就感,喜欢自己变得有用。父母不让孩子付出,长期以往,对于孩子的自信,是一种摧毁性的打击。

②尊重孩子的家庭成员身份

将孩子当作是独立的人,如尊重孩子请来的小客人,重大家庭变化征求孩子意见,尊重孩子隐私等。只有感觉被尊重,他才会产生正确的自尊心。

③及时纠正不良倾向

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情感感受,对于孩子的不良倾向,及时通过教育纠正,不要等到积重难返

④别把付出一直挂在嘴上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并非单纯理解为感恩父母,而是让孩子接受世界的善意,并有能力回报世界美好。

3.培养直面挫折的勇气

①让孩子体验挫折

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能没有挫折,一味替孩子解决问题,会让孩子丧失成长的机会。

②聊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遇到挫折时,要恰当引导,想方设法把挫折变为教育契机,用聊天的方式聊出解决办法。

③教孩子怎样看待“坏事情"

用挫折后的激励,引导孩子形成视挫折为机会的心态。

④把家庭困难告诉孩子

把家庭生活的困难告诉孩子,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责任心,还能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勇于克服困难的父母,本身就为孩子树立了对待挫折的好榜样。

4.学会自我保护

①让孩子掌握基本安全常识

让孩子掌握交通安全、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等基本安全知识。不简单地说“要小心”,而应告诉孩子如何小心。

②根据年龄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让孩子学习自我保护,可以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采用多种形式传达知识。

③学会如何求助、向谁求助

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除了可以找父母、老师、警察,还可以向公园、商场等地方的工作人员、服务台或路人求助。

④学会拒绝

当别人让他做出某种行为时,需考虑“这件事是否有不良影响”等。当孩子发现“存在危险”、“有不良影响”时,要敢于说“不”。

5.敢于梦想

①不要否认孩子的梦想

在孩子有梦想时,给予支持,不要让自己的意见过多干涉孩子的梦想,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做。

②鼓励孩子

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③善待孩子的兴趣

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奔驰的头脑。发现孩子不曾被挖掘的东西、被隐藏起来的不被满足的潜质,让他慢慢成长。

6.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

①让孩子换位思考

没有孩子是天生的“熊孩子”,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对方有什么感受。

②告知结果

孩子的行为总有动机,但若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某种行为,并不能实现原本目的,他们自然会选取更明智的行为。

③运用社会评价

人受道德支配,若孩子知道大家觉得某个行为不好,下次再想这么做的时候会有所顾虑。

④接纳孩子的感受

在与孩子沟通,尤其是提意见时,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家长理解他们,他们才会更愿意听。

⑤放眼未来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不正确的社交行为后,还得让孩子学会正确的社交技能。可以让他们思考。下次遇到同样场景时,该怎么做。

7.合理使用钱财

①给孩子零花钱

童年时在金钱方面严重匮乏的人,成年后易在金钱方面过分吝啬或贪婪,缺少平常心。

②鼓励孩子适当赚钱

若生活中有合适的机会,可让孩子体验赚钱的乐趣,但不要让孩子以赚钱为乐。

③培养合理的金钱观

家长应以身作则,不乱花钱,没有攀比心,孩子就不容易形成畸形的金钱观。

④整理好自己的财富逻辑

人们可能在潜意识中既过分高估钱的地位,又视其卑劣。矛盾心理产生矛盾言行,孩子的意识会被搞乱。若家长在金钱的问题上言行到位,就能给孩子良好影响。

8.正确认识自我

①讲述孩子成长的故事

孩子喜欢听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了解关于自己的历史。一本相册可以成为父母和孩子回忆、分享、交流的美妙时刻,提升孩子归属感。

②在目标中调整自我认知

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行为结果让孩子对自己有准确的认知,从而能更好地完成自己所能够达成的目标和计划。

③鼓励孩子自我反省

和孩子一起回顾1天中做得满意的和不满意的地方。父母可以做示范,先对自己进行反省,如告诉孩子“我也许该换一种方式来做这件事情”,孩子会学习到类似的自省方式。

④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

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帮助孩子总结和归纳,能让孩子更好了解自己,逐渐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0
教育培养孩子,以下几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1. 品德培养。品德培养是教育的基石,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宽容、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良好品质。这需要家长自身表现出这些品质,并通过日常交往与事例在子女心中营造正确的价值观。
2. 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力是知识与技能提高的基础。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度、主动学习的态度、认真负责任的习惯等,使学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这需要家长参与并指导孩子的学习过程,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3. 沟通交往。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未来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条件。家长应与孩子多对话,倾听孩子的想法,并适度指导其交往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并把握分寸。
4. 兴趣爱好。丰富的兴趣爱好能够拓展孩子的视野,培养其创新意识。家长应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适当引导和支持。并应根据孩子的兴趣与性格选择艺术、体育、手工制作等课程或活动,帮助孩子探索自己的潜在天赋。
5. 独立意识。适当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促进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家长应给予孩子适当困难与责任,培养其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并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步放手给予其自我管理的机会,帮助其建立自信和独立人格。
综上,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其优良品质、扎实知识、实用技能和健全人格。这需要家长长期投入并理性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让教育的成效显著而长久。
相似回答